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次功率分流的锥齿轮共轴对转双旋翼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48652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两次功率分流的锥齿轮共轴对转双旋翼传动装置。其主要应用于直升机的主减速器上,具有结构紧凑、易于加工且传动效率高,轮齿承受的载荷更小、功重比更大、可靠性更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发动机通过动力输入轴与直齿圆柱齿轮相连接,直齿圆柱齿轮同时与两个非正交面齿轮相啮合,实现动力分流,一级减速,降低齿轮副传递的扭矩,完成换向功能;非正交面齿轮通过双联齿轮轴与直齿圆柱齿轮连接,并将动力均匀的传递给四个直齿圆柱齿轮,实现动力二次分流及二级减速;动力通过四根双联齿轮轴由所述四个直齿圆柱齿轮传递给四个螺旋锥齿轮,四个螺旋锥齿轮分别与上锥齿轮、下锥齿轮啮合,实现三级减速,一次功率并车汇流。

Bevel gear coaxial counter rotating twin rotor transmission with two power spli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次功率分流的锥齿轮共轴对转双旋翼传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直升机的动力传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两次功率分流的锥齿轮共轴对转双旋翼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20世纪航空技术极具特色的创造之一,直升机可在野外垂直起降、悬停作业,具有良好的低空机动性能,在军民领域具有其他飞行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传动系统是直升机的三大关键动部件(发动机、传动系统、旋翼系统)之一,其主减速器的构型方式直接决定了其性能的好坏,进而影响直升机的整体飞行性能。直升机中较为典型的是共轴对转双旋翼高速直升机。与单旋翼直升机相比,共轴对转双旋翼直升机旋翼长度及旋转面积减少,旋翼半径约为单旋翼直升机的70%,机身较单旋翼直升机短,纵向尺寸也仅仅为单旋翼直升机的60%左右。同时共轴对转双旋翼直升机结构质量以及载荷均集中在直升机重心位置,因此直升机的俯仰、偏航转动惯量较单旋翼直升机减少。俄罗斯莫夫设计局发展了一系列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在型号研制、理论实验研究方面均走在世界前列,其90年代研制成功的直升机卡-50被西方誉为现代世界最先进的武装攻击直升机。美国研制的SB-1def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两次功率分流的锥齿轮共轴对转双旋翼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第一直齿圆柱齿轮连接,第一直齿圆柱齿轮同时与2个非正交面齿轮啮合,实现一级减速、第一次功率分流和两路分流传动;/n每个非正交面齿轮通过双联齿轮轴连接一个直齿圆柱齿轮,每个直齿圆柱齿轮分别与2个圆柱齿轮啮合实现二级减速、第二次功率分流和四路分流传动,4个直齿圆柱齿轮分别通过双联齿轮轴与螺旋锥齿轮连接,四个螺旋锥齿轮均采用径向浮动支撑,上端的两个螺旋锥齿轮与第一上锥齿轮连接,下端的两个螺旋锥齿轮与第二下锥齿轮连接,实现三级减速,一次功率并车汇流;第一上锥齿轮的中心与第一输出轴连接,第二下锥齿轮的中心与第二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两次功率分流的锥齿轮共轴对转双旋翼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轴,所述动力输入轴与第一直齿圆柱齿轮连接,第一直齿圆柱齿轮同时与2个非正交面齿轮啮合,实现一级减速、第一次功率分流和两路分流传动;
每个非正交面齿轮通过双联齿轮轴连接一个直齿圆柱齿轮,每个直齿圆柱齿轮分别与2个圆柱齿轮啮合实现二级减速、第二次功率分流和四路分流传动,4个直齿圆柱齿轮分别通过双联齿轮轴与螺旋锥齿轮连接,四个螺旋锥齿轮均采用径向浮动支撑,上端的两个螺旋锥齿轮与第一上锥齿轮连接,下端的两个螺旋锥齿轮与第二下锥齿轮连接,实现三级减速,一次功率并车汇流;第一上锥齿轮的中心与第一输出轴连接,第二下锥齿轮的中心与第二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输出轴为空心轴,第二输出轴从所述第一输出轴中心穿过,两个输出轴共轴旋转、转速相等且转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次功率分流的锥齿轮共轴对转双旋翼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上锥齿轮还与第一尾翼传动齿轮连接,第二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皓王理邦张建文张颢秦赵晓龙刘锡尧李博王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