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808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前端的端盖,所述端盖四角设置有卡扣,所述外壳后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外壳一体成型,所述外壳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呈楔形的卡槽,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上下两端的外壳内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内壳体包括触发管和设在触发管两侧的探针管,所述触发管内安装有顶杆,所述探针管内安装有带导线的探针,所述触发管和探针管外侧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呈等距分布,所述隔板两端设置有呈楔形的挡块,所述安装板靠近内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呈纵向的加强筋,所述隔板上下两端设置有对应加强筋的限位槽,该探针组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方便进行安装。

Probe assembly of electric shock exci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
技术介绍
电击器又叫电击棍、电击棒、电警棍等,是用于防身、自卫、防暴、安保等的器具。电击器通过变压器瞬间产生高压脉冲,击晕所接触生物或导致其休克,达到防身目的。相对于其他打击方式的非致命性武器,它具有作用明显迅速、有效打击范围广、使用方便、后续伤害小等特点。击中目标后,目标迅速方向感迷失、身体失去平衡和控制,一般在5秒钟之内失去反抗能力,这样既能保证任务的完成,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使用的安全性。相关技术中将电池、震荡电路设置在电击器内,高压放电极设置在子弹内,通过电击器内的电路给探针组件供电产生高压,该探针组件需与专门设置的电击器外壳配合采用使用,且探针与电击器之间有导线连接。但是现有的探针组件结构体积较大,不方便安装在电击器上,造成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方便进行安装。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前端的端盖,所述端盖四角设置有卡扣,所述端盖通过卡扣与外壳卡持连接,所述外壳后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外壳一体成型,所述外壳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呈楔形的卡槽,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上下两端的外壳内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内壳体包括触发管和设在触发管两侧的探针管,所述触发管内安装有顶杆,所述探针管内安装有带导线的探针,所述触发管和探针管外侧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呈等距分布,所述隔板两端设置有呈楔形的挡块,所述挡块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挡块卡接在卡槽内,所述安装板靠近内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呈纵向的加强筋,所述隔板上下两端设置有对应加强筋的限位槽,所述加强筋安装在限位槽内。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部呈长方体形设置,所述安装部四角设置有直角凹槽。作为优选,所述安装部设置有对应触发管末端的圆孔,对应圆孔上下两端的安装部设置有条形通孔。作为优选,所述外壳表面设置有卡位,所述卡扣卡接在卡位上。作为优选,所述安装板与外壳一体成型。作为优选,所述触发管和探针管前端设置有护板,所述护板表面对应设置有触发管孔和探针管孔。作为优选,所述探针前端设置有倒钩。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端盖通过卡扣与外壳卡持连接,当端盖受到触发管内安装的顶杆施加压力即可将端盖挤出掉落,此时探针管内的探针即可发射出命中目标;设置的隔板两端设置有呈楔形的挡块,挡块与隔板固定连接,挡块卡接在卡槽,使得整个内壳体可以卡接在外壳内,使得组装方便,安装板靠近内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呈纵向的加强筋,隔板上下两端设置有对应加强筋的限位槽,使得内壳体安装位置牢固,使得整体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设置的安装部用于安装在电击激发器的前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的正面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的背面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的内壳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的外壳内部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的探针放大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包括外壳1和设置在外壳1前端的端盖2,所述端盖2四角设置有卡扣3,卡扣3与端盖2采用塑料注塑一体成型。所述端盖2通过卡扣3与外壳1卡持连接,当端盖2受到外力的状态下,能够从外壳1的前端被顶开。所述外壳1后端设置有安装部4,所述安装部4与外壳1一体成型,采用塑料注塑一体成型,具有绝缘效果。所述外壳1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呈楔形的卡槽5,所述外壳1内设置有内壳体6,所述内壳体6上下两端的外壳1内部固定有安装板7,所述内壳体6包括触发管8和设在触发管8两侧的探针管9,所述触发管8内安装有顶杆10,顶杆10受力后能够移动(具体顶杆10与电击激发器的扳机传动连接),从而顶开端盖2,使得探针11能够被发射。所述探针管9内安装有带导线(导线采用螺旋形放置在探针管9内,使得探针11具有较长的弹射范围,并且导线本身具备弹性,当端盖3掉落后探针管9内的探针11即可弹射出去)的探针11,探针11通过导线与电击激发器的高压发生器连接,从而使得探针11具备高电压且低电流的特性,能够击中目标后达到晕眩效果,但是不会出现致命伤害。所述触发管8和探针管9外侧设置的隔板12,所述隔板12呈等距分布,隔板12、触发管和探针管9采用塑料注塑一体成型,隔板12的作用是使得触发管8和探针管9之间位置稳固,结构紧凑。所述隔板12两端设置有呈楔形的挡块13,所述挡块13与隔板12固定连接,连接处采用环氧胶进行固定。所述挡块13卡接在卡槽5内,在安装时,打开端盖2将内壳体6顺着安装板7滑入到外壳1内,此时挡块13卡接在卡槽5内,使得安装结构稳固。所述安装板7靠近内壳体6的一侧设置有呈纵向的加强筋14,所述隔板12上下两端设置有对应加强筋14的限位槽15,当加强筋14卡接在限位槽15内时,进一步提升安装结构的稳定性。所述加强筋14安装在限位槽15内,使得内壳体6安装在外壳1内的位置牢固。所述安装部4呈长方体形设置,所述安装部4四角设置有直角凹槽16,直角凹槽16的作用是方便安装部4卡接到电击激发器的前端,电击激发器设置相应结构与安装部4适配安装。所述安装部4设置有对应触发管8末端的圆孔17,圆孔17的作用是使得触发管8内的顶杆10能够被驱动,只需要将电击激发器的扳机传动杆穿过圆孔17即可驱动顶杆10运行。对应圆孔17上下两端的安装部4表面设置有条形通孔18,条形通孔18使得导线能够穿过连接到电击激发器的高压发生器,从而传导高电压。所述外壳1表面设置有卡位19,所述卡扣3卡接在卡位19上,受到外力的状态下,卡扣3即可从卡位19上滑脱,从而使得端盖2掉落。所述安装板7与外壳1一体成型,采用塑料注塑一体成型。所述触发管8和探针管9前端设置有护板20,所述护板20表面对应设置有触发管孔21和探针管孔22,使得触发管8内的顶杆10能够延伸出护板20,探针管9内的探针11能够越过护板20。所述探针11前端设置有倒钩23,探针刺入到目标后不会轻易的滑落,能够稳定持续提供电击。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设置的端盖通过卡扣与外壳卡持连接,当端盖受到触发管内安装的顶杆施加压力即可将端盖挤出掉落,此时探针管内的探针即可发射出命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前端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四角设置有卡扣,所述端盖通过卡扣与外壳卡持连接,所述外壳后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外壳一体成型,所述外壳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呈楔形的卡槽,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上下两端的外壳内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内壳体包括触发管和设在触发管两侧的探针管,所述触发管内安装有顶杆,所述探针管内安装有带导线的探针,所述触发管和探针管外侧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呈等距分布,所述隔板两端设置有呈楔形的挡块,所述挡块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挡块卡接在卡槽内,所述安装板靠近内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呈纵向的加强筋,所述隔板上下两端设置有对应加强筋的限位槽,所述加强筋安装在限位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包括外壳和设置在外壳前端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四角设置有卡扣,所述端盖通过卡扣与外壳卡持连接,所述外壳后端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与外壳一体成型,所述外壳两侧向外延伸设置有呈楔形的卡槽,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上下两端的外壳内部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内壳体包括触发管和设在触发管两侧的探针管,所述触发管内安装有顶杆,所述探针管内安装有带导线的探针,所述触发管和探针管外侧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呈等距分布,所述隔板两端设置有呈楔形的挡块,所述挡块与隔板固定连接,所述挡块卡接在卡槽内,所述安装板靠近内壳体的一侧设置有呈纵向的加强筋,所述隔板上下两端设置有对应加强筋的限位槽,所述加强筋安装在限位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击激发器的探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进龙梁志明方木金
申请(专利权)人:安杰特深圳智能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