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机床刀库护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44108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5: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刀库护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固定在数控机床床体上,所述罩体的前侧壁中心处开设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的内腔通过传动轴连接有盘式刀库,所述装配腔的内腔底部连接有排料管,所述罩体的前侧壁底部开设有卸料口,所述卸料口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罩体的顶部设置有气泵,所述罩体的前侧壁顶部设置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罩体的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推进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闭合插门防止主轴切削加工时碎屑、废液溅入装配腔内,通过防护斜板防止飞溅的碎屑和废液粘连在插门上,避免插门打开时废液从两扇插门的缝隙滴入装配腔内。

A kind of tool magazine cover for CNC machine too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机床刀库护罩
本技术涉及刀库护罩
,尤其涉及一种数控机床刀库护罩。
技术介绍
刀库系统是提供自动化加工过程中所需之储刀及换刀需求的一种装置。其自动换刀机构及可以储放多把刀具的刀库,改变了传统以人为主的生产方式,借由电脑程序的控制,可以完成各种不同的加工需求,如铣削、钻孔、镗孔、攻牙等,大幅缩短加工时程,降低生产成本,这是刀库系统的最大特点。在现有技术中,刀库系统如果直接在数控机床中应用,切屑和机床的切削液会很容易溅落到刀柄和刀库的转盘上,因此需要加装刀库护罩进行保护。现有的护罩结构在加工过程中虽然能够阻挡加工时的直接飞溅进入刀库,有一定的保护效果,但是库门缝隙处往往会漏进去一些。另外,由于在机床主轴切削等加工时,碎屑、废液等废料虽然不会直接飞溅进入刀库,但是会飞溅到刀库门内侧,当积聚到一定程度,会沿着刀库门的内侧自然下滑,此时,当刚好遇到换刀,则废料有极大的可能掉到刀具上,从而影响工作,尤其是实际加工过程中,往往需要频繁更换刀具,无法保持刀库整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数控机床刀库护罩,减少了碎屑、废液的飞溅沾附,提高了刀库的清洁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数控机床刀库护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固定在数控机床床体上,所述罩体的前侧壁中心处开设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的内腔通过传动轴连接有盘式刀库,所述装配腔的内腔底部连接有排料管,所述罩体的前侧壁底部开设有卸料口,且卸料口的顶部与排料管相连通,所述卸料口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罩体的顶部设置有气泵,且气泵的出气端插入装配腔的内腔顶部,所述罩体的前侧壁顶部设置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罩体的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右侧连接有插门,且插门位于罩体的前侧壁外表面,所述插门的前侧壁设置有防护斜板,且防护斜板位于收集槽的上方。优选地,数控机床刀库护罩中,所述卸料口的内腔设置有导料板,且导料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50度。优选地,数控机床刀库护罩中,所述收集槽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板。优选地,数控机床刀库护罩中,所述插门靠近装配腔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优选地,数控机床刀库护罩中,所述防护斜板为九组,且呈阵列状排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通过推进机构对盘式刀库进行遮盖作用,通过闭合插门防止主轴切削加工时碎屑、废液溅入装配腔内,通过防护斜板防止飞溅的碎屑和废液粘连在插门上,避免插门打开时废液从两扇插门的缝隙滴入装配腔内,通过防护斜板的导向作用使得碎屑、废液更快速的流入收集槽,便于进行收集清理;另一方面通过气泵对装配腔进行清理,使得盘式刀库在换刀时沾附的残留杂物通过排料管排出,达到清洁刀库的效果。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推进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罩体、2-装配腔、3-盘式刀库、4-排料管、5-卸料口、6-收集槽、7-气泵、8-遮光板、9-红外传感器、10-推进机构、101-电机、102-推杆、103-插门、104-防护斜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数控机床刀库护罩,包括罩体1,罩体1固定在数控机床床体上,罩体1的前侧壁中心处开设有装配腔2,装配腔2的内腔通过传动轴连接有盘式刀库3,装配腔2的内腔底部连接有排料管4,罩体1的前侧壁底部开设有卸料口5,且卸料口5的顶部与排料管4相连通,卸料口5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6,罩体1的顶部设置有气泵7,且气泵7的出气端插入装配腔2的内腔顶部,罩体1的前侧壁顶部设置有遮光板8,遮光板8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红外传感器9,罩体1的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推进机构10;推进机构10包括电机101,电机101的右侧设置有推杆102,推杆102的右侧连接有插门103,且插门103位于罩体1的前侧壁外表面,插门103的前侧壁设置有防护斜板104,且防护斜板104位于收集槽6的上方。卸料口5的内腔设置有导料板,且导料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50度,便于将碎屑、废液导入收集槽6,收集槽6的内腔设置有过滤板,对碎屑和废液进行固液分离,便于收集处理,插门103靠近装配腔2的一侧设置有橡胶垫,便于减少插门103闭合时产生的振动,防护斜板104为九组,且呈阵列状排布,便于提高对插门103的防护效果,减少杂物沾附。本技术的一个实体实施方式为:本装置通过罩体1前侧壁的装配腔2对盘式刀库3进行收纳作用,在数控机床进行切削加工时,两组插门103处于对接闭合状态,从而对装配腔2进行遮盖作用,防止机床主轴切削加工时碎屑、废液溅入装配腔2内,通过防护斜板104的导向作用使得碎屑、废液更快速的流入收集槽6中,便于进行收集清理,同时防止飞溅的碎屑和废液粘连在插门103上,防止插门103打开时废液从两组插门103对接的缝隙留入装配腔2内,在盘式刀库3进行换刀操作时,启动遮光板8底部中心处的红外传感器9,并启动推进机构10,电机101带动推杆102进行收缩,使得插门103打开,盘式刀库3通过传动轴伸出装配腔2,完成换刀后收回退,红外传感器9感应到下方盘式刀库3回退至装配腔2后,向机床发出信号,机床控制推进机构10进行复位运动使得插门103闭合,同时气泵7启动,气泵7的排气端对装配腔2内腔喷入高压气体,从而对盘式刀库3进行清洁作用,使得盘式刀库3在换刀时附着的碎屑、废液通过排料管4进入卸料口5,通过收集槽6进行收集处理,达到了良好的清洁效果。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控机床刀库护罩,包括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固定在数控机床床体上,所述罩体的前侧壁中心处开设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的内腔通过传动轴连接有盘式刀库,所述装配腔的内腔底部连接有排料管,所述罩体的前侧壁底部开设有卸料口,且卸料口的顶部与排料管相连通,所述卸料口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罩体的顶部设置有气泵,且气泵的出气端插入装配腔的内腔顶部,所述罩体的前侧壁顶部设置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罩体的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推进机构;/n所述推进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右侧连接有插门,且插门位于罩体的前侧壁外表面,所述插门的前侧壁设置有防护斜板,且防护斜板位于收集槽的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机床刀库护罩,包括罩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固定在数控机床床体上,所述罩体的前侧壁中心处开设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的内腔通过传动轴连接有盘式刀库,所述装配腔的内腔底部连接有排料管,所述罩体的前侧壁底部开设有卸料口,且卸料口的顶部与排料管相连通,所述卸料口的底部设置有收集槽,所述罩体的顶部设置有气泵,且气泵的出气端插入装配腔的内腔顶部,所述罩体的前侧壁顶部设置有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红外传感器,所述罩体的左右两侧壁对称设置有推进机构;
所述推进机构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右侧设置有推杆,所述推杆的右侧连接有插门,且插门位于罩体的前侧壁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龙周浩铎蔡茂桂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磊鑫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