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明刚专利>正文

无虹吸罐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412 阅读:6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现有技术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中,由于采用虹吸式热工质冷却法,现场连接的管道和阀门较多,现场施工的工作量较大;虹吸罐有安装高度的要求,因此机房必须足够的高度,投资较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换热贮液器技术,克服了采用虹吸式热工质冷却法现场连接的管道和阀门较多,现场施工的工作量较大,机房必须足够的高度,投资较大的缺点,实现了设备数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小、投资小的目的。(*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螺杆多联制冷机组,尤其是涉及一种无虹吸罐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中,冷却方式有油冷、水冷、风冷等几种;在最新引进的国外技术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中,油冷却最好的一种方式为虹吸式热工质冷却法。该机组如图1所示,由油分离器(1)、冷凝器(2)、虹吸罐(3)、油冷却器(4)、贮液器(5)等组成,通过管路依次连接构成压缩制冷循环回路。它相比水冷和风冷来说占地面积小、换热效率高、无垢生成,不会随使用时间的增长而效率下降。但该螺杆多联制冷机组的缺点也是很明显的由于采用虹吸式热工质冷却法,1.现场连接的管道和阀门较多,现场施工的工作量较大;2.虹吸罐有安装高度的要求,因此机房必须足够的高度,投资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缺点,本技术将提供一种设备数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小、投资小的无虹吸罐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虹吸罐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由油分离器、冷凝器和换热贮液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回路组成。本技术的关键技术是采用了换热贮液器,从冷凝器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在换热贮液器中进行热交换,提高了制冷剂在节流前的再冷度,从而提高了制冷系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采用了换热贮液器技术,从而克服了采用虹吸式热工质冷却法现场连接的管道和阀门较多,现场施工的工作量较大,机房必须足够的高度,投资较大的缺点,实现了本技术提供一种设备数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小、投资小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的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附图1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分离器,2--冷凝器,3--换热贮液器。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2,无虹吸罐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由油分离器(1)、冷凝器(2)和换热贮液器(3)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回路组成,从冷凝器(2)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在换热贮液器(3)中进行热交换。权利要求1.无虹吸罐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包括油分离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换热贮液器,该油分离器冷凝器换热贮液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回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虹吸罐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从冷凝器出来的高温高压制冷剂在换热贮液器中进行热交换。专利摘要现有技术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中,由于采用虹吸式热工质冷却法,现场连接的管道和阀门较多,现场施工的工作量较大;虹吸罐有安装高度的要求,因此机房必须足够的高度,投资较大。本技术采用了换热贮液器技术,克服了采用虹吸式热工质冷却法现场连接的管道和阀门较多,现场施工的工作量较大,机房必须足够的高度,投资较大的缺点,实现了设备数量少、现场施工的工作量小、投资小的目的。文档编号F25B1/047GK2886448SQ20062008192公开日2007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6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0日专利技术者宋明刚 申请人:宋明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虹吸罐的螺杆多联制冷机组,包括油分离器、冷凝器,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换热贮液器,该油分离器、冷凝器、换热贮液器依次通过管路连接成回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明刚
申请(专利权)人:宋明刚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8[中国|济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