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011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路块用冷却结构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包括油路块,油路块正面的内腔贯穿连接有有多根油路管道,油路管道的管身上沿水平纵向等距离固定贴合有导热环,导热环远离油路管道的一侧固定贴合有空心导热铜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出气管与开口以及弹簧铰链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降温管内的温度过高时冷却液出现汽化从而膨胀时,可以推动转动盖使其选择使高温气体从出气管内喷出,防止降温管出现因温度过高导致内部气压上升从而爆炸的情况,从而使其能够提醒工作人员降温管内的温度过高,使该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达到了能够对油路块的内腔进行降温的目的。

A cooling structure for hydraulic oil circu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
本技术涉及油路块冷却结构
,具体为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油路块是将分散的液压油路集合在一起的集合体,油路块简单的说就是控制液压油工作的一个方块,通常为金属制作,对于每一个液压系统均需要按照液压原理图单独设计油路块。其优点是简化液压系统的安装、检修、更换以及后期的维护保养,缺点是设计和加工要求较高,单件成本高,不适合单件小批量生产。目前,油路块的使用环境一般都机房或工厂内,而机房和工厂内由于机器不停工作会使机房或工厂内的温度较高,从而使油路块内的温度受到其环境的影响从而使油路块内的温度也会上升,而由于油路块内部流动的是油液一旦温度上升过高会导致油路块内油液出现自燃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具备能够对油路块的内腔进行降温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油路块内部流动的是油液一旦温度上升过高会导致油路块内油液出现自燃的情况的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包括油路块,油路块正面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多根油路管道,油路管道的管身上沿水平纵向等距离固定贴合有导热环,导热环远离油路管道的一侧固定贴合有空心导热铜柱,油路管道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贯通连接有连接管,油路块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多根降温管,降温管管身顶部的左右两侧沿水平纵向等距离贯通连接有连通管,降温管的正面贯通连接有连接口,连接口的正面开设有开口,开口正面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本技术的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其中密封盖盖身正面的中央绕圆周等距离开设有出气孔,密封盖正面的直径与连接口正面的直径相契合,该设计有益于降温管内的高压气体可以从出气孔内喷出,从而提醒周围的工作人员更换降温管内的冷却液。本技术的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其中油路块内每一根降温管均位于油路管道的正下方,连通管与连接管之间贯通连接,该设计有益于降温管内的冷却液可以进入到空心导热铜柱内。本技术的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其中开口正面的中央贯通连接有单向阀,开口正面的顶部与底部均贯通连接有出气管,该设计有益于方便工作人员对降温管内填充冷却液。本技术的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其中出气管远离开口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铰链,该弹簧铰链远离出气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盖,转动盖与出气管正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契合,该设计有益于使降温管在常态状态下时不会出现漏液的情况。本技术的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其中空心导热铜柱正面的形状倒“U”形且正面的形状与大小和油路管道正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契合,该设计有益于空心导热铜柱能够贴合在油路管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连接口与降温管以及单向阀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工作人员可以将冷却液倒入到降温管内,再通过连通管与连接管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降温管内的冷却液可以被导入到空心导热铜柱的内腔中,同时通过降温管与油路管道之间位置,以及空心导热铜柱与油路管道以及导热环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导热环可以将油路管道上的热量传递到空心导热铜柱上,而通过空心导热铜柱内流动的冷却液能够使其可以快速的对油路管道进行降温同时对整个油路块的内腔进行降温,再通过出气管与开口以及弹簧铰链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使降温管内的温度过高时冷却液出现汽化从而膨胀时,可以推动转动盖使其选择使高温气体从出气管内喷出,防止降温管出现因温度过高导致内部气压上升从而爆炸的情况,从而使其能够提醒工作人员降温管内的温度过高,使该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达到了能够对油路块的内腔进行降温的目的。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正面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油路管道与空心导热铜柱以及降温管侧面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降温管与连接口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出气管与转动盖侧面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路块;2、油路管道;3、密封盖;4、出气孔;5、空心导热铜柱;6、降温管;7、导热环;8、连接管;9、连通管;10、连接口;11、单向阀;12、开口;13、出气管;14、转动盖。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技术。也就是说,在本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请参阅图1-4,本技术的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包括油路块1,油路块1正面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多根油路管道2,油路管道2的管身上沿水平纵向等距离固定贴合有导热环7,导热环7远离油路管道2的一侧固定贴合有空心导热铜柱5,油路管道2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贯通连接有连接管8,油路块1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多根降温管6,降温管6管身顶部的左右两侧沿水平纵向等距离贯通连接有连通管9,降温管6的正面贯通连接有连接口10,连接口10的正面开设有开口12,开口12正面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密封盖3。密封盖3盖身正面的中央绕圆周等距离开设有出气孔4,密封盖3正面的直径与连接口10正面的直径相契合,该设计有益于降温管6内的高压气体可以从出气孔4内喷出,从而提醒周围的工作人员更换降温管6内的冷却液。油路块1内每一根降温管6均位于油路管道2的正下方,连通管9与连接管8之间贯通连接,该设计有益于降温管6内的冷却液可以进入到空心导热铜柱5内。开口12正面的中央贯通连接有单向阀11,开口12正面的顶部与底部均贯通连接有出气管13,该设计有益于方便工作人员对降温管6内填充冷却液。出气管13远离开口12一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铰链,该弹簧铰链远离出气管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转动盖14,转动盖14与出气管13正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契合,该设计有益于使降温管6在常态状态下时不会出现漏液的情况。空心导热铜柱5正面的形状倒“U”形且正面的形状与大小和油路管道2正面的形状与大小相契合,该设计有益于空心导热铜柱5能够贴合在油路管道2上。在使用本技术时:工作人员先转动密封盖3将其从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包括油路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块(1)正面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多根油路管道(2),所述油路管道(2)的管身上沿水平纵向等距离固定贴合有导热环(7),所述导热环(7)远离油路管道(2)的一侧固定贴合有空心导热铜柱(5),所述油路管道(2)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贯通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油路块(1)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多根降温管(6),所述降温管(6)管身顶部的左右两侧沿水平纵向等距离贯通连接有连通管(9),所述降温管(6)的正面贯通连接有连接口(10),所述连接口(10)的正面开设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正面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密封盖(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包括油路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路块(1)正面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多根油路管道(2),所述油路管道(2)的管身上沿水平纵向等距离固定贴合有导热环(7),所述导热环(7)远离油路管道(2)的一侧固定贴合有空心导热铜柱(5),所述油路管道(2)底部的左右两侧均贯通连接有连接管(8),所述油路块(1)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多根降温管(6),所述降温管(6)管身顶部的左右两侧沿水平纵向等距离贯通连接有连通管(9),所述降温管(6)的正面贯通连接有连接口(10),所述连接口(10)的正面开设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正面的内腔螺纹连接有密封盖(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液压油路用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盖(3)盖身正面的中央绕圆周等距离开设有出气孔(4),密封盖(3)正面的直径与连接口(10)正面的直径相契合。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立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领航液压油路块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