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870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7:32
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包括上、下复板,上复板上设定位圈,上复板下设定模板,定模板中设浇口衬套,下复板上设模脚、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顶针,模脚上设动模板上设动模镶块,定模板、动模板和动模镶块之间有塑料件,浇口衬套内有料柄,所述上复板与定模板之间设推料板,定位圈位于推料板下方外壁制有倒钩槽,浇口衬套上端制有凹台,上复板中制有上限位拉槽,上限位拉槽中设上限位拉销,上限位拉销上制有上限位凸环,上限位凸环与上限位拉槽相配合,动模板中制有下限位拉槽,下限位拉槽中设下限位拉杆,下限位拉杆上制有下限位凸环,下限位凸环与下限位拉槽相配合,紧固件穿过上限位拉销和推料与下限位拉杆相固定。

Automatic stripper mechanism of secondary opening on fixed side of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特别是涉及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
技术介绍
采用注塑模具生产塑料产品,在模具的浇口衬套内会形成料柄(又叫余料或者废料),料柄与塑料件相连成一体,已有技术通常是在模具开模后,料柄和塑料件一起脱落,再由工人将料柄剪掉,操作麻烦,降低生产效率,增加工人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开模时自动将塑料件与料柄拉断并脱落,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工人劳动强度的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本技术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复板和下复板,上复板上设置定位圈,上复板下设置定模板,定模板中设置浇口衬套,在下复板上设置模脚,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下顶针板和顶针,模脚上设置动模板,动模板上设置动模镶块,在定模板、动模板和动模镶块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在浇口衬套内有料柄,料柄与塑料件相连接,所述的上复板与定模板之间设置推料板,定位圈的下端穿过推料板,定位圈位于推料板的下方外壁制有环形的倒钩槽,在浇口衬套的上端制有凹台,凹台与倒钩槽相通,上复板中制有上限位拉槽,上限位拉槽中设置上限位拉销,上限位拉销上制有上限位凸环,上限位凸环与上限位拉槽相配合,上限位拉销的头部穿过上复板与推料板相接触,在动模板中制有下限位拉槽,下限位拉槽中设置下限位拉杆,下限位拉杆上制有下限位凸环,下限位凸环与下限位拉槽相配合,下限位拉杆的头部穿过动模板与推料板相接触,在上限位拉销中设置紧固件,紧固件穿过上限位拉销和推料与下限位拉杆相固定。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当塑料件注塑成型后,下复板带动模脚、上顶针板、下顶针板、顶针、动模板、动模镶块和塑料件向后移动,而此时由于上复板没有对定模板进行紧固的装置,因此动模板带动定模板和浇口衬套一起向后移动,而浇口衬套内的料柄上制有环形的倒钩,倒钩与定位圈下方外壁的倒钩槽卡紧相配合,而定位圈与上复板相固定,上复板保持不动,使定位圈和料柄保持不动,料柄先脱出浇口衬套,并且料柄与塑料件之间自动拉断,而料柄上端挡住推料板,使推料板暂时先保持不动,此时模具从推料板和定模板之间的定模一侧第一次开模,当定模板向后移动至下限位拉槽与下限位拉杆相接触时,下限位拉杆的下限位凸环与下限位拉槽配合,定模板带动下限位拉杆向后移动,下限位拉杆经紧固件带动上限位拉销向后移动,上限位拉销的下端推动推料板向后移动,推料板推动料柄向后移动,使料柄强行脱出浇口衬套,并自动向下落入收集箱内,此时模具从上复板和推料板之间的定模一侧第二次开模,当上限位拉销的上限位凸环与上复板的上限位拉槽相接触时,上限位拉槽对上限位拉销进行限位,上限位拉销经紧固件拉住推料板、下限位拉杆和定模板停止移动,而动模一侧的所有部件继续向后移动,此时模具从定模板和动模板处开模,最后由上、下顶针板带动顶针将脱离料柄的塑料件顶出脱模。本方案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通过在定模侧二次开模,使料柄自动与塑料件之间拉断并脱落,无需人工剪料,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本技术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所述的凹台为倒梯形或者半圆形。采用倒梯形或者半圆形,减少凹台对该位置料柄的包紧力,从而使浇口衬套更容易脱出料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的合模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定模侧第一次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定模侧第二次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的开模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如图1—图5所示,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上设置定位圈3,上复板下设置定模板4,定模板中设置浇口衬套5,在下复板上设置模脚6,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7、下顶针板8和顶针9,模脚上设置动模板10,动模板上设置动模镶块11,在定模板4、动模板10和动模镶块11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2,在浇口衬套5内有料柄13,料柄与塑料件相连接,所述的上复板1与定模板4之间设置推料板14,定位圈3的下端穿过推料板,定位圈位于推料板的下方外壁制有环形的倒钩槽15,在浇口衬套5的上端制有凹台16,凹台与倒钩槽相通,上复板1中制有上限位拉槽17,上限位拉槽中设置上限位拉销18,上限位拉销上制有上限位凸环19,上限位凸环与上限位拉槽相配合,上限位拉销的头部穿过上复板1与推料板14相接触,在动模板10中制有下限位拉槽20,下限位拉槽中设置下限位拉杆21,下限位拉杆上制有下限位凸环22,下限位凸环与下限位拉槽20相配合,下限位拉杆的头部穿过动模板10与推料板14相接触,在上限位拉销18中设置紧固件23,紧固件穿过上限位拉销和推料板14与下限位拉杆21相固定。当塑料件12注塑成型后,下复板2带动模脚6、上顶针板7、下顶针板8、顶针9、动模板10、动模镶块11和塑料件12向后移动,而此时由于上复板1没有对定模板4进行紧固的装置,因此动模板带动定模板4和浇口衬套5一起向后移动,而浇口衬套内的料柄13上制有环形的倒钩,倒钩与定位圈3下方外壁的倒钩槽15卡紧相配合,而定位圈与上复板1相固定,上复板保持不动,使定位圈和料柄13保持不动,料柄先脱出浇口衬套5,并且料柄与塑料件12之间自动拉断,而料柄13上端挡住推料板14,使推料板暂时先保持不动,此时模具从推料板14和定模板4之间的定模一侧第一次开模,当定模板向后移动至下限位拉槽20与下限位拉杆21相接触时,下限位拉杆的下限位凸环22与下限位拉槽20配合,定模板4带动下限位拉杆21向后移动,下限位拉杆经紧固件带动上限位拉销18向后移动,上限位拉销的下端推动推料板14向后移动,推料板14推动料柄13向后移动,使料柄强行脱出浇口衬套5,并自动向下落入收集箱内,此时模具从上复板1和推料板14之间的定模一侧第二次开模,当上限位拉销18的上限位凸环19与上复板1的上限位拉槽17相接触时,上限位拉槽对上限位拉销进行限位,上限位拉销经紧固件23拉住推料板14、下限位拉杆21和定模板4停止移动,而动模一侧的所有部件继续向后移动,此时模具从定模板4和动模板10处开模,最后由上、下顶针板7、8带动顶针9将脱离料柄13的塑料件12顶出脱模。本方案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通过在定模侧二次开模,使料柄13自动与塑料件12之间拉断并脱落,无需人工剪料,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所述的凹台16为倒梯形或者半圆形。采用倒梯形或者半圆形,减少凹台16对该位置料柄13的包紧力,从而使浇口衬套5更容易脱出料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上设置定位圈(3),上复板下设置定模板(4),定模板中设置浇口衬套(5),在下复板上设置模脚(6),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7)、下顶针板(8)和顶针(9),模脚上设置动模板(10),动模板上设置动模镶块(11),在定模板(4)、动模板(10)和动模镶块(11)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2),在浇口衬套(5)内有料柄(13),料柄与塑料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复板(1)与定模板(4)之间设置推料板(14),定位圈(3)的下端穿过推料板,定位圈位于推料板的下方外壁制有环形的倒钩槽(15),在浇口衬套(5)的上端制有凹台(16),凹台与倒钩槽相通,上复板(1)中制有上限位拉槽(17),上限位拉槽中设置上限位拉销(18),上限位拉销上制有上限位凸环(19),上限位凸环与上限位拉槽相配合,上限位拉销的头部穿过上复板(1)与推料板(14)相接触,在动模板(10)中制有下限位拉槽(20),下限位拉槽中设置下限位拉杆(21),下限位拉杆上制有下限位凸环(22),下限位凸环与下限位拉槽(20)相配合,下限位拉杆的头部穿过动模板(10)与推料板(14)相接触,在上限位拉销(18)中设置紧固件(23),紧固件穿过上限位拉销和推料板(14)与下限位拉杆(21)相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注塑模具定模侧二次开模自动脱料柄机构,包括上复板(1)和下复板(2),上复板上设置定位圈(3),上复板下设置定模板(4),定模板中设置浇口衬套(5),在下复板上设置模脚(6),模脚之间的下复板上设置上顶针板(7)、下顶针板(8)和顶针(9),模脚上设置动模板(10),动模板上设置动模镶块(11),在定模板(4)、动模板(10)和动模镶块(11)之间有注塑成型的塑料件(12),在浇口衬套(5)内有料柄(13),料柄与塑料件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复板(1)与定模板(4)之间设置推料板(14),定位圈(3)的下端穿过推料板,定位圈位于推料板的下方外壁制有环形的倒钩槽(15),在浇口衬套(5)的上端制有凹台(16),凹台与倒钩槽相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兴国郑灵敏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坤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