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牙鲆抗病育种基因芯片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505506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7:4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牙鲆抗病良种选育的基因芯片,解决鱼类良种培育中缺乏基因芯片的问题,弥补传统育种技术的不足,为鱼类抗病高产优质良种培育提供一种新的分子育种方法,为鱼类养殖业提供抗病优良品种选育的技术手段,实现鱼类育种技术的更新换代,推动鱼类种业快速发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与牙鲆抗病性相关的SNP位点的基因芯片可用于牙鲆抗病个体选育,并且实际的选择准确性与理论值接近,因此可以提高牙鲆抗病良种选择的准确性、缩短育种周期,为牙鲆抗病良种选育提供了基因芯片技术,为鱼类抗病良种选育开辟基因芯片育种新途径。

A resistance breeding gene chip of Paralichthys olivaceus and its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牙鲆抗病育种基因芯片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产遗传育种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牙鲆抗病良种选育的基因芯片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业是我国食品的重要来源,而鱼类养殖业又是水产养殖业的支柱产业,2015年鱼类养殖产量28457万吨,占整个水产养殖产量的57.6%;养殖鱼类已成为我国食物蛋白的重要来源。然而,随着鱼类养殖业的迅速发展,缺乏优良品种、养殖种类种质退化;养殖规模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养殖环境的恶化导致水产养殖病害发生频繁,养殖产品药残突出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鱼类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仅就鱼类而言,由于高密度养殖形成的免疫压抑,导致养殖鱼类的抗病力下降。由于对鱼类的免疫抗病机理及抗病力的分子遗传研究还不够深入,难以从分子水平上提出预防鱼类病害的方案;而且,由于缺乏抗病功能基因和抗病分子标记,也难以进行抗病优良品种的培育,因此目前养殖生产只能依靠抗病力差的野生或人工繁殖多代的苗种,导致流行性病害在鱼类养殖中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鱼类养殖业每年因病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之巨。病害已成为制约我国鱼类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与牙鲆抗病性相关的SNP位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NP位点是序列为SEQ NO:1—SEQ ID NO:48697中任一个序列的第36位碱基。/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与牙鲆抗病性相关的SNP位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SNP位点是序列为SEQNO:1—SEQIDNO:48697中任一个序列的第36位碱基。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牙鲆抗病性相关的SNP位点在制备牙鲆抗病品种选育中的应用。


3.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牙鲆抗病性相关的SNP位点在制备牙鲆抗病良种选育用的检测制品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检测制品为基因芯片。


5.一种用于牙鲆抗病良种选育的基因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因芯片能够检测权利要求1所述的与牙鲆抗病性相关的SNP位点。


6.一种牙鲆抗病个体的筛选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是使用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松林周茜卢昇陈亚东刘洋徐文腾李仰真王磊杨英明王娜李希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