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智能窗帘教具包括:第一光敏电阻置于外部环境中,第二光敏电阻靠近窗帘布顶部固定端且位于窗帘布背面,传送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传送带,窗帘布顶部固定端固定在墙上,窗帘布顶部非固定端夹在传送带上,电机输出轴电连接主动轮;第一光敏电阻和第一电磁铁的线圈串接,第一电池正极连接电机一端,电机另一端连接第一电磁铁的衔铁,第一电磁铁的衔铁触点与第一上衔接接点衔接,第一上衔接接点与第一电池负极连接;第二光敏电阻和第二电磁铁的线圈串接,第二电池正极分别电连接第二电磁铁的衔铁和第二下衔接接点,第二电磁铁的衔铁触点与第二上衔接接点衔接,第二上衔接接点与第一下衔接接点连接,第二电池负极与电机一端连接。
An intelligent curtain teaching a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窗帘教具
本技术涉及窗帘开闭控制
,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窗帘教具,适用于办公室和家居领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手动打开和闭合窗帘,无法实现智能控制窗帘的自动打开和闭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智能窗帘教具。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智能窗帘教具,其特点在于,其包括传送装置、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电机、第一电磁铁、第一光敏电阻、第二电磁铁和第二光敏电阻,第一光敏电阻置于外部环境中,第二光敏电阻靠近窗帘布的顶部固定端位置处且位于窗帘布背面,传送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传送带,窗帘布的顶部固定端固定在墙上,窗帘布的顶部非固定端夹在传送带上,电机的输出轴电连接主动轮;第一光敏电阻和第一电磁铁的线圈串接,第一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电机的一端,电机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铁的衔铁,第一电磁铁的衔铁触点与第一上衔接接点相衔接,第一上衔接接点与第一电池的负极电连接;第二光敏电阻和第二电磁铁的线圈串接,第二电池的正极分别电连接第二电磁铁的衔铁和第二下衔接接点,第二电磁铁的衔铁触点与第二上衔接接点相衔接,第二上衔接接点与第一下衔接接点电连接,第二电池的负极与电机的一端电连接。较佳地,智能窗帘教具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双掷开关的闸刀与电机的另一端电连接,单刀双掷开关的上静触点与第一电池的负极电连接、下静触点与第二电池的正极电连接。较佳地,第一光敏电阻相串联滑动变阻器。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技术各较佳实例。本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技术能够自动随外界的光线强弱自动打开和关闭窗帘布,可以调节窗帘布的打开范围,可以根据个性需求随时手控制窗帘布的状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智能窗帘教具的电路原理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窗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智能窗帘教具,其包括传送装置、第一电池1、第二电池2、电机3、第一电磁铁4、第一光敏电阻5、第二电磁铁6和第二光敏电阻7,第一光敏电阻5至于外部环境中,第二光敏电阻7靠近窗帘布10的顶部固定端位置处且位于窗帘布10背面,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窗帘布10的顶部非固定端。传送装置包括主动轮9、从动轮11和套在主动轮9和从动轮11上的传送带12,窗帘布10的顶部固定端固定在墙上,窗帘布10的顶部非固定端夹在传送带12上,电机3的输出轴电连接主动轮9。第一光敏电阻5和第一电磁铁4的线圈串接,第一电池1的正极电连接电机3的一端,电机3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铁4的衔铁,第一电磁铁4的衔铁触点与第一上衔接接点B相衔接,第一上衔接接点B与第一电池1的负极电连接。第二光敏电阻7和第二电磁铁6的线圈串接,第二电池2的正极分别电连接第二电磁铁6的衔铁和第二下衔接接点D,第二电磁铁6的衔铁触点与第二上衔接接点C相衔接,第二上衔接接点C与第一下衔接接点A电连接,第二电池2的负极与电机3的一端电连接。白天自动打开窗帘:白天光照强度增强,第一光敏电阻5阻值变小,经过第一电磁铁4的电流变大,第一电磁铁4的磁性增强,将第一电磁铁4的衔铁吸下;此时,第二光敏电阻7被窗帘布10所遮挡,第二光敏电阻7阻值变大,经过第二电磁铁6的电流变小,第二电磁铁6的磁性较弱,第二电磁铁6的衔铁无法吸下;所以,第一电磁铁4的衔铁与第一下衔接接点A相衔接,这时,第二电池、第二电磁铁6的衔铁、第二上衔接接点C、第一下衔接接点A、第一电磁铁4的衔铁和电机3组成的回路导通,电机3工作,电流由右至左,窗帘由P点运动到Q点,窗帘自动打开。当窗帘运动到Q点时,第二光敏电阻7不再被窗帘布10遮挡,接收外界光照,第二光敏电阻7阻值变小,经过第二电磁铁6的电流变大,第二电磁铁6的磁性增强,第二电磁铁6的衔铁吸下,第二电磁铁6的衔铁与第二上衔接接点C断开,电机3停止工作,这时窗帘完全处于自动打开状态。晚上自动关闭窗帘:晚上光照强度弱,第一光敏电阻5阻值变大,经过第一电磁铁4的电流变小,第一电磁铁4的磁性弱,第一电磁铁4的衔铁无法吸下;此时,第二光敏电阻7的阻值变大,经过第二电磁铁6的电流变小,第二电磁铁6的磁性较弱,第二电磁铁6的衔铁无法吸下;所以,第一电池1、电机3、第一电磁铁4的衔铁触点、第一上衔接接点B组成的回路导通,电机3工作,电流由左至右,窗帘由Q点运动到P点,窗帘自动关闭。进一步地,智能窗帘教具还包括单刀双掷开关8,单刀双掷开关6的闸刀与电机3的另一端电连接,单刀双掷开关8的上静触点E与第一电池1的负极电连接、下静触点F与第二电池2的正极电连接。当白天想要关上窗帘或夜晚打开窗帘时,可以手动控制单刀双掷开关8,当单刀双掷开关8的闸刀与上静触点E接通时,电流由左至右,窗帘由Q点运动到P点,窗帘闭合;当单刀双掷开关8的闸刀与下静触点F接通时,电流由右至左,窗帘由P点运动到Q点,窗帘打开,从而实现个性化控制。进一步地,若要根据季节调节打开和关闭的时间,可以在第一光敏电阻5电路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进行调节。通过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来调节电流,从而实现光敏电阻的感光程度。虽然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技术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窗帘教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传送装置、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电机、第一电磁铁、第一光敏电阻、第二电磁铁和第二光敏电阻,第一光敏电阻置于外部环境中,第二光敏电阻靠近窗帘布的顶部固定端位置处且位于窗帘布背面,传送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传送带,窗帘布的顶部固定端固定在墙上,窗帘布的顶部非固定端夹在传送带上,电机的输出轴电连接主动轮;/n第一光敏电阻和第一电磁铁的线圈串接,第一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电机的一端,电机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铁的衔铁,第一电磁铁的衔铁触点与第一上衔接接点相衔接,第一上衔接接点与第一电池的负极电连接;/n第二光敏电阻和第二电磁铁的线圈串接,第二电池的正极分别电连接第二电磁铁的衔铁和第二下衔接接点,第二电磁铁的衔铁触点与第二上衔接接点相衔接,第二上衔接接点与第一下衔接接点电连接,第二电池的负极与电机的一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窗帘教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传送装置、第一电池、第二电池、电机、第一电磁铁、第一光敏电阻、第二电磁铁和第二光敏电阻,第一光敏电阻置于外部环境中,第二光敏电阻靠近窗帘布的顶部固定端位置处且位于窗帘布背面,传送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套在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传送带,窗帘布的顶部固定端固定在墙上,窗帘布的顶部非固定端夹在传送带上,电机的输出轴电连接主动轮;
第一光敏电阻和第一电磁铁的线圈串接,第一电池的正极电连接电机的一端,电机的另一端电连接第一电磁铁的衔铁,第一电磁铁的衔铁触点与第一上衔接接点相衔接,第一上衔接接点与第一电池的负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旦,吴煜樑,
申请(专利权)人:陈庆旦,吴煜樑,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