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备件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5796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1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系统的第一车辆构件(1)的车辆备件(10)的制造方法,该车辆备件经由可拆卸的夹扣连接(3)固定在第二车辆构件(2)上,第一车辆构件(1)具有公固定元件(4)并且第二车辆构件(2)具有母固定元件(5)并且为了连接第一车辆构件(1)与第二车辆构件(2)将公固定元件(4)插入并卡锁到母固定元件(5)中,其特征在于,车辆备件(10)的制造方法包括多个步骤。首先,提供坯件(6),该坯件为了制造车辆备件(10)而定尺寸。然后,根据第一车辆构件(1)的几何结构来变形成型坯件(6)。接着,提供公固定元件(4)并且在最后一个步骤中将公固定元件(4)接合到已变形成型的坯件(6)上。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vehicle spare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备件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系统的第一车辆构件的车辆备件的制造方法,该车辆备件经由可拆卸的夹扣连接固定在第二车辆构件上。
技术介绍
当前,对于不同的特殊配件使用不同的原形成型模具或变形成型模具。尤其是对于装饰元件,例如为了生产涂漆、覆膜、薄木贴面或皮革覆盖的装饰物,有时会使用带有各种滑块和特殊温度控制的非常复杂的有侧凹的注塑模具。这导致灵活性降低(例如在操作时间措施方面)以及开始批量生产之前的开发中较长的绘制、铣削和设计时间以及随之产生的高昂的开发成本。到目前为止,借助注塑进行的原形成型(Urformen)构成现有技术。在下部结构中使用特殊夹具(如欧米伽夹子)将装饰物固定在支撑结构上。目前这仅能实现高效的大量集中生产。分散生产以增加本地生产的构件或售后供应以及为先前型号提供备件仅与高成本相关。所使用的注塑模具必须以不同的复杂程度实现。为此需要公司的各种内部和外部资源。这在当前意味着,以装饰面板为例,皮革覆盖的装饰面板是用与木质装饰物或铝制装饰物不同的模具制成的。在此情况下必须开发、交付和维护大量用于具有不同要求的左驾和右驾的模具。对于这么多模具预计很高的资金投入。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备件的制造方法,该方法能实现灵活且分散的生产且在此减少所需模具数量并且还适合于制造用于售后和先前型号的备件。所述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特征组合解决。因此,根据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连接系统的第一车辆构件的车辆备件的制造方法,该车辆备件经由可拆卸的夹扣连接固定在第二车辆构件上。第一车辆构件具有公固定元件,第二车辆构件具有母固定元件。为了连接第一车辆构件与第二车辆构件,将公固定元件插入并卡锁到母固定元件中。车辆备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提供坯件,该坯件为了制造车辆备件而定尺寸,2)根据第一车辆构件的几何结构来变形成型(Umformen)坯件,3)提供公固定元件,4)将公固定元件接合到已变形成型的坯件上。本专利技术的基本思想在于这样设计整个车身结构,使得车辆备件可在不使用附加固定元件的情况下简单地扣上。在使用这种固定方法时可使用变形成型的而非原形成型的装饰物并且在车辆备件的内侧上固定公固定元件。以此方式可减少用于所需模具的开发成本和开发时间,因为可仅使用简单的变形成型模具而非复杂的注塑模具。这可在较低的投资成本下更好地摊销所使用的模具。这些模具可进一步用于车辆模型的修改以及生命周期管理。可实现装饰物的分散生产,因为减少了基本投资。因此可增加本地生产构件的比例。在批量生产结束后需要存储和维护的模具减少。以变形成型方式进行的再生产更易于实现,因为无需进入生产线。由此大大降低了用于售后和先前型号的成本。另外,通过连接系统简化了维修情况下以及对于客户而言的附件拆卸。由此,原始的第一车辆构件的回收更加简单并且由于用于固定的构件数量减少(因为不必使用单独的下部托架),因此产生重量优势。在一种有利的实施变型中规定,步骤2)中坯件的变形成型、即坯件相应于第一车辆构件几何结构的变形成型借助专门适配相应第一车辆构件几何结构的变形成型模具进行。在此有利的是,可借助几何造型相同于第一车辆构件的变形成型模具来制造车辆备件。以此方式制造最佳的车辆备件,其可固定在相应的第二车辆构件上。在制造方法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步骤4)中公固定元件的接合方法(即将公固定元件接合到已变形成型的坯件上)是焊接或粘接。这两种接合方法特别适合于固定公固定元件。在粘接时,接合部件例如不承受高温并且可使用各种材料。此外,它能实现薄部件的大面积连接并且非常便宜。焊接可提供稳定的耐负荷连接、是材料锁合的并且因此不可拆卸。另外,焊接连接可相对简单地形成、是低成本连接并且几乎可在任何位置上和环境中实现。在某些条件下可实现不同材料的焊接连接。在制造方法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规定,步骤4)(即将公固定元件接合到已变形成型的坯件上)中公固定元件在已变形成型的坯件上的接合位置相应于第一车辆构件的公固定元件的位置。在此有利的是,车辆备件可固定在车辆上的安装第一车辆构件的相同位置上。此外,公固定元件包括球元件并且所述球元件具有一个或多个球的实施方式是有利的。在此球的圆形是有利且重要的,因为这种形状在步骤3)(即提供公固定元件)中在制造或接合期间不需要定向。此外有利的是,将母固定元件构造为孔或长孔。车辆或摩托车在相应的第二车辆构件上具有孔作为容纳元件。这允许夹扣连接作为标准连接元件以用于所有车辆或摩托车。在另一种有利的变型方案中根据本专利技术规定,所提供的坯件由木质层压板制成。与原形成型相比,特殊材料、如木质层压板、塑料、金属板以及这些材料的复合物可在变形成型时进行加工。以此方式可实现根据客户需求的现场定制设计而无需以相应订单为前提。在本专利技术的制造方法的一种扩展方案中进一步规定,步骤3)或4)中公固定元件的提供或接合通过至少一个机械手自动进行。机械手提供一种适合的解决方案,用于自动将相应公固定元件输送到其接合位置。此外,机械手能够执行接合方法步骤。在此根焊接还是粘合无关。在一种实施变型中,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车辆备件制造方法规定,通过调整球元件的周长可调整母固定元件的孔或长孔的尺寸与球元件的周长的比值。以此方式球可获得其它功能。例如护板可在事故中脱扣并且夹扣连接因此构成预定断裂点,而装饰物或护板没有损坏。另外,这允许公差补偿。此外,可由此调节明确定义的压入力或安装和拆卸力。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有利扩展方案是从属权利要的特征并且下面参考附图结合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说明详细阐述它们。附图如下:图1示出车辆备件的透视图;图2示出第二车辆构件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用于未示出的第一车辆构件的车辆备件10的透视图。在此情况下,第一车辆构件和车辆备件10是用于仪表板的装饰面板。该车辆备件10的几何结构对应于第一车辆构件的几何结构。此外,公固定元件4位于与第一车辆构件的公固定元件相同的位置上。图1中的车辆备件10具有总共八个这种公固定元件4,它们焊接或粘接在车辆备件10上。另外,公固定元件4构造为具有球9的球元件8。为了形成可拆卸的夹扣连接,球元件8的这些球9可插入图2示出的相应为此设置的母固定元件5中。此外,在车辆备件10上设有用于球元件8的接合位置12,它们在图1的实施例中构造为方形突起。可在方法步骤4)期间、即在将公固定元件4例如借助图1中未示出的机械手接合到已变形成型的坯件6上期间,将公固定元件4粘接或焊接到接合位置12上、到这些突起上。构成接合位置12的方形突起从车辆备件10的表面突出。这样设计接合位置12,使得球元件8可扣入或卡锁在相应的母固定元件5中,而在形成夹扣连接时母固定元件5的相应配合件不会碰撞到车辆备件10的表面上并且因此不会形成连接。在此,接合位置12在几何方面这样构造,使得其在步骤2)中、即在根据第一车辆构件1的几何结构来变形成型坯件6时借助专门适配的变形成型模具产生。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连接系统的第一车辆构件(1)的车辆备件(10)的制造方法,该车辆备件经由可拆卸的夹扣连接(3)固定在第二车辆构件(2)上,/n第一车辆构件(1)具有公固定元件(4)并且第二车辆构件(2)具有母固定元件(5),并且为了连接第一车辆构件(1)与第二车辆构件(2),将公固定元件(4)插入并卡锁到母固定元件(5)中,其特征在于,车辆备件(10)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n1)提供坯件(6),该坯件为了制造车辆备件(10)而定尺寸,/n2)根据第一车辆构件(1)的几何结构来变形成型坯件(6),/n3)提供公固定元件(4),/n4)将公固定元件(4)接合到已变形成型的坯件(6)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211 DE 102018131754.91.用于连接系统的第一车辆构件(1)的车辆备件(10)的制造方法,该车辆备件经由可拆卸的夹扣连接(3)固定在第二车辆构件(2)上,
第一车辆构件(1)具有公固定元件(4)并且第二车辆构件(2)具有母固定元件(5),并且为了连接第一车辆构件(1)与第二车辆构件(2),将公固定元件(4)插入并卡锁到母固定元件(5)中,其特征在于,车辆备件(10)的制造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提供坯件(6),该坯件为了制造车辆备件(10)而定尺寸,
2)根据第一车辆构件(1)的几何结构来变形成型坯件(6),
3)提供公固定元件(4),
4)将公固定元件(4)接合到已变形成型的坯件(6)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备件(10)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坯件(6)的变形成型借助专门适配相应第一车辆构件(1)的几何结构的变形成型模具(7)进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备件(10)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公固定元件(4)的接合方法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弗里德里希D·里特泽尔B·施密德
申请(专利权)人:宝马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