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机下压速度可调的分油路块,包括油路块块体和装在油路块块体上的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一油压传感器、第二油压传感器、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调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滑块快速下行,2)滑块中速下行,3)滑块工进,4)滑块停止下行,5)当产品所需压力小于液压机公称压力三分之一时,启动步骤1)的高速程序,6)当产品所需压力小于液压机公称压力三分之二时,启动步骤2)的中速程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油路块结构紧凑,调速方法方便可靠,可根据压力加工过程中所需不同的变形力自动调整滑块下行速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使用非常方便,降低了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液压机的液压控制系统,尤其是一种控制液压机滑块下行速度的分油路块,属于锻压设备
技术介绍
现代液压机采用四柱三梁式或框架式结构,主油缸和两侧的副油缸并排设置在上横梁上,主油缸为柱塞油缸,副油缸为活塞油缸,副油缸除了用于加载外,还用于主油缸的柱塞回程。现有的三缸结构液压机主油路块的输出端通过出油管连接分油块,分油块的两个输出端分别进入主油缸和两个副油缸的上腔,主油缸的柱塞和副油缸的活塞杆推动滑块下行,通过模具完成工件的成形加工。而液压机多用于薄板拉伸成形或热成形等加载力不大的工序。在拉伸成形或热成形等的过程中,当上模刚压到工件时的负载较低,故滑块下压时所需的加载力较小。由于主油路块的压力油分别进入主油缸和两个副油缸的上腔,滑块的下行压制速度仍保持常态,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在负载较低需要进一步加快滑块的下压速度时,只有通过增大单台液压泵的流量或增加液压泵数量,才能增大主油路流量达到加速的目的。因而还需加大液压泵驱动电机功率或增加驱动电机数量,增大控制阀规格及管路的通径,导致增加设备成本和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液压机下压速度可调的分油路块,可以根据加工件压力加工过程中所需不同的变形力自动调整滑块下行速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使用成本。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液压机下压速度可调的分油路块,包括油路块块体和装在油路块块体上的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一油压传感器、第二油压传感器、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主油路块的主油路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插装阀输入端、第二插装阀输入端相连,第二插装阀输出端与主油缸上腔相连,第一插装阀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副油缸上腔相连,两个副油缸下腔的油路汇合后与主油路块的副油缸输出端相连,第一插装阀控制端与第一电磁换向阀输出端相连,第二插装阀控制端与第二电磁换向阀输出端相连,第一电磁换向阀输入端和第二电磁换向阀输入端相连后与主油路块的控制输出端相连。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液压机下压速度可调的分油路块,其中所述第一插装阀输出端旁接第一油压传感器,第二插装阀输出端旁接第二油压传感器。前述的液压机下压速度可调的分油路块,其中所述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均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前述的液压机下压速度可调的分油路块,其中所述第一油压传感器和第二油压传感器的可调控制油压范围均为10MPa~25MPa;所述第一插装阀和第二插装阀的流量范围均为450~500l/min。本技术的液压机下压速度可调的分油路块结构紧凑,通过两个油压传感器不同的油压设定,启动对应的电磁换向阀来控制相应的插装阀阀芯开启或关闭,实现主油缸通压力油加载、两个副油缸充液随动或两个副油缸通压力油加载、主油缸充液随动或主油缸及两个副油缸均通压力油加载的快进、中速和工进三种加载方式,从而根据压力加工过程中所需不同的变形力自动调整滑块下行速度,不需要需加大液压泵驱动电机功率或增加驱动电机数量,增大控制阀型号及管路的通径。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设备的使用成本。本技术还可在控制面板上增设设定旋钮,可根据压力加工产品所需压力大小的不同,将设定旋钮旋到对应的主油缸通压力油加载、两个副油缸充液随动或两个副油缸通压力油加载的方式,以获得所需的滑块加载下行速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点,将通过下面优选实施例的非限制性说明进行图示和解释,这些实施例,是参照附图仅作为例子给出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液压原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油路块块体10和装在油路块块体10上的第一插装阀1、第二插装阀2、第一油压传感器3、第二油压传感器4、第一电磁换向阀5和第二电磁换向阀6,主油路块20的主油路输出端201分别与第一插装阀输入端11、第二插装阀输入端21相连,第二插装阀输出端22与主油缸7上腔相连,第一插装阀输出端12分别与两个副油缸8上腔相连,两个副油缸8下腔分别与主油路块20对应的副油缸输出端202相连,第一插装阀控制端13与第一电磁换向阀输出端52相连,第二插装阀控制端23与第二电磁换向阀输出端62相连,第一电磁换向阀输入端51和第二电磁换向阀输入端61相连后与主油路块的控制输出端203相连。第一插装阀输出端12旁接第一油压传感器3,第二插装阀输出端22旁接第二油压传感器4。第一电磁换向阀5和第二电磁换向阀6均为两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第一油压传感器3和第二油压传感器4的可调控制油压范围均为10MPa~25MPa;第一插装阀1和第二插装阀2的流量范围均为450~500l/min。本技术的调速过程如下:1)滑块30快速下行第一电磁换向阀5得电,其阀芯移至上位;第二电磁换向阀6失电,其阀芯移至下位,使得第一插装阀1阀芯关闭,第二插装阀2阀芯开启;从主油路输出端201输出的压力油全部通过第二插装阀2输入主油缸7上腔,主油缸柱塞71推动滑块30快速下行,两个副油缸活塞杆81处于随动状态随主油缸柱塞71下行,两个副油缸8上腔压力油的油压降低,与副油缸8上腔连接的副油缸充液阀40打开对副油缸8上腔充油,即主油缸7通压力油加载、两个副油缸8充液随动,推动滑块30快速下行。若主油缸7和两个副油缸80同缸径,则滑块30快速下行速度为现有液压机的3倍。2)滑块30中速下行滑块30推动其下侧的模具下行开始压制工件,系统油压升高;当系统油压升高至第一油压传感器3设定的油压后,第二电磁换向阀6得电,其阀芯移至上位;第一电磁换向阀5失电,其阀芯移至下位;第一插装阀1阀芯开启,从主油路输出端201输出的压力油全部通过第一插装阀1输入两个副油缸8上腔,两个副油缸活塞杆81下端推动滑块30以低于步骤1)的速度中速下行。主油缸柱塞71处于随动状态随两个副油缸活塞杆81下行,主油缸7上腔压力油的油压降低,与主油缸上腔连接的主油缸充液阀50打开对主油缸7上腔充油,即两个副油缸8通压力油加载主油缸7充液随动,推动滑块30中速下行。若主油缸7和两个副油缸8同缸径,则滑块30快速下行速度为现有液压机的1.5倍。3)滑块30工进滑块30推动其下侧的模具下行继续压制工件,系统油压不断升高;当系统油压升高至第二油压传感器4设定的油压后,主油缸充液阀50和副油缸充液阀40均关闭,第一电磁换向阀3和第二电磁换向阀4均失电,对应的阀芯均移至上位;第一插装阀1阀芯和第二插装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压机下压速度可调的分油路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油路块块体和装在油路块块体上的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一油压传感器、第二油压传感器、第一电磁换向阀和第二电磁换向阀,主油路块的主油路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插装阀输入端、第二插装阀输入端相连,第二插装阀输出端与主油缸上腔相连,第一插装阀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副油缸上腔相连,两个副油缸下腔分别与主油路块对应的副油缸输出端相连,第一插装阀控制端与第一电磁换向阀输出端相连,第二插装阀控制端与第二电磁换向阀输出端相连,第一电磁换向阀输入端和第二电磁换向阀输入端相连后与主油路块的控制输出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机下压速度可调的分油路块,其特征在于,包括油路块块体和装在油路块
块体上的第一插装阀、第二插装阀、第一油压传感器、第二油压传感器、第一电磁换向阀和
第二电磁换向阀,主油路块的主油路输出端分别与第一插装阀输入端、第二插装阀输入端
相连,第二插装阀输出端与主油缸上腔相连,第一插装阀输出端分别与两个副油缸上腔相
连,两个副油缸下腔分别与主油路块对应的副油缸输出端相连,第一插装阀控制端与第一
电磁换向阀输出端相连,第二插装阀控制端与第二电磁换向阀输出端相连,第一电磁换向
阀输入端和第二电磁换向阀输入端相连后与主油路块的控制输出端相连。
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平,
申请(专利权)人:沃得精机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