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式冷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3010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冷式冷却器;属于风冷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前端面设有机壳;所述机壳呈圆环状,在机壳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座,在两个安装座的前端面均设有机壳支承脚;在两个机壳支承脚的前端面设有风冷机构;所述机壳支承脚由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支脚、沿水平方向设在第一固定支脚底部的支座、以及设置在支座顶部且与第一固定支脚间隔的第二固定支脚组成;所述风冷机构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支脚的前端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的风冷式冷却器;用于流体风冷。

An air-cooled cool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冷式冷却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器,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风冷式冷却器。
技术介绍
风冷却器是利用液压系统环境周围的空气作为热交换的介质,对其液压系统的油液进行热量交换,从而把热量强制带走,降低液压系统油液的温度。当高温的液压油进入风冷却器芯体内的油通道,液压油的热量便迅速传递给导热性能好的铝合金芯体。芯体主要由集流管、油通道、风通道组成,空气从风通道高速通过,强制把热量带走,使得液压油的温度降低。如此不断循环,直到系统热平衡,使得液压油的温度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但是,现有的风冷却器一般在机壳前端面设置支承脚,然后再在支承脚上安装电机,为了便于安装,机壳体型一般较大,导致成本较高,同时外形不够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低的风冷式冷却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风冷式冷却器,包括散热板;所述散热板的前端面设有机壳;所述机壳呈圆环状,在机壳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座,在两个安装座的前端面均设有机壳支承脚;在两个机壳支承脚的前端面设有风冷机构;所述机壳支承脚由与安装座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支脚、沿水平方向设在第一固定支脚底部的支座、以及设置在支座顶部且与第一固定支脚间隔的第二固定支脚组成;所述风冷机构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支脚的前端面。上述的一种风冷式冷却器中,在机壳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耳座。上述的一种风冷式冷却器中,在机壳的前端面设有与机壳形状相适应的网罩,在网罩的前端面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L型加强板,在各L型加强板水平部一端均设有固定板,各固定板沿周向均匀间隔与机壳的外侧固定连接。上述的一种风冷式冷却器中,所述风冷机构由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支脚前端面连接的电机支承脚、设置在两个电机支承脚顶部的变频电机以及与变频电机联动连接且设在机壳内部的扇叶组成。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机壳底部的安装座以及与安装座连接的机壳支承脚,可将风冷机构安装在机壳支承脚上,从而将机壳设置为圆环状,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且结构紧凑,外形美观;通过设置的L型加强板和固定板,可方便将网罩安装在机壳上。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散热板;2、机壳;201、安装座;202、耳座;3、机壳支承脚;301、第一固定支脚;302、支座;303、第二固定支脚;4、风冷机构;401、电机支承脚;402、变频电机;403、扇叶;5、网罩;501、L型加强板;502、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风冷式冷却器,包括散热板1;所述散热板1的前端面设有机壳2;所述机壳2呈圆环状,节省成本,在机壳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座201,在两个安装座201的前端面均设有机壳支承脚3;在两个机壳支承脚3的前端面设有风冷机构4;所述机壳支承脚3由与安装座201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支脚301、沿水平方向设在第一固定支脚301底部的支座302、以及设置在支座302顶部且与第一固定支脚301间隔的第二固定支脚303组成;所述风冷机构4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支脚303的前端面。可方便将风冷机构4与机壳支承脚3固定连接,避免采用风冷机构4与机壳2直接连接的方式,而造成在生产机壳2时需要增大机壳2的体积。优选的,在机壳2的顶部两侧分别设有耳座202。可方便对装置进行吊装。优选的,在机壳2的前端面设有与机壳2形状相适应的网罩5,在网罩5的前端面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L型加强板501,在各L型加强板501水平部一端均设有固定板502,各固定板502沿周向均匀间隔与机壳2的外侧固定连接。通过L型加强板501与固定板502之间的相互配合,可方便将网罩5与机壳2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风冷机构4由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支脚303前端面连接的电机支承脚401、设置在两个电机支承脚401顶部的变频电机402以及与变频电机402联动连接且设在机壳2内部的扇叶403组成。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采用的变频电机402为现有技术,各部件之间的连接,也均为现有技术,因此在此不再赘述其连接关系及原理。使用时,当变频电机402驱动扇叶403旋转,在机壳2内部形成一股抽风,当周围空气凝聚在散热板1翅片处的时候,机壳2内部形成的抽力把空气吸入,在经过散热板1外部时与散热板1内部通过的需要冷却的流体进行热交换。以上所举实施例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仅用来方便说明本技术,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技术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技术所揭示
技术实现思路
所作出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特征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冷式冷却器,包括散热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的前端面设有机壳(2);所述机壳(2)呈圆环状,在机壳(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座(201),在两个安装座(201)的前端面均设有机壳支承脚(3);在两个机壳支承脚(3)的前端面设有风冷机构(4);/n所述机壳支承脚(3)由与安装座(201)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支脚(301)、沿水平方向设在第一固定支脚(301)底部的支座(302)、以及设置在支座(302)顶部且与第一固定支脚(301)间隔的第二固定支脚(303)组成;所述风冷机构(4)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支脚(303)的前端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冷式冷却器,包括散热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1)的前端面设有机壳(2);所述机壳(2)呈圆环状,在机壳(2)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安装座(201),在两个安装座(201)的前端面均设有机壳支承脚(3);在两个机壳支承脚(3)的前端面设有风冷机构(4);
所述机壳支承脚(3)由与安装座(201)固定连接的第一固定支脚(301)、沿水平方向设在第一固定支脚(301)底部的支座(302)、以及设置在支座(302)顶部且与第一固定支脚(301)间隔的第二固定支脚(303)组成;所述风冷机构(4)固定连接在第二固定支脚(303)的前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在机壳(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波张卫刘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贺力克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