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653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其可变速、结构紧凑、质量轻、易加工承载能力强、效率高、具有良好机动性等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发动机通过动力输入轴与直齿圆柱小齿轮连接,直齿圆柱小齿轮与两个朝向对称的非正交面齿轮啮合,实现动力分流、一级减速和换向功能;非正交面齿轮通过双联齿轮轴与直齿圆柱齿轮连接,并将动力均匀的传递给四个直齿大圆柱齿轮,实现二次分扭和二级减速;动力通过四根双联齿轮轴由所述四个直齿大圆柱齿轮传递给四个螺旋锥齿轮,并分别与上面齿轮、下面齿轮相啮合,实现三级减速和并车汇流;上锥齿轮与第一输出轴固连,下锥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行星变速轮系达到变速及动力双输出的目的。

Conical planetary compound separation and confluence coaxial twin rotor variable speed transmiss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升机的动力传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直升机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极大的拓展了飞行器的应用范围,可以广泛的应用在运输、巡逻、旅游、救护等多个领域。但与固定翼飞机相比,直升机存在飞行速度低、航程短等问题,因此高速飞行已成为未来直升机发展的趋势之一。而传动系统是其中一项核心关键技术,直升机传动系统按结构形式可分为单旋翼、纵列旋翼、交叉旋翼、共轴对转双旋翼类型,其中较为典型的是共轴对转双旋翼高速直升机,其主减速器的构型方式直接决定了其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直升机的整体飞行性能。自从直升机问世以来,其主减速器的传动类型都在不断改进,在传统的直升机主减速器中,发动机的功率从输入到输出过程都是单路传递,逐级减速,这些传统构型只适合于轻型及小吨位直升机主减速器,一旦传动功率增大,整个减速器体积就得增大,质量也需加重,这样振动噪声也会随之增大,这是设计时所不希望的,因此开发一种自主设计、生产加工,结构简单,维修方便的中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圆柱齿轮连接,圆柱齿轮同时与2个非正交面齿轮啮合,实现一级减速、第一次功率分流和两路分流传动;/n每个非正交面齿轮通过双联齿轮轴连接一个直齿圆柱齿轮,每个直齿圆柱齿轮分别与2个圆柱齿轮啮合实现二级减速、第二次功率分流和四路分流传动;/n4个直齿圆柱齿轮分别通过双联齿轮轴与螺旋锥齿轮连接,四个螺旋锥齿轮均采用径向浮动支撑,上端的两个螺旋锥齿轮与第一上锥齿轮连接,下端的两个螺旋锥齿轮与第二下锥齿轮连接,实现三级减速,一次功率并车汇流;/n第一上锥齿轮的中心与第一输出轴连接,第二下锥齿轮的中心向下通过传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1.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圆柱齿轮连接,圆柱齿轮同时与2个非正交面齿轮啮合,实现一级减速、第一次功率分流和两路分流传动;
每个非正交面齿轮通过双联齿轮轴连接一个直齿圆柱齿轮,每个直齿圆柱齿轮分别与2个圆柱齿轮啮合实现二级减速、第二次功率分流和四路分流传动;
4个直齿圆柱齿轮分别通过双联齿轮轴与螺旋锥齿轮连接,四个螺旋锥齿轮均采用径向浮动支撑,上端的两个螺旋锥齿轮与第一上锥齿轮连接,下端的两个螺旋锥齿轮与第二下锥齿轮连接,实现三级减速,一次功率并车汇流;
第一上锥齿轮的中心与第一输出轴连接,第二下锥齿轮的中心向下通过传动轴连接行星变速轮系中的太阳轮,所述太阳轮与行星轮外啮合,同时所述行星轮绕着固定内齿圈旋转,将动力传递给固联的行星架,行星架通过花键联接与第二输出轴齿轮传动,第二输出轴穿过第一输出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锥齿轮还与第一尾翼传动齿轮啮合,第二下锥齿轮还与第二尾翼传动齿轮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锥齿-行星齿复合分汇流共轴双旋翼变速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锥齿轮和第二下锥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皓王理邦张建文张颢秦赵晓龙刘锡尧李博王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