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或家用空调所用的变排量涡旋压缩机,它包括有壳体、动盘、静盘和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壳体上、下端哈夫连有上盖和下盖,静盘固连在壳体内上部内壁,它与动盘啮合连接,电机位于壳体内下部,其主轴上端通过偏心套与动盘相连,在壳体内静盘上设有电子排量控制阀,该控制阀由阀壳体、阀球、阀杆和步进电机构成,电子排量控制阀的进口与动盘和静盘之间所形成的次压区连通,其出口与动盘和静盘之间所形成的低压区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本低,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工作可靠性好。(*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或家用空调所用的涡旋式压缩机,特别是一种变排量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涡旋式压缩机具有高效率、低噪音、可靠性好、启动力矩小等一系列优点,使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为了发挥自动空调的优势,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人工环境,近年来,人们对其能量控制方式进行了多次创新。在汽车空调应用上,对于变化能量的方式,人们采用了变排量的方式。汽车发动机速度以及环境变化,引起排气压力或吸气压力的变化,从而控制阀的开启,这种方式叫压力调节阀控制排量方式。这种方式仅适用于以发动机为动力的半封闭压缩机所组成的空调系统,其控制精度不高。在家用空调应用上,对于变化能量的方式,人们采用了变频的方式。通常是将市电交流变直流,再逆变为交流,以变换频率的方式使压缩机无级变化来适应环境温度的变化,这种方式成本较高,其控制也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工作可靠性好的以微电机调节阀控制排量的变排量涡旋压缩机。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以微电机调节阀控制排量的变排量涡旋压缩机,它包括有壳体、动盘、静盘和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壳体上、下端哈夫连有上盖和下盖,静盘固连在壳体内上部内壁,它与动盘啮合连接,电机位于壳体内下部,其主轴上端通过偏心套与动盘相连,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静盘上设有电子排量控制阀,该控制阀由阀壳体、阀球、阀杆和步进电机构成,,电子排量控制阀的进口与动盘和静盘之间所形成的次压区连通,其出口与动盘和静盘之间所形成的低压区连通。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新的变排量方式,以适应各种需要快速感应温度的变化来控制压缩机的输出能量,从而达到无级调节温度到预定范围的目标,以实现舒适性、节能及避免开停噪音和对电网的冲击的目标。本技术安装了电子排量调节阀的涡旋压缩机,它为直接插入快装方式,该压缩机为全封闭电机拖动的压缩机。电动车用压缩机动力直接取自电动车电动机电源,家用压缩机动力直接取自市电,为固定电源,转速固定在涡旋压缩机最佳工作状态下。这样的结构特点是1、成本低较变频控制方式成本降低2/3以上。2、可靠性高阀结构组成选用传统元件,技术成熟。3、控制灵敏能快速反馈控制对象温度变化。4、适用范围广能适应全封闭电动机压缩机及配备在电动车自动空调系统中和家用自动空调系统中。5、使各类压缩机可以在最适宜的固定频率或速度上运行,使其效率更高。6、压缩机制成全封闭对车用空调来说,减少了工质泄漏,对压缩机应用是一种创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电子排量调节阀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本技术包括有壳体1、动盘2、静盘3和三相交流异步电机4,壳体1上设有进气口5和排气口6,壳体1上、下端哈夫连有上盖7和下盖8,静盘3固连在壳体1内上部内壁,它与动盘2啮合连接,电机4位于壳体1内下部,其主轴上端通过偏心套9与动盘2相连,本技术的特点是,在壳体1内静盘3上设有电子排量控制阀10,该控制阀10由阀壳体11、阀球12、阀杆13和步进电机14构成,,电子排量控制阀10的进口15与动盘2和静盘3之间所形成的次压区连通,其出口16与动盘2和静盘3之间所形成的低压区连通。本技术的电子排量控制阀10的阀壳体11通过O型密封圈17连接在静盘3的后部,阀壳体11内中部设有隔离支撑板18,阀杆13密封穿过该隔离支撑板18,其外端与设置在阀壳体11外端内的步机电机14的输出轴相连,其内端与阀球12一体连接,阀球12位于阀壳体11内端内的与阀球相吻合的球腔19内,且阀球12内端与阀壳体11内端头内壁之间设有支撑弹簧20,阀壳体11内端头开有进口15,在阀壳体11的对应球腔19和隔离支撑板18之间空腔的壳体壁上开有出口16。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压缩机旋转工作时通过动、静盘2、3的啮合产生三个工作区域,它们分别是低压区、次压区和高压区,本技术将电子排量控制阀10接在压缩机的次压区和低压区之间,利用外部温度变化和用户所期望的控制温度值进行比较,通过空调系统的控制器向控制阀10的步进电机14发出指令,来控制压缩机的排量,当外界温度低于用户设定值时,步进电机14推动阀杆13向内移动,它带动阀球12向内移动,使阀壳体11的进口15与出口16相通,则压缩机次压区的部分气体经电子排量控制阀10回到了压缩机的低压区,故减少了压缩机的排量,系统的制冷量降低。反之,当外界温度高于用户设定值时,步进电机14带动阀杆13向外移动,则阀球12随之外移并在支撑弹簧20作用下逐步减小或封阀球腔19的球腔口,使阀壳体11的进口15与出口16之间的通道逐渐收小直至封闭,这样可达到精细控制的目的,减少压缩机的气体回流,直至全部关闭,保证压缩机的最大排出量。安装在涡旋压缩机上的微电机控制流量调节阀10,其阀壳体11上有进气口15与压缩机预压腔相连,阀壳体11上的排出口16与压缩机进气口相连接,阀壳体11上进气口15与阀壳体11排出口16有一通道,通道口开启的大小决定了涡旋式压缩机预压腔压力反馈回进气口流量的大小。为控制气体通道的大小,阀体上设有阀孔和阀芯,阀芯与阀孔为滑配合,阀芯后部装有阀杆13由步进电机14驱动,带动阀芯作前进与后退的动作,以决定流量的大小。此阀在压缩机工作的初始阶段是开启的,使压缩机无负载运行,开启的力矩低,启动后逐步关闭。步进电机14作为执行部件,执行控制器发来的信号以决定阀的开口大小。两个密封圈17分别保证阀体与涡旋压缩机的预压腔和进气腔的密封,使用HNBR材料。权利要求1.一种以微电机调节阀控制排量的变排量涡旋压缩机,它包括有壳体、动盘、静盘和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壳体上、下端哈夫连有上盖和下盖,静盘固连在壳体内上部内壁,它与动盘啮合连接,电机位于壳体内下部,其主轴上端通过偏心套与动盘相连,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静盘上设有电子排量控制阀,该控制阀由阀壳体、阀球、阀杆和步进电机构成,,电子排量控制阀的进口与动盘和静盘之间所形成的次压区连通,其出口与动盘和静盘之间所形成的低压区连通。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以微电机调节阀控制排量的变排量涡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排量控制阀的阀壳体通过O型密封圈连接在静盘的后部,阀壳体内中部设有隔离支撑板,阀杆密封穿过该隔离支撑板,其外端与设置在阀壳体外端内的步机电机的输出轴相连,其内端与阀球一体连接,阀球位于阀壳体内端内的与阀球相吻合的球腔内,且阀球内端与阀壳体内端头内壁之间设有支撑弹簧,阀壳体内端头开有进口,在阀壳体的对应球腔和隔离支撑板之间空腔的壳体壁上开有出口。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或家用空调所用的变排量涡旋压缩机,它包括有壳体、动盘、静盘和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壳体上、下端哈夫连有上盖和下盖,静盘固连在壳体内上部内壁,它与动盘啮合连接,电机位于壳体内下部,其主轴上端通过偏心套与动盘相连,在壳体内静盘上设有电子排量控制阀,该控制阀由阀壳体、阀球、阀杆和步进电机构成,电子排量控制阀的进口与动盘和静盘之间所形成的次压区连通,其出口与动盘和静盘之间所形成的低压区连通。本技术成本低,结构简单,控制精度高,工作可靠性好。文档编号F25B49/02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以微电机调节阀控制排量的变排量涡旋压缩机,它包括有壳体、动盘、静盘和三相交流异步电机,壳体上设有进气口和排气口,壳体上、下端哈夫连有上盖和下盖,静盘固连在壳体内上部内壁,它与动盘啮合连接,电机位于壳体内下部,其主轴上端通过偏心套与动盘相连,其特征在于在壳体内静盘上设有电子排量控制阀,该控制阀由阀壳体、阀球、阀杆和步进电机构成,电子排量控制阀的进口与动盘和静盘之间所形成的次压区连通,其出口与动盘和静盘之间所形成的低压区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永贵,
申请(专利权)人:钱永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