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引物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448998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3 00:55
一种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引物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该引物组包括至少60对引物对,每对引物对由正向引物与反向引物组成,引物对选自SEQ ID NO:1~154所示核苷酸;任选地,该引物组用于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对病原体的特异序列进行多重PCR靶向扩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引物组,能够一次性检测至少20种靶标,特异性较强,成本显著低于基于宏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并且最快24小时得到检测结果,大大缩短了检测周期。

Primer set, kit and detection method for pathogen dete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引物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病原微生物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引物组、试剂盒和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病原微生物在临床上的传统诊断方法主要包括:(1)镜检。凡在形态和染色性上具有特征的致病菌,直接涂片染色后显微镜观察有助于初步诊断。(2)细菌培养。选择适宜的培养基、pH、培养时间、温度等,提供特定细菌生长所需的必要条件。(3)生化试验。细菌生化反应是依据各种细菌具有不同的酶系统,对营养物质的分解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不同,以此来鉴别细菌。(4)血清学鉴定。根据相应抗原与抗体反应的特异性,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抗体的免疫血清,对其分离的待检测菌进行属、种和血清型鉴定。(5)抗原抗体检测。原理是用已知的特异性抗体测未知的细菌抗原成分。(6)分子生物学方法。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微生物学的检测技术从生物学检查进展到分子生物学的鉴定,不同种的病原微生物具有不同的基因序列,故可通过检测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基因序列的存在与否进行检测。常用的方法主要有核酸杂交和聚合配链反应(PCR)等。当前,应用于临床实验室病原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包括至少60对引物对,每对所述引物对由正向引物与反向引物组成,所述引物对选自SEQ ID NO:1~154所示核苷酸;/n任选地,所述引物组用于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对所述病原体的特异序列进行多重PCR靶向扩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检测病原体的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包括至少60对引物对,每对所述引物对由正向引物与反向引物组成,所述引物对选自SEQIDNO:1~154所示核苷酸;
任选地,所述引物组用于在同一反应体系中,对所述病原体的特异序列进行多重PCR靶向扩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物组还包括如SEQIDNO:155~156所示的内参引物。


3.一种用于检测病原体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物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试剂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试剂盒还包括多重PCR靶向扩增试剂组分、末端修复试剂组分、接头连接试剂组分、文库PCR扩增试剂组分、逆转录试剂组分中的一种或多种;
任选地,所述多重PCR靶向扩增试剂组分包括靶向扩增缓冲液和靶向扩增酶,优选地,所述靶向扩增酶是ExTaq聚合酶;
任选地,所述末端修复试剂组分包括末端修复缓冲液和末端修复酶,优选地,所述末端修复酶包括T4DNA聚合酶、T4PNK和rTaq;
任选地,所述接头连接试剂组分包括连接缓冲液、磷酸激酶、连接酶和接头序列;优选地,所述连接缓冲液中含有聚乙二醇;优选地,所述磷酸激酶是T4PNK;优选地,所述连接酶是T4DNA连接酶;优选地,所述接头序列如SEQIDNO:157~158所示;
任选地,所述文库PCR扩增试剂组分包括PCR反应酶-缓冲液混合液和PCR反应引物;优选地,所述PCR反应酶-缓冲液混合液是KAPAHIFI热启动预混液;所述PCR反应引物如SEQIDNO:159~160所示;
任选地,所述逆转录试剂组分包括逆转录酶、RNA酶抑制剂、DTT和dNTP;优选地,所述逆转录酶是SuperScriptⅡ逆转录酶。


5.一种用于扩增病原体的多重PCR反应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体系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引物组、ExTaq聚合酶、dNTP和ExTaq聚合酶的缓冲液;任选地,所述反应体系还包括如SEQIDNO:155~156所示的内参引物。


6.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引物组、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试剂盒、或权利要求5所述的反应体系在检测脑炎和/或脑膜炎病原体中的应用;
任选地,所述病原体选自阴沟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单增生李斯特菌、屎肠球菌、脑膜炎奈瑟球菌、肺炎链球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头葡萄球菌、结核分枝杆菌属、布鲁氏菌属、人单纯疱疹病毒1型、人单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英镇宫艳萍申奥李晴晴袁剑颖吴红龙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大因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