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式陀螺仪悬带同轴安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7239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20 2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摆式陀螺仪悬带同轴安装机构,包括,下带夹座、下压块、上带夹座、回转盘和悬带;上带夹座设有贯穿的中空腔,上带夹座一端与回转盘连接;下带夹座设置在中空腔靠近回转盘一端并且下带夹座安装在上带夹座上,下带夹座远离回转盘一端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中轴线与中空腔的中轴线重合;悬带一端伸入中空腔内并伸入中心孔内;下压块与下带夹座远离回转盘一端连接并压紧悬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直观明了的一次校准悬带,保证其上下同心同轴,避免多次拆装零部件对悬带带来损伤。

A coaxial installation mechanism of pendulous gyroscop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摆式陀螺仪悬带同轴安装机构
本技术属于工程测量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摆式陀螺仪悬带同轴安装机构。
技术介绍
陀螺仪可以在地理南北纬75度范围内的地面、矿井或隧道任意点指出真北方向,在工程施工测量、军事瞄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摆式陀螺仪的核心部分为陀螺灵敏部,而悬带又是陀螺灵敏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悬带安装的好与坏不仅会影响陀螺灵敏部在工作过程中的摆动效果,更会直接影响陀螺仪的测量精度。悬带不同于普通金属细丝,而是横截面为矩形且宽度只有0.6毫米,厚度为0.03毫米的精密弹性合金,具有很高的力学稳定性与很低的温度变化量。同时由于悬带很细很薄,因此非常容易受损,过度的扭转与轻微的折痕都将对其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传统的悬带安装方法主要依靠目测与经验尝试,因此存在多次拆装零部件的情况,对悬带的安全带来很大风险,而且受制于不同工人的不同装配习惯与手法,不同仪器之间悬带的安装状态不同,难以整齐划一,且不能形成具体的量化控制,仪器的精度与工人的熟练程度挂钩,直接导致批量化生产时同样型号仪器之间拥有不同状态,加深了问题的多样性,加大了后期故障排除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一次校准悬带,保证其上下同心同轴的摆式陀螺仪悬带同轴安装机构。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摆式陀螺仪悬带同轴安装机构,包括,下带夹座、下压块、上带夹座、回转盘和悬带;上带夹座设有贯穿的中空腔,上带夹座一端与回转盘连接;下带夹座设置在中空腔靠近回转盘一端并且下带夹座安装在上带夹座上,下带夹座远离回转盘一端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中轴线与中空腔的中轴线重合;悬带一端伸入中空腔内并伸入中心孔内;下压块与下带夹座远离回转盘一端连接并压紧悬带。优选的,所述上带夹座远离回转盘的一端呈台阶状,且该台阶包括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以及连接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的垂直连接面,中空腔的中轴线与垂直连接面相交位置设有划痕。优选的,所述划痕宽度与悬带宽度一致。优选的,所述上带夹座的中轴线与回转盘的中轴线重合。优选的,还包括用以连接下带夹座与下压块的压紧螺栓。优选的,下带夹座通过外房体安装在上带夹座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采用悬带安装机构既可以做到同批次仪器悬带安装整齐划一,减少问题的多样性,又能做到对悬带的安装进行精确性量化控制;(2)本技术通过悬带安装装置可以一次性安装到位,且避免多次拆装零部件对悬带带来损伤;(3)本技术悬带安装机构的使用可以有效避免不同工人的不同装配习惯与手法,使得悬带安装受人为因素影响降到最低,从而达到结果的统一性。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一种摆式陀螺仪悬带同轴安装机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一种摆式陀螺仪悬带同轴安装机构的左视图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带夹座,1-1-第一台阶面,1-2-第二台阶面;2、压紧螺栓,3、下压块,4、外房体,5、悬带,6、下带夹座,7、顶紧螺栓,8、连接螺栓,9、回转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2所示,一种摆式陀螺仪悬带同轴安装机构,包括下带夹座6、下压块3、上带夹座1、回转盘9和悬带5,上带夹座1设有贯穿的中空腔,上带夹座1一端与回转盘9连接;下带夹座6设置在中空腔靠近回转盘9一端并且下带夹座6安装在上带夹座1上,下带夹座6远离回转盘9一端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中轴线与中空腔的中轴线重合;悬带5一端伸入中空腔内并伸入中心孔内;下压块3与下带夹座6远离回转盘9一端连接并压紧悬带5。所述外房体4、下带夹座6和下压块3自下而上依次设置,其中悬带5的一端安装于下带夹座6的中心孔内并通过下压块3使悬带5定位,所述上带夹座1套设在悬带5的另一端且上带夹座1的底部与回转盘9连接。下带夹座6通过外房体4安装在上带夹座1上。所述下压块3和下带夹座6纵向贴合连接成一体后安装在外房体4内,下带夹座6贴合下压块3的平面上开设有中心孔,上带夹座1上沿中轴线开设有中空腔,悬带5的一端伸入中心孔内与下带夹座6间隙配合并通过下压块3将悬带5定位,悬带5的另一端伸入中空腔与上带夹座1间隙配合,且上带夹座1的底部与回转盘9连接。所述上带夹座1远离回转盘9的一端呈台阶状,且该台阶包括第一台阶面1-1、第二台阶面1-2以及连接第一台阶面与第二台阶面的垂直连接面,中空腔的中轴线与垂直连接面相交位置设有划痕。所述上带夹座1具有高度不等的第一台阶面1-1和第二台阶面1-2,其中第一台阶面1-1高于第二台阶面1-2。设计高低不同的两个端面是为了能够清楚的看到中空腔的中轴线与垂直连接面相交位置的划痕,便于悬带5与划痕对齐。所述划痕宽度与悬带5宽度一致。所述上带夹座1的中轴线与回转盘9的中轴线重合。还包括顶紧螺栓7和压紧螺栓2,所述下带夹座6和外房体4通过顶紧螺栓7连接,所述下压块3与下带夹座6通过压紧螺栓2连接。所述上带夹座1的底部与回转盘9的连接方式为螺栓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如图1~2所示,将下带夹座6安装于外房体4顶部对应孔内,调整方向使下带夹座的横向上边沿上边缘与摆镜边缘平行后旋紧三枚顶紧螺栓7;悬带5一头插入下带夹座6中心孔中,概略调整使其垂直,并通过下压块3轻微压住后用四枚压紧螺栓2将下压块3与下带夹座6预连接(此时悬带5可以活动);上带夹座1从上往下穿过悬带5,并最终与回转盘9配合连接,用三枚连接螺栓8将其与回转盘9固定连接。观察悬带5上部与上带夹座1顶部划痕是否重合,如果重合则证明悬带5上下同轴,满足装配要求,此时可直接紧固下压块压紧螺栓2,撤下上带夹座1后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不重合,则可以用起子透过上带夹座1下中心孔轻微敲动悬带5底端,使其位置稍微朝左或朝右偏转,直至悬带5上部与上带夹座1顶部中心划线重合后紧固下压块压紧螺栓2,撤下上带夹座1后进行下一步操作,悬带同轴安装结束。a)上带夹座1,其与回转盘9配合面尺寸公差和实际零件悬挂撑座(悬挂撑座指的是同轴调校好悬带并撤下上带夹座后,与上带夹座相对应的另外一个结构件,其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摆式陀螺仪悬带同轴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带夹座、下压块、上带夹座、回转盘和悬带;/n上带夹座设有贯穿的中空腔,上带夹座一端与回转盘连接;/n下带夹座设置在中空腔靠近回转盘一端并且下带夹座安装在上带夹座上,下带夹座远离回转盘一端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中轴线与中空腔的中轴线重合;/n悬带一端伸入中空腔内并伸入中心孔内;/n下压块与下带夹座远离回转盘一端连接并压紧悬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摆式陀螺仪悬带同轴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带夹座、下压块、上带夹座、回转盘和悬带;
上带夹座设有贯穿的中空腔,上带夹座一端与回转盘连接;
下带夹座设置在中空腔靠近回转盘一端并且下带夹座安装在上带夹座上,下带夹座远离回转盘一端设有中心孔,中心孔的中轴线与中空腔的中轴线重合;
悬带一端伸入中空腔内并伸入中心孔内;
下压块与下带夹座远离回转盘一端连接并压紧悬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摆式陀螺仪悬带同轴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带夹座远离回转盘的一端呈台阶状,且该台阶包括第一台阶面、第二台阶面以及连接第一台阶面与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川张翠宋建鹏刘涛孙小强樊杨张园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光仪器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