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送入装置
本技术涉及物流输送系统的
,尤其是一种送入装置,特别涉及其机械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物流输送系统中,垂直输送机构与水平输送轨道之间需要有一套送料切换机构,将输送物品从垂直输送机构切换到水平输送轨道上,目前采用的是摩擦推动的放料结构,但是现有技术只适用于重量较劲的物品,比如服装等,当输送物品较重时,摩擦力增大,所需的推力就要增加,不然就无法实现快速送料,产生系统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送入装置,其采用多段式连杆推送结构,将垂直作用力转化成水平推送力,为送入嘴的向下翻转提供足够的推送力。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送入装置,包括送入装置主体,送入装置主体的上部靠近后端处设有一装配座,阻推悬臂位于装配座的一侧,阻推悬臂的中部通过悬臂转轴与装配座连接,阻推悬臂由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构成,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呈一体结构,悬臂转轴与阻推悬臂的连接处位于第一悬臂和第二悬臂的连接处,送入装置主体的上部还设有一根推动连杆,送入装置主体的前端设有一送入嘴,送入嘴后端靠近下部与送入装置主体的前端通过送入嘴转轴活动连接,送入嘴后端靠近上部与推动连杆的前端轴连接,推动连杆的后端通过连接转臂与阻推悬臂的第二悬臂前端连接,阻推悬臂的第一悬臂与送入装置主体侧壁之间设有一拉簧,连接转臂与第二悬臂为轴连接,连接转臂与推动连杆之间亦为轴连接。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送入装置,将现有摩擦推动改进为多段式连杆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送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入装置主体(1),送入装置主体(1)的上部靠近后端处设有一装配座(22),阻推悬臂(2)位于装配座(22)的一侧,阻推悬臂(2)的中部通过悬臂转轴(3)与装配座(22)连接,阻推悬臂(2)由第一悬臂(4)和第二悬臂(5)构成,第一悬臂(4)和第二悬臂(5)之间形成第一夹角(6),第一悬臂(4)和第二悬臂(5)呈一体结构,悬臂转轴(3)与阻推悬臂(2)的连接处位于第一悬臂(4)和第二悬臂(5)的连接处,送入装置主体(1)的上部还设有一根推动连杆(7),送入装置主体(1)的前端设有一送入嘴(8),送入嘴(8)后端靠近下部与送入装置主体(1)的前端通过送入嘴转轴(9)活动连接,送入嘴(8)后端靠近上部与推动连杆(7)的前端轴连接,推动连杆(7)的后端通过连接转臂(10)与阻推悬臂(2)的第二悬臂(5)前端连接,阻推悬臂(2)的第一悬臂(4)与送入装置主体(1)侧壁之间设有一拉簧(11),连接转臂(10)与第二悬臂(5)为轴连接,连接转臂(10)与推动连杆(7)之间亦为轴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送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送入装置主体(1),送入装置主体(1)的上部靠近后端处设有一装配座(22),阻推悬臂(2)位于装配座(22)的一侧,阻推悬臂(2)的中部通过悬臂转轴(3)与装配座(22)连接,阻推悬臂(2)由第一悬臂(4)和第二悬臂(5)构成,第一悬臂(4)和第二悬臂(5)之间形成第一夹角(6),第一悬臂(4)和第二悬臂(5)呈一体结构,悬臂转轴(3)与阻推悬臂(2)的连接处位于第一悬臂(4)和第二悬臂(5)的连接处,送入装置主体(1)的上部还设有一根推动连杆(7),送入装置主体(1)的前端设有一送入嘴(8),送入嘴(8)后端靠近下部与送入装置主体(1)的前端通过送入嘴转轴(9)活动连接,送入嘴(8)后端靠近上部与推动连杆(7)的前端轴连接,推动连杆(7)的后端通过连接转臂(10)与阻推悬臂(2)的第二悬臂(5)前端连接,阻推悬臂(2)的第一悬臂(4)与送入装置主体(1)侧壁之间设有一拉簧(11),连接转臂(10)与第二悬臂(5)为轴连接,连接转臂(10)与推动连杆(7)之间亦为轴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送入装置主体(1)的上部还设有一推杆座(12),推杆座(12)处开设有通孔(13),上述推动连杆(7)水平贯穿通孔(13)分布,并在通孔(13)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培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三禾服装物流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