一种建筑施工中钢材的除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8590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中钢材的除锈装置,包括壳体、除锈机构、手柄和冷却装置,所述除锈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除锈机构的除锈部露出的开口,所述壳体的开口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连接部、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挡片的一相对两侧;所述壳体远离开口的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所述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具有冷却液循环管道,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油箱、油泵、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具有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使用者烫伤的优点。

A rust removing device for steel in constr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中钢材的除锈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建筑施工中钢材的除锈装置。
技术介绍
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交货状态为直条和盘圆两种;钢筋长时间的放置,钢筋表面会出现铁锈,若不对铁锈进行处理的话,会影响到钢筋的使用。但是现有的建筑用钢筋快速除锈装置大部分无法调节固定钢筋结构的长度,当钢筋过短或过长的时候,工作人员必须要换固定结构长度相应的除锈装置来对钢筋除锈,这样影响除锈效率,而且现有的建筑用钢筋快速除锈装置无法对弯曲的钢筋除锈,当钢筋弯曲或不规则的时候,钢筋弯曲和不规则的部位无法除锈,导致装置除锈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施工中钢材的除锈装置,具有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使用者烫伤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建筑施工中钢材的除锈装置,包括壳体、除锈机构、手柄和冷却装置,所述除锈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部,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除锈机构的除锈部露出的开口,所述壳体的开口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连接部、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挡片的另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挡片的一相对两侧;所述壳体远离开口的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所述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具有冷却液循环管道,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油箱、油泵、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所述油泵设于所述油箱内,所述进油管道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进油管的出油口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管道的进油端连接,所述冷却液循环管道的出油端与所述出油管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出油管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内。在使用时,使用者握住手柄,除锈机构对钢板或钢筋进行除锈,挡板将除锈机构除下的铁屑进行遮挡,避免带有温度的铁屑直接与使用者接触,造成烫伤;同时还可启动冷却装置对手柄进行降温,通过油液的循环带走一部分除锈机构传递过来的热量。优选的,所述手柄的外侧包裹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由棉麻线编织而成。在手柄的外侧设置隔热层,同时隔热层由棉麻线编织而成的,是因为棉麻具有隔热和透气的性能,使得手柄上的温度可快速散去,同时避免使用者直接和手柄接触造成烫伤。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均呈“J”型,其中第二挡片的竖直部一端和第三挡片的竖直部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片的相对侧边连接,所述第二挡片的弯头部和第三挡片的弯头部朝向同一侧设置,且靠近所述连接部。连接部、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为一体结构,是为了节省材料,挡板由一整块钢板弯折成型。优选的,所述油箱的侧壁上设有液位传感器。在油箱侧壁上设置液位传感器是为了避免油箱中的油液过少达到降温的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使用时,使用者握住手柄,除锈机构对钢板或钢筋进行除锈,挡板将除锈机构除下的铁屑进行遮挡,避免带有温度的铁屑直接与使用者接触,造成烫伤;同时还可启动冷却装置对手柄进行降温,通过油液的循环带走一部分除锈机构传递过来的热量。(2)在手柄的外侧设置隔热层,同时隔热层由棉麻线编织而成的,是因为棉麻具有隔热和透气的性能,使得手柄上的温度可快速散去,同时避免使用者直接和手柄接触造成烫伤。(3)连接部、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为一体结构,是为了节省材料,挡板由一整块钢板弯折成型。(4)在油箱侧壁上设置液位传感器是为了避免油箱中的油液过少达到降温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建筑施工中钢材的除锈装置的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建筑施工中钢材的除锈装置的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建筑施工中钢材的除锈装置的实施例的挡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除锈机构;3、手柄;4、冷却装置;1-1、开口;5、挡板;5-1、连接部;5-2、第一挡片;5-3、第二挡片;5-4、第三挡片;6、连接杆;3-1、冷却液循环管;4-1、油箱;4-2、油泵;4-3、进油管道;4-4、出油管道;3-2、隔热层;7、液位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一种建筑施工中钢材的除锈装置,包括壳体1、除锈机构2、手柄3和冷却装置4,所述除锈机构2设于所述壳体1内部,所述壳体1上设有供所述除锈机构2的除锈部露出的开口1-1,所述壳体1的开口1-1一端设有挡板5,所述挡板5包括连接部5-1、第一挡片5-2、第二挡片5-3和第三挡片5-4,所述连接部5-1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连接部5-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片5-2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挡片5-2的另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片5-3和第三挡片5-4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挡片5-2的一相对两侧;所述壳体1远离开口1-1的一端通过连接杆6连接有所述手柄3,所述手柄3的内部具有冷却液循环管3-1道,所述冷却装置4包括油箱4-1、油泵4-2、进油管道4-3和出油管道4-4,所述油泵4-2设于所述油箱4-1内,所述进油管道4-3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泵4-2的出油口连接,所述进油管的出油口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管3-1道的进油端连接,所述冷却液循环管3-1道的出油端与所述出油管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出油管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4-1内。在使用时,使用者握住手柄3,除锈机构2对钢板或钢筋进行除锈,挡板5将除锈机构2除下的铁屑进行遮挡,避免带有温度的铁屑直接与使用者接触,造成烫伤;同时还可启动冷却装置4对手柄3进行降温,通过油液的循环带走一部分除锈机构2传递过来的热量。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手柄3的外侧包裹有隔热层3-2,所述隔热层3-2由棉麻线编织而成。在手柄3的外侧设置隔热层3-2,同时隔热层3-2由棉麻线编织而成的,是因为棉麻具有隔热和透气的性能,使得手柄3上的温度可快速散去,同时避免使用者直接和手柄3接触造成烫伤。实施例3: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连接部5-1、第一挡片5-2、第二挡片5-3和第三挡片5-4为一体结构,所述第二挡片5-3和第三挡片5-4均呈“J”型,其中第二挡片5-3的竖直部一端和第三挡片5-4的竖直部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挡片5-2的相对侧边连接,所述第二挡片5-3的弯头部和第三挡片5-4的弯头部朝向同一侧设置,且靠近所述连接部5-1。连接部5-1、第一挡片5-2、第二挡片5-3和第三挡片5-4为一体结构,是为了节省材料,挡板5由一整块钢板弯折成型。实施例4: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施工中钢材的除锈装置,包括壳体和除锈机构,所述除锈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和冷却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除锈机构的除锈部露出的开口,所述壳体的开口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连接部、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挡片的另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挡片的一相对两侧;所述壳体远离开口的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所述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具有冷却液循环管道,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油箱、油泵、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所述油泵设于所述油箱内,所述进油管道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进油管的出油口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管道的进油端连接,所述冷却液循环管道的出油端与所述出油管的进油口连接,所述出油管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油箱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中钢材的除锈装置,包括壳体和除锈机构,所述除锈机构设于所述壳体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和冷却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供所述除锈机构的除锈部露出的开口,所述壳体的开口一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包括连接部、第一挡片、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壳体通过螺钉连接,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挡片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挡片的另一端倾斜设置,所述第二挡片和第三挡片对称设于所述第一挡片的一相对两侧;所述壳体远离开口的一端通过连接杆连接有所述手柄,所述手柄的内部具有冷却液循环管道,所述冷却装置包括油箱、油泵、进油管道和出油管道,所述油泵设于所述油箱内,所述进油管道的进油口与所述油泵的出油口连接,所述进油管的出油口与所述冷却液循环管道的进油端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艺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电子机械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