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估测鱼类死亡时间的引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13054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7 05: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检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估测鱼类死亡时间的引物及其应用,该引物序列见 SEQ ID. NO:1~8;其应用方法包括:1)提取鱼类死后不同冷藏时间点的肌肉组织,提取总RNA,合成cDNA;2)以cDNA为模板,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电泳检测PCR扩增情况;3)根据电泳结果,建立鱼类死亡时间与不同引物对扩增结果的对应关系,对待检鱼类进行检测以估测其死亡时间。本发明专利技术以鱼类死亡后RNA耗尽程度与死亡时间呈正相关为理论依据,首次利用死后动物体内的RNA降解动态来衡量其死亡时间。运用此方法可通过单个指标较为稳定地判别鱼类死亡时间。

A primer for estimating the time of fish death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估测鱼类死亡时间的引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品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估测鱼类死亡时间的引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鱼类死亡或新鲜度判别方法是感官方法、微生物学方法、化学方法、物理方法等。这些方法综合使用,可以解决鱼类死亡时间的初步判定。但需要依赖操作人员的经验以及较多的仪器,所以推广起来会有影响。能否找到一个单一指标可以用于指示鱼类死亡时间的方法显得有必要。RNA是在各类细胞中广泛存在的大分子。相比较DNA的双螺旋结构,更容易受到核酸酶水解等因素的作用,而造成核酸链的断裂。本专利技术团队在前期研究中也验证了,动物死亡其细胞内完整的RNA分子因降解断裂而逐步耗尽。RNA耗尽程度理论上与死亡时间呈正相关,可能存在一定的规律。因此,找到动物组织内RNA分子在死后的变化规律成为了利用RNA降解度判别鱼类死后保存时间的核心内容。理论上,死后动物细胞内的RNA降解主要受核酸酶的水平及活性所决定。动物肌肉组织的核酸酶通常以RNaseA为主,所以在外界确定条件下,死后动物肌肉中的RNA降解能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此外,细胞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估测鱼类死亡时间的引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4对扩增鱼类18S rRNA特定区域的引物:/n第一对引物的序列分别入SEQ ID NO.1-2所示:/nSEQ ID NO.1:18S-1700-F:ACTTGGATAACTGTGGCAATTC;/nSEQ ID NO.2:18S-1700-R:ACNGAAACCTTGTTACGA;/n第二对引物的序列分别入SEQ ID NO.3-4所示:/nSEQ ID NO.3:18S-1600-F:CGTTACTTGGATAACTGTGGC;/nSEQ ID NO.4:18S-1600-R:CCGATCCGAGGACCTCACTAA;/n第三对引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估测鱼类死亡时间的引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4对扩增鱼类18SrRNA特定区域的引物:
第一对引物的序列分别入SEQIDNO.1-2所示:
SEQIDNO.1:18S-1700-F:ACTTGGATAACTGTGGCAATTC;
SEQIDNO.2:18S-1700-R:ACNGAAACCTTGTTACGA;
第二对引物的序列分别入SEQIDNO.3-4所示:
SEQIDNO.3:18S-1600-F:CGTTACTTGGATAACTGTGGC;
SEQIDNO.4:18S-1600-R:CCGATCCGAGGACCTCACTAA;
第三对引物的序列分别入SEQIDNO.5-6所示:
SEQIDNO.5:18S-1600-F:GCCGCTTTGGTGACTCTAGAT;
SEQIDNO.6:18S-1600-R:CGCTTACTGGGAATTCCTCGT;
第四对引物的序列分别入SEQIDNO.7-8所示:
SEQIDNO.7:18S-1600-F:AATGTCTGCCCTATCAACTTTC;
SEQIDNO.8:18S-1600-R:ATCGCTCCACCAACTAAGAA。


2.一种利用18SrRNA片段PCR扩增检测估测鱼类死亡时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提取与待检鱼类同类的样本死后不同冷藏时间点的肌肉组织,并进行总RNA共提取,然后进行cDNA合成;
2)以步骤1)合成的cDNA为模板,采用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反应,进行电泳检测每个时间点中对应特定片长18SrRNA的cDNA模板的PCR扩增情况;
3)根据电泳结果,建立鱼类死亡时间与不同引物对扩增结果的对应关系,最后对待检鱼类进行检测以估测其死亡时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不同冷藏时间点的间隔为1天。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震杨阿敏严小军叶浩达李彦彦王亚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海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