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溶液吸收冷却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8103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有溶液吸收冷却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它是在于在机组吸收器7内增置一溶液吸收冷却器11,该溶液吸收冷却器11安置在吸收器内、传热管簇的上方,置于吸收器浓溶液喷淋装置的下方;将吸收器7吸收终了的稀溶液输送管道接入该溶液吸收冷却器11,溶液吸收冷却器11出口的稀溶液输出管道接入溶液热交换器6。根据计算结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性能系数(COP)可提高2%~4%,吸收器的冷却负荷可减少4%左右。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溶液吸收冷却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属制冷机械
提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性能系数(COP)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溶液的浓度差与提高溶液热交换器的换热性能。前者为提高溶液的放气范围,以减少溶液循环量,减少加热溶液的显热损失。后者为提高溶液热交换器的温度系数,进行基本完全的热交换。但在冷却水进口温度与冷水出口温度一定的条件下,稀溶液浓度值基本一定,要提高溶液的浓度差则要提高浓溶液的浓度;要提高溶液热交换器的温度系数,则要求溶液热交换器(双效机组的低温溶液热交换器)中浓溶液出口温度与稀溶液进口温度的温差要尽量小,即浓溶液的温度尽量降低,接近稀溶液的温度。但由于溴化锂水溶液的结晶特性,随着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中浓溶液浓度的上升与温度的降低,则有产生结晶的危险。若机组中浓溶液的浓度为64%wt,该浓度下的结晶温度为40℃,而稀溶液进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温度即稀溶液在吸收器中的最低温度通常为39~40℃,可见接近此温度,浓溶液易产生结晶,则无法提高溶液热交换器的温度系数,进行基本完全的热交换。以至影响到机组性能系数(COP)的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回收更多的热量、提高机组的性能系数,又能避免溶液产生结晶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有溶液吸收冷却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它是在机组中增设溶液吸收冷却器,该吸收冷却器安置在吸收器内、传热管簇的上方,在吸收器浓溶液喷淋装置的下方;将吸收器吸收终了的稀溶液输送管道接入该溶液吸收冷却器,溶液吸收冷却器出口稀溶液输出管道接入溶液热交换器。与现有机组相比,由于本技术在机组中增设了溶液吸收冷却器,系用吸收器吸收终了通过溶液泵输出的稀溶液与进入吸收器的来自溶液热交换器的浓喷淋溶液在吸收器中进行热交换,进一步冷却浓溶液,稀溶液温度升高后进入溶液热交换器,使在溶液热交换器中易产生结晶的部分转移至吸收器中,这样既回收了更多的内部热量,又避免了浓溶液产生结晶的危险。提高了机组的性能系数,且降低了吸收器的冷却负荷。根据计算结果,性能系数(COP)可提高2%~4%,吸收器的冷却负荷可减少4%左右。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以往使用的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提出的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系统示意图。图3为未带溶液吸收冷却器的溴化锂水溶液的压力-温度示意图。图4为带溶液吸收冷却器的溴化锂水溶液的压力-温度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所示为以往使用的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图。这是一种制取冷源的设备。以热能为动力源,水为制冷剂,溴化锂水溶液为吸收剂,利用吸收剂的浓度变化使制冷剂循环而制取冷量。机组由冷凝器1、低压发生器2、高压发生器3、凝水热交换器4、高温溶液热交换器5、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吸收器7、溶液泵8、蒸发器9与冷剂泵10以及管道、阀件等组成。机组制冷运转时,依靠溴化锂水溶液的蒸汽压力(水蒸汽压力),机组中形成了三个不同的压力区,高压发生器中的压力约600~700mmHg;低压发生器与冷凝器中的压力约50~60mmHg;蒸发器与吸收器中的压力约6~7mmHg。吸收器7中吸收终了的稀溶液通过溶液泵8输送,经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后分成两路,一路经凝水热交换器4进入低压发生器2;一路经高温溶液热交换器5进入高压发生器3。在高压发生器3中,稀溶液被外部加热源加热,冷剂蒸汽逸出,稀溶液浓缩成浓溶液;高压发生器中逸出的高温冷剂蒸汽(饱和蒸汽压力600~700mmHg,饱和蒸汽温度95℃左右的过热蒸汽)进入低压发生器2,作为低压发生器的加热源。在低压发生器2中同样稀溶液被加热,冷剂蒸汽逸出,稀溶液浓缩成浓溶液,同时高压发生器中逸出的高温冷剂蒸汽放出热量后冷结成冷剂水;此时低压发生器则相当于高压发生器的冷凝器。低压发生器中产生的冷剂蒸汽(饱和蒸汽压力50~60mmHg,饱和温度40℃左右的过热蒸汽)与高压发生器中产生的冷剂蒸汽在低压发生器中冷凝而成的冷剂水一起进入冷凝器1,前者被管内流动的冷却水冷却,冷凝为饱和温度40℃左右的冷剂水,冷剂水减压节流后进入蒸发器9,吸收管内流动的冷水热量后,蒸发成冷剂蒸汽(饱和蒸汽压力6~7mmHg,饱和温度5℃左右的饱和蒸汽),管内冷水温度降低(一般由12℃降至7℃)产生制冷效应。蒸发器9中产生的冷剂蒸汽进入吸收器7,被来自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的浓溶液吸收。这就构成了冷剂水循环,随着循环的不断进行,机组连续制取冷量。高压发生器3中浓缩后的浓溶液流入高温溶液热交换器5,在其中与送至高压发生器的稀溶液热交换,降温后与来自低压发生器2中浓缩后的浓溶液混合,混合后的浓溶液进入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在其中与吸收器7中吸收终了、通过溶液泵输送的稀溶液进行热交换,降温后的浓溶液进入吸收器7中,吸收来自蒸发器冷剂蒸汽后复为稀溶液,吸收过程中放出的热量由管内流动的冷却水带出。这就构成溶液循环,随着循环的不断运转,保证了冷剂水循环的不断进行。机组中蒸发器与吸收器均为喷淋降膜式热交换器。为增强传热效果设有冷剂水循环泵10,以及输送兼循环溴化锂溶液的溶液泵8。为提高机组的性能系数(COP),设有高、低温溶液热交换器与凝水换热器,通过溶液热交换器回收热量,稀溶液温度升高后进入发生器,则可减少发生器的加热源耗量;浓溶液温度降低后进入吸收器,可减少吸收器的冷却负荷。通过凝水热交换器回收冷水的热量,亦可减少发生器的加热源耗量。图2为本专利提出的带有溶液吸收冷却器的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系统示意图。即在吸收器7传热管簇的最上部,在吸收器浓溶液喷啉装置的下方,设置溶液吸收冷却器11,该溶液吸收冷却器11管内流动由溶液泵8排出的吸收器7吸收终了的稀溶液,吸收了管外喷淋的由低温溶液热交换器6进入吸收器7的浓溶液热量,温度升高后进入低温溶液热交换器,则避免了浓溶液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中产生结晶的危险,且回收了更多的热量。机组的动作原理与图1相同。图3为未带溶液吸收冷却器的溴化锂水溶液的压力-温度图。图4为带溶液吸收冷却器的溴化锂水溶液压力-温度图。结合图2上的状态点,表示了该两个不同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未带溶液吸收冷却器的图3中,浓溶液出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温度TSS2,若冷却至接近稀溶液出吸收器,而进入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TSW1,则有产生结晶的危险。但在带有溶液吸收冷却器的图4中,稀溶液TSW1,先在溶液吸收冷却器中吸收了浓溶液TSS3在吸收器中吸收冷剂蒸汽后释放出的吸收热,则就提高了稀溶液出吸收器而进入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温度,即使浓溶液出低温溶液热交换器的温度TSS2冷却至接近TSW2也不会产生结晶。同时,由于图4中稀溶液在吸收冷器与低温溶液热交换器二次回收了浓溶液的热量,总的热回收量要高于图3中稀溶液仅在低温溶液热交换器中回收的浓溶液热量。因此,机组的性能系数COP值得以提高,吸收器的冷却负荷得以减少。根据计算结果,带有溶液吸收冷却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其性能系数COP与以往不带溶液吸收冷却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相比可提高2~4%;吸收器的冷却负荷可减少4%左右,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本技术适用于各种型式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溶液吸收冷却器的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其特征在于在机组吸收器(7)内增置一溶液吸收冷却器(11),该溶液吸收冷却器(11)安置在吸收器内、传热管簇的上方,置于吸收器浓溶液喷淋装置的下方;将吸收器(7)吸收终了的稀溶液输送管道接入该溶液吸收冷却器(11),溶液吸收冷却器(11)出口的稀溶液输出管道接入溶液热交换器(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永庆江荣方蔡小荣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良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