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升机的动力传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直升机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极大的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多个领域。但与固定翼飞机相比,直升机存在飞行速度低、航程短等问题,因此高速飞行已成为未来直升机发展的趋势之一。而传动系统是其中一项核心关键技术,直升机传动系统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单旋翼、纵列旋翼、交叉旋翼、共轴对转双旋翼类型,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共轴对转双旋翼高速直升机,其主减速器的构型方式直接决定了其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直升机的整体飞行性能。自从直升机问世以来,其主减速器的传动类型都在不断改进,在传统的直升机主减速器中,发动机的功率从输入到输出过程都是单路传递,逐级减速,这些传统构型只适合于轻型及小吨位直升机主减速器,一旦传动功率增大,整个减速器体积就得增大,质量也需加重,这样振动噪声也会随之增大,这是设计时所不希望的,因此开发一种自主设计、生产加工,结构 ...
【技术保护点】
1.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圆柱齿轮连接,圆柱齿轮同时与2个非正交面齿轮啮合,实现一级减速、第一次功率分流和两路分流传动;/n每个非正交面齿轮通过双联齿轮轴连接一个直齿圆柱齿轮,每个直齿圆柱齿轮分别与2个圆柱齿轮啮合实现二级减速、第二次功率分流和四路分流传动;/n4个直齿圆柱齿轮分别通过双联齿轮轴与螺旋锥齿轮连接,四个螺旋锥齿轮均采用径向浮动支撑,上端的两个螺旋锥齿轮与第一上锥齿轮连接,下端的两个螺旋锥齿轮与第二下锥齿轮连接,实现三级减速,一次功率并车汇流;/n第一上锥齿轮的中心与第一输出轴连接,第二下锥齿轮 ...
【技术特征摘要】
1.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圆柱齿轮连接,圆柱齿轮同时与2个非正交面齿轮啮合,实现一级减速、第一次功率分流和两路分流传动;
每个非正交面齿轮通过双联齿轮轴连接一个直齿圆柱齿轮,每个直齿圆柱齿轮分别与2个圆柱齿轮啮合实现二级减速、第二次功率分流和四路分流传动;
4个直齿圆柱齿轮分别通过双联齿轮轴与螺旋锥齿轮连接,四个螺旋锥齿轮均采用径向浮动支撑,上端的两个螺旋锥齿轮与第一上锥齿轮连接,下端的两个螺旋锥齿轮与第二下锥齿轮连接,实现三级减速,一次功率并车汇流;
第一上锥齿轮的中心与第一输出轴连接,第二下锥齿轮的中心向下通过传动轴连接行星变速轮系中的太阳轮,所述太阳轮与行星轮外啮合,同时所述行星轮绕着固定内齿圈旋转,将动力传递给固联的行星架,行星架通过花键联接与第二输出轴齿轮传动,第二输出轴穿过第一输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锥齿轮还与第一尾翼传动齿轮啮合,第二下锥齿轮还与第二尾翼传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锥齿轮和第二下锥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皓,王理邦,张建文,张颢秦,赵晓龙,刘锡尧,李博,王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