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悬挂式轨道车辆自主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主转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悬挂式轨道车辆自主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交通犹如城市的血液循环系统,是城市正常运作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对城市交通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我国参考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输系统。目前的城市轨道交通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跨座式与悬挂式。悬挂式车辆是指车体悬挂在轨道下方运行的车辆,跨座式车辆是指车体骑跨在轨道上方运行的车辆。两种车辆都是空中轨道车辆,其中悬挂式轨道交通系统以其建设成本低、爬坡能力强、对地形的适应能力强等优点备受瞩目。但是目前现有的悬挂式轨道车辆的转向大部分采用道岔切换转向,影响了其通行效率,且因为机械结构的复杂使其出现故障的概率增加,是运力进一步提升的主要障碍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实现轨道车辆的自主转向,提供了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悬挂式轨道车辆自主转向装置。该装置中,电机通过锥齿轮机构带动转向臂与直行臂,使转向臂与轨道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悬挂式轨道车辆自主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转向机构锥齿轮一(2)、右转向臂(3)、转向机构锥齿轮二(4)、转向机构锥齿轮三(5)、左转向臂(6)、转向机构锥齿轮四(7)、直行机构锥齿轮一(8)、直行机构锥齿轮二(9)和直行臂(10);/n悬挂式轨道车辆自主转向装置包括动力输入部分、转向机构部分和直行机构部分三个部分;动力输入部分中,电机(1)通过联轴器与轴将动力输入转向机构锥齿轮一(2)实现锥齿轮机构的运动;转向机构部分中,通过转向机构锥齿轮一(2)、转向机构锥齿轮二(4)、转向机构锥齿轮三(5)的运动,使电机(1)的动力带动左转向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悬挂式轨道车辆自主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1)、转向机构锥齿轮一(2)、右转向臂(3)、转向机构锥齿轮二(4)、转向机构锥齿轮三(5)、左转向臂(6)、转向机构锥齿轮四(7)、直行机构锥齿轮一(8)、直行机构锥齿轮二(9)和直行臂(10);
悬挂式轨道车辆自主转向装置包括动力输入部分、转向机构部分和直行机构部分三个部分;动力输入部分中,电机(1)通过联轴器与轴将动力输入转向机构锥齿轮一(2)实现锥齿轮机构的运动;转向机构部分中,通过转向机构锥齿轮一(2)、转向机构锥齿轮二(4)、转向机构锥齿轮三(5)的运动,使电机(1)的动力带动左转向臂(6)与右转向臂(3)进行作动;直行机构部分中,转向机构锥齿轮四(7)通过联轴器将运动输入到直行机构锥齿轮一(8),带动直行机构锥齿轮二(9)旋转,从而进一步带动直行臂(10)进行作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悬挂式轨道车辆自主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自主转向装置执行机构有两个状态,状态I直行状态时,左转向臂(6)与右转向臂(3)放平,直行臂(10)垂直于两个转向臂,竖直指向上方,此时轨道车直行,直行臂(10)与直行轨(14)配合,辅助轨道车的直行运动,使轨道车能够平稳地直行;
状态II时,左转向臂(6)与右转向臂(3)竖直指向上方,直行臂8放平,垂直于两个转向臂,此时轨道车处于转向状态;左转向时左转向臂(6)与左转向轨(13)配合;右转向时右转向臂(3)与右转向轨(15)配合;变轨时,左转向臂(6)先与变换车道工况左转向轨(17)配合,然后右转向臂(3)与变换车道工况右转向轨(16)配合,使轨道车顺利完成转向或变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悬挂式轨道车辆自主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轨道车左转向时,左转向臂(6)与右转向臂(3)升起,直行臂(10)放下,左转向臂(6)与左转向轨(13)配合完成转向动作;轨道车右转时,左转向臂(6)与右转向臂(3)升起,直行臂(10)放下,右转向臂(3)与右转向轨(15)配合完成转向动作;轨道车直行时,左转向臂(6)与右转向臂(3)放下,直行臂(10)升起,直行臂(10)与直行轨(14)配合辅助轨道车辆直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的悬挂式轨道车辆自主转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变换车道工况需要轨道车短时间内完成左转与右转;通过变换车道工况时,左转向臂(6)与右转向臂(3)升起,直行臂(10)放下,左转向臂(6)先与变换车道工况左转向轨(17)配合实现向左侧运动,然后右转向臂(3)与变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会军,刘冰,林家春,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