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丽芳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搅拌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38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搅拌釜,包括主体,主体为圆筒状中空结构,主体的内侧顶部开设有进料储存腔,进料储存腔为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主体内并位于进料储存腔的下方开设有混合搅拌腔,进料储存腔的底部开设有通孔,通孔内插设有滚轴,滚轴上对称开设有漏槽,进料储存腔内并位于通孔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主体内并位于混合搅拌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电机,一号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搅拌轴远离一号搅拌电机的一端贯穿主体延伸至混合搅拌腔内并与一号滚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充分的提高了混凝土的搅拌效率及生产质量,适合推广。

An improved concrete mix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搅拌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搅拌釜。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由水泥和砂子混合水搅拌形成的一种建筑材料,凝固后具有较高的强度,是现代建筑主要的建筑材料。在混凝土生产的过程中,都需要使用搅拌釜对各种原材料进行搅拌,使原材料相互结合形成混凝土,一般的搅拌釜基本为筒状,搅拌时将各种原料一起添加进搅拌釜中,这种方式使得混凝土在搅拌时难以达到充分的搅拌,使搅拌不均匀,降低了混凝土的质量,且搅拌完成后混凝土的出料也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搅拌釜,可以实现在混凝土搅拌时对原材料的预处理,在进行搅拌之前使原材料初步混合,同时在搅拌的同时同步添加原材料,使搅拌更加均匀,且在搅拌完成后,方便混凝土的出料,提高了混凝土生产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搅拌釜,包括主体,所述的主体为圆筒状中空结构,所述主体的内侧顶部开设有进料储存腔,所述进料储存腔为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所述主体内并位于所述进料储存腔的下方开设有混合搅拌腔,所述混合搅拌腔的底部为倾斜式结构,所述进料储存腔的底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混合搅拌腔相连通,所述通孔内插设有滚轴,所述滚轴上对称开设有漏槽,所述漏槽均与所述混合搅拌腔相连通,所述进料储存腔内并位于所述通孔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挡板均与所述漏槽对称设置;所述的主体内并位于所述混合搅拌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电机,所述一号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远离所述一号搅拌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主体延伸至所述混合搅拌腔内并与所述一号滚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搅拌架,所述搅拌轴上并位于所述搅拌架的下方对称铰接有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混合搅拌腔的底部开设有一号滑槽,所述支撑杆的底部均与所述一号滑槽对称设置并相互啮合,所述混合搅拌腔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二号滑槽,所述活动挡板远离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均铰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均与所述二号滑槽对称设置并插设在所述二号滑槽内;所述的主体内并位于混合搅拌腔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料处理腔,所述出料处理腔的底部为倾斜式凹槽结构,所述出料处理腔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所述主体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出料槽对称设置并相互连通,所述出料管与所述出料槽内插设有螺旋搅拌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主体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与所述进料储存腔相连通,所述加料口内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滚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底部为弧形结构并与所述进料储存腔的内壁相接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搅拌架上对称插设有转轴,所述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主体的外侧并位于所述出料管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出料池,所述出料池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出料池与所述螺旋搅拌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搅拌架远离所述搅拌轴的一端均为倾斜式结构,所述搅拌架均与所述混合搅拌腔的内壁相接触。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在混凝土搅拌时对原材料的预处理,在进行搅拌之前使原材料初步混合,同时在搅拌的同时同步添加原材料,使搅拌更加均匀,且在搅拌完成后,方便混凝土的出料,提高了混凝土生产的效率。2.本专利技术设计了进料储存腔,进料储存腔可以将原料在搅拌之前进行预处理,使其初步的混合,同时可以缓慢持续性的添加原料,提高了搅拌的质量。3.本专利技术设计了出料处理腔,出料处理腔可以在搅拌完成后对混凝土进行出料。同时不影响混合搅拌腔内的混凝土继续进行搅拌,提高了搅拌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进料储存腔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搅拌腔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出料处理腔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搅拌釜,包括主体1,主体1为圆筒状中空结构,主体1的内侧顶部开设有进料储存腔2,进料储存腔2为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主体1的顶部开设有加料口6,加料口6与进料储存腔2相连通,加料口6内螺纹连接有密封盖61,加料口6用于添加混凝土原料。主体1内并位于进料储存腔2的下方开设有混合搅拌腔3,混合搅拌腔3的底部为倾斜式结构,进料储存腔2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1,通孔21与混合搅拌腔3相连通,通孔21内插设有滚轴22,滚轴22上对称开设有漏槽23,漏槽23均与混合搅拌腔3相连通,进料储存腔2内并位于通孔2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24,挡板24均与漏槽23对称设置,主体1内的进料储存腔2用于暂时的存储混凝土原料,混合搅拌腔3用于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通孔21配合滚轴22的旋转可以使混凝土原料从漏槽23中进入混合搅拌腔3,实现原料添加的目的,挡板24用于配合漏槽23;滚轴2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刮板7,刮板7的底部为弧形结构并与进料储存腔2的内壁相接触,刮板7配合滚轴22旋转,可以对进料储存腔2内的混凝土原料进行初步的搅拌,使其相互混合,同时可以避免原料粘附在进料储存腔2的内壁上。主体1内并位于混合搅拌腔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电机4,一号搅拌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41,搅拌轴41远离一号搅拌电机4的一端贯穿主体1延伸至混合搅拌腔3内并与一号滚轴22的底部固定连接,搅拌轴41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搅拌架42,搅拌架42上对称插设有转轴8,转轴8上均固定连接有搅拌叶81,转轴8用于实现搅拌叶81的旋转,搅拌叶81用于增加搅拌效果。搅拌架42远离搅拌轴41的一端均为倾斜式结构,搅拌架42均与混合搅拌腔3的内壁相接触,倾斜式结构的搅拌架42可以在搅拌的过程中对混合搅拌腔3的内壁进行刮除,防止粘附,增加搅拌效果。搅拌轴41上并位于搅拌架42的下方对称铰接有活动挡板43,活动挡板4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4,支撑杆44的底部均为圆弧形结构,混合搅拌腔3的底部开设有一号滑槽45,支撑杆44的底部均与一号滑槽45对称设置并相互啮合,混合搅拌腔3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二号滑槽46,活动挡板43远离搅拌轴41的一端均铰接有滑块47,滑块47均与二号滑槽46对称设置并插设在二号滑槽46内,一号搅拌电机4带动搅拌轴41旋转,同时带动搅拌架42对混凝土原料进行搅拌,活动挡板43通过旋转,带动支撑杆44与一号滑槽45间歇接触,通过倾斜设置的一号滑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搅拌釜,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为圆筒状中空结构,所述主体(1)的内侧顶部开设有进料储存腔(2),所述进料储存腔(2)为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所述主体(1)内并位于所述进料储存腔(2)的下方开设有混合搅拌腔(3),所述混合搅拌腔(3)的底部为倾斜式结构,所述进料储存腔(2)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与所述混合搅拌腔(3)相连通,所述通孔(21)内插设有滚轴(22),所述滚轴(22)上对称开设有漏槽(23),所述漏槽(23)均与所述混合搅拌腔(3)相连通,所述进料储存腔(2)内并位于所述通孔(2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24),所述挡板(24)均与所述漏槽(23)对称设置;/n所述的主体(1)内并位于所述混合搅拌腔(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电机(4),所述一号搅拌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41),所述搅拌轴(41)远离所述一号搅拌电机(4)的一端贯穿所述主体(1)延伸至所述混合搅拌腔(3)内并与所述一号滚轴(2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41)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搅拌架(42),所述搅拌轴(41)上并位于所述搅拌架(42)的下方对称铰接有活动挡板(43),所述活动挡板(4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4),所述支撑杆(44)的底部均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混合搅拌腔(3)的底部开设有一号滑槽(45),所述支撑杆(44)的底部均与所述一号滑槽(45)对称设置并相互啮合,所述混合搅拌腔(3)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二号滑槽(46),所述活动挡板(43)远离所述搅拌轴(41)的一端均铰接有滑块(47),所述滑块(47)均与所述二号滑槽(46)对称设置并插设在所述二号滑槽(46)内;/n所述的主体(1)内并位于混合搅拌腔(3)的底部一侧开设有出料处理腔(5),所述出料处理腔(5)的底部为倾斜式凹槽结构,所述出料处理腔(5)的底部开设有出料槽(51),所述主体(1)的外侧固定连接有出料管(52),所述出料管(52)与所述出料槽(51)对称设置并相互连通,所述出料管(52)与所述出料槽(51)内插设有螺旋搅拌轴(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混凝土搅拌釜,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体(1)为圆筒状中空结构,所述主体(1)的内侧顶部开设有进料储存腔(2),所述进料储存腔(2)为的底部为圆弧形结构,所述主体(1)内并位于所述进料储存腔(2)的下方开设有混合搅拌腔(3),所述混合搅拌腔(3)的底部为倾斜式结构,所述进料储存腔(2)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1),所述通孔(21)与所述混合搅拌腔(3)相连通,所述通孔(21)内插设有滚轴(22),所述滚轴(22)上对称开设有漏槽(23),所述漏槽(23)均与所述混合搅拌腔(3)相连通,所述进料储存腔(2)内并位于所述通孔(21)的顶部对称固定连接有挡板(24),所述挡板(24)均与所述漏槽(23)对称设置;
所述的主体(1)内并位于所述混合搅拌腔(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一号搅拌电机(4),所述一号搅拌电机(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41),所述搅拌轴(41)远离所述一号搅拌电机(4)的一端贯穿所述主体(1)延伸至所述混合搅拌腔(3)内并与所述一号滚轴(2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41)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搅拌架(42),所述搅拌轴(41)上并位于所述搅拌架(42)的下方对称铰接有活动挡板(43),所述活动挡板(43)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杆(44),所述支撑杆(44)的底部均为圆弧形结构,所述混合搅拌腔(3)的底部开设有一号滑槽(45),所述支撑杆(44)的底部均与所述一号滑槽(45)对称设置并相互啮合,所述混合搅拌腔(3)的内壁上对称开设有二号滑槽(46),所述活动挡板(43)远离所述搅拌轴(41)的一端均铰接有滑块(47),所述滑块(47)均与所述二号滑槽(46)对称设置并插设在所述二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丽芳张纪彬
申请(专利权)人:罗丽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