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具有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像素,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发光结构以及位于第一发光结构上的第二电极,其中,第一显示区中第一电极的总面积占第一显示区面积的8%至23%。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在第一电极的面积大小能够保证第一显示区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第一子像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保证第一显示区能够具有足够的透光性能,当第一显示区的背面集成感光组件时,能够提高感光组件的感光性能。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的快速发展,用户对屏占比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电子设备的全面屏显示受到业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传统的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由于需要集成诸如前置摄像头、听筒以及红外感应元件等。现有技术中,可通过在显示屏上开槽(Notch)或开孔,外界光线可通过屏幕上的开槽或开孔进入位于屏幕下方的感光元件。但是这些电子设备均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屏,并不能在整个屏幕的各个区域均进行显示,例如其前置摄像头对应区域不能显示画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实现显示面板的至少部分区域可透光且可显示,便于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其具有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显示面板包括:第一子像素,位于第一显示区,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发光结构以及位于第一发光结构上的第二电极,其中,第一显示区中第一电极的总面积占第一显示区面积的8%至23%。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显示区中第一电极的总面积占第一显示区面积的15%至20%。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子像素根据发光颜色的不同分为第一红色子像素、第一绿色子像素以及第一蓝色子像素,第一显示区中,第一红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总面积、第一绿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总面积、第一蓝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总面积的比为1∶1.9∶1.7。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子像素,位于第二显示区,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三电极、位于第三电极上的第二发光结构以及位于第二发光结构上的第四电极,其中,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面积小于同色的第二子像像素的第三电极的面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为15%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电极与第三电极的层结构相同;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电极为反射电极;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电极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的反射层以及位于反射层上的第二透明导电层。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包括:衬底;以及像素定义层,位于衬底上,像素定义层包括位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像素开口,每个第一像素开口对应容纳一个第一子像素的第一发光结构;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每个第一电极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由一个第一图形单元组成或由两个以上第一图形单元拼接组成,第一图形单元包括从由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葫芦形、矩形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每个第一发光结构在衬底上的正投影由一个第二图形单元组成或由两个以上第二图形单元拼接组成,第二图形单元包括从由圆形、椭圆形、哑铃形、葫芦形、矩形组成的群组中选择的至少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显示面板还包括:器件层,位于衬底与像素定义层之间,器件层包括第一像素电路,第一像素电路与第一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二显示区包括与第一显示区邻接的过渡显示区,第一像素电路位于过渡显示区。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为显示面,第二表面为显示面板的背面;感光组件,位于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的下方,即靠近第二表面侧。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第一显示区中第一电极的总面积占第一显示区面积的15%至23%,感光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前述任一实施方式,感光组件包括:感光芯片,具有感光面;红外截止滤光片,位于感光芯片的感光面;以及透镜组,位于红外截止滤光片的远离感光面的一侧,其中,红外截止滤光片为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使得显示面板在第一显示区的背面可以集成感光组件,实现例如摄像头的感光组件的屏下集成,同时第一显示区能够显示画面,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积,实现显示装置的全面屏设计。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第一显示区中第一电极的总面积占第一显示区面积的8%至23%,在第一电极的面积大小能够保证第一显示区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第一子像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保证第一显示区能够具有足够的透光性能,当第一显示区的背面集成感光组件时,能够提高感光组件的感光性能。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中,第一红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总面积、第一绿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总面积、第一蓝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总面积的比为1∶1.9∶1.7,使得第一显示区中各种颜色子像素的第一电极的比例更加协调,降低第一显示区出现的偏色问题,同时提高各种颜色子像素寿命衰减的一致性。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其显示面板的第一显示区中第一电极的总面积占第一显示区面积的8%至23%,在第一电极的面积大小能够保证第一显示区具有较佳的显示效果、第一子像素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的同时,保证第一显示区能够具有足够的透光性能,从而提高感光组件的感光性能。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中第一电极的总面积占第一显示区面积的15%至23%,使得第一显示区的显示效果进一步的得到提高,感光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能够对第一显示区的透光能力进行弥补,保证感光组件仍然能够获得较好的感光信息。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感光组件的红外截止滤光片为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蓝玻璃红外截止滤光片能够吸收红外光,大大降低红外光在透镜组的反射和折射,从而减少感光组件的光晕现象、黑角现象及红斑现象的出现。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示出一种示例的图1中Q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示出图2中Z-Z向的剖面图;图4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图5示出图4中Y-Y向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专利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专利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更好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n第一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发光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发光结构上的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中所述第一电极的总面积占所述第一显示区面积的8%至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显示区以及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的透光率,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第一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一显示区,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上的第一发光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发光结构上的第二电极,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中所述第一电极的总面积占所述第一显示区面积的8%至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中所述第一电极的总面积占所述第一显示区面积的15%至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像素根据发光颜色的不同分为第一红色子像素、第一绿色子像素以及第一蓝色子像素,所述第一显示区中,所述第一红色子像素的所述第一电极的总面积、所述第一绿色子像素的所述第一电极的总面积、所述第一蓝色子像素的所述第一电极的总面积的比为1∶1.9∶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二子像素,位于所述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子像素包括第三电极、位于所述第三电极上的第二发光结构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发光结构上的第四电极,
其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小于同色的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所述第三电极的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区的透光率为15%以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电极的层结构相同;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为反射电极;
优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第一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第一透明导电层上的反射层以及位于所述反射层上的第二透明导电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旭,许传志,张露,胡思明,韩珍珍,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