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输送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55562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效的输送转向装置,输送转向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支撑架、转向驱动气缸和转向单元,第二输送单元设置于第一输送单元机尾,位于第一输送单元机尾外侧固定社设置有支撑架,位于支撑架上固定设置的转向驱动气缸与通过连接销轴矗立于支撑架上的转向单元铰链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新颖,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便捷、高效的实现对汽车内饰配件如后排座椅中间扶手、隔音垫等发泡产品的输送过程中的转向,降低汽车配套企业对租赁厂房结构布局的依赖,提高输送设备的适用性。

An efficient transmission steer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的输送转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输送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的输送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汽车作为现代社会主要的交通工具,在提升其动力性能的同时,对乘车舒适度和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汽车内饰作为改善乘车体验的重要一环,备受各汽车厂家及配件供应商的重视,通过优化设计汽车内饰配件实现汽车舒适等性能的提升。汽车内饰配件如汽车后排座椅中央扶手、汽车前舱隔音垫等生产过程中均需要使用到大型发泡装置,经发泡成型后往往还需要对初级产品进行修正打磨的过程,由于发泡成型工序通常会产生部分难闻气体,发泡车间温度较高,同时,受租用场地限制,采用直线型连通设计的输送装置比价十分困难。现有的可转向的输送装置,通常结构较为复杂,工作环境要求严苛,且成本较高,不能满足汽车内饰配套生产企业的小规模、低成本的设备需求计划。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高效的输送转向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便捷、高效的实现对汽车内饰配件如后排座椅中间扶手、隔音垫等发泡产品的输送过程中的转向,降低汽车配套企业对租赁厂房结构布局的依赖,提高输送转向装置的适用性。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的输送转向装置,所述的输送转向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支撑架、转向驱动气缸和转向单元,所述的第二输送单元设置于第一输送单元机尾,位于第一输送单元机尾外侧固定社设置有支撑架,位于支撑架上固定设置的转向驱动气缸与通过连接销轴矗立于支撑架上的转向单元铰链接。上述的,所述的支撑架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板,连接板顶端与U型槽板开口下板面固定连接,位于U型槽板开口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销轴孔,位于U型槽板上板面及连接板下板面上设置有定位孔。上述的,所述的转向单元包括传动槽板,位于传动槽板一端板面对向贯穿设置有第二销轴孔,位于传动槽板上下板体之间夹接有第一输送带轮和第二输送带轮,输送带套装于第一输送带轮和第二输送带轮,第一输送带轮下端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上述的,所述的输送带外侧面设置有若干凸块。上述的,所述的第一输送单元包括机架、护栏杆、辊筒、固定横梁、固定螺母,位于机架上设置有固定横梁,两固定横梁之间通过固定螺母设置有若干辊筒,位于固定横梁通过固定支撑连接有与输送方向一致的护栏杆。上述的,所述的固定支撑包括L型支撑块、固定于L型支撑块上的支撑杆、以及与支撑杆顶端固定连接的管箍,所述的护栏杆套装于管箍内。上述的,固定横梁侧板面上设置有若干跑道型定位槽。有益效果:本技术设计合理、新颖,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能够便捷、高效的实现对汽车内饰配件如后排座椅中间扶手、隔音垫等发泡产品的输送过程中的转向,降低汽车配套企业对租赁厂房结构布局的依赖,提高输送转向装置的适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输送转向装置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转向单元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输送带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0-输送转向装置,1-第一输送单元,2-第二输送单元,3-机架,4-支撑架,401-U型槽板,402-第一销轴孔,403-连接板,404-定位孔,5-转向驱动气缸,6-连接销轴,7-转向单元,701-传动槽板,702-第二销轴孔,703-驱动电机,704-第一输送带轮,705-输送带,706-第二输送带轮,8-护栏杆,9-辊筒,10-固定横梁,11-定位槽,12-L型支撑块,13-支撑杆,14-管箍,15-固定螺母,16-固定支撑。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侧”、“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高效的输送转向装置,输送转向装置0包括第一输送单元1、第二输送单元2、支撑架4、转向驱动气缸5和转向单元7,第二输送单元2设置于第一输送单元1机尾,第一输送单元1与第二输送单元2以一定的夹角设置,位于第一输送单元1机尾外侧固定社设置有支撑架4,位于支撑架4上固定设置的转向驱动气缸5与通过连接销轴6矗立于支撑架4上的转向单元7铰链接,通过转向驱动气缸5的气缸活塞可推动转向单元7沿着连接销轴6在水平面内转动,从而满足不同第一输送单元1与第二输送单元2之间夹角情况下,对转向单元7的位置的要求。参照图2,支撑架4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板403,连接板403顶端与U型槽板401开口下板面固定连接,位于U型槽板401开口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销轴孔402,位于U型槽板401上板面及连接板403下板面上设置有定位孔404,转向驱动气缸7通过定位孔404固定设置于U型槽板401上板面上,连接销轴6转动安装于第一销轴孔402内。参照图3,转向单元7包括传动槽板701,位于传动槽板701一端板面对向贯穿设置有第二销轴孔702,位于传动槽板701上下板体之间夹接有第一输送带轮704和第二输送带轮706,输送带705套装于第一输送带轮704和第二输送带轮706,第一输送带轮704下端同轴连接有驱动电机703,驱动电机703可以驱动第一输送带轮706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705转动;输送带705外侧面设置有若干凸块,凸块的形状不仅限于锥台形或梯台形,以不同的形式排列组合形成凸块区域,该种结构的输送带705在输送过程中,增加对即将转向的物件摩擦力,从而实现高效的转向。参照图1和5,第一输送单元1包括机架3、护栏杆8、辊筒9、固定横梁10、固定螺母15,位于机架3上设置有固定横梁10,固定横梁10侧板面上设置有若干跑道型定位槽11,两固定横梁10之间通过固定螺母15设置有若干辊筒9,辊筒9可便捷的安装在固定横梁10之间;位于固定横梁10通过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的输送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转向装置(0)包括第一输送单元(1)、第二输送单元(2)、支撑架(4)、转向驱动气缸(5)和转向单元(7),所述的第二输送单元(2)设置于第一输送单元(1)机尾,位于第一输送单元(1)机尾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4),位于支撑架(4)上固定设置的转向驱动气缸(5)与通过连接销轴(6)矗立于支撑架(4)上的转向单元(7)铰链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的输送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转向装置(0)包括第一输送单元(1)、第二输送单元(2)、支撑架(4)、转向驱动气缸(5)和转向单元(7),所述的第二输送单元(2)设置于第一输送单元(1)机尾,位于第一输送单元(1)机尾外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架(4),位于支撑架(4)上固定设置的转向驱动气缸(5)与通过连接销轴(6)矗立于支撑架(4)上的转向单元(7)铰链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输送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架(4)包括竖直设置的连接板(403),连接板(403)顶端与U型槽板(401)开口下板面固定连接,位于U型槽板(401)开口一侧设置有贯通的第一销轴孔(402),位于U型槽板(401)上板面及连接板(403)下板面上设置有定位孔(40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的输送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向单元(7)包括传动槽板(701),位于传动槽板(701)一端板面对向贯穿设置有第二销轴孔(702),位于传动槽板(701)上下板体之间夹接有第一输送带轮(704)和第二输送带轮(706),输送带(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王庆罗鼎淦方雄余少标杜正芬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三环汽车工程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