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工位连续冲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83701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连续冲压模具,用于生产汽车背门支架,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升降机构和输料机构,下模座上方设有下模组,上模座下方设有与该下模组对应的上模组,上模组和下模组之间依次设置第一切边工位、第二切边工位、第三切边工位、第四切边工位、第一成型工位、第二成型工位、第一整形工位、第五切边工位、第六切边工位、第一侧切边工位、第二侧切边工位、第一空站工位和分离工位、且各工位均沿着其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升降机构设置在下模座上,输料机构设置在下模座和上模座的上游;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连续模的生产方式,连续模中每个工位的模具作对称设计,在一次完整的行程中能生产两个对称的零件,生产效率高,投入成本低。

A multi position continuous stamping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工位连续冲压模具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汽车背门支架的多工位连续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冲压模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日常用品都是用冲压模具制造出来的,例如汽车的很多零部件,但是通过采用单工序模冲压的方式生产零部件效率较低,特别是对于具有对称性的零部件,需要开两副模具、设置两条生产线才能满足要求,投入成本高。因此需要使用连续模的生产方式,连续模的生产方式可以在模具一次冲压行程过程中能同时在多个不同的工位上完成多道不同的冲压工序,需要将此连续模每个工位的模具设计成对称的,才能满足一次性生产两个具有对称性的零部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工位连续冲压模具,用于生产汽车背门支架,采用连续模的生产方式,连续模中每个工位的模具作对称设计,在一次完整的行程中能生产两个对称的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投入成本低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工位连续冲压模具,用于生产汽车背门支架,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升降机构和输料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工位连续冲压模具,用于生产汽车背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升降机构和输料机构;/n所述下模座上方设有下模组,所述上模座下方设有与该下模组对应的上模组,所述上模组和下模组之间依次设置第一切边工位、第二切边工位、第三切边工位、第四切边工位、第一成型工位、第二成型工位、第一整形工位、第五切边工位、第六切边工位、第一侧切边工位、第二侧切边工位、第一空站工位和分离工位、且各工位均沿着其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n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下模座上、并用于将冲压件整体升高或降低,所述输料机构设置在下模座和上模座的上游、并用于将冲压件整体水平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工位连续冲压模具,用于生产汽车背门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模座、上模座、升降机构和输料机构;
所述下模座上方设有下模组,所述上模座下方设有与该下模组对应的上模组,所述上模组和下模组之间依次设置第一切边工位、第二切边工位、第三切边工位、第四切边工位、第一成型工位、第二成型工位、第一整形工位、第五切边工位、第六切边工位、第一侧切边工位、第二侧切边工位、第一空站工位和分离工位、且各工位均沿着其中心线呈左右对称分布;
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下模座上、并用于将冲压件整体升高或降低,所述输料机构设置在下模座和上模座的上游、并用于将冲压件整体水平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座还包括模具垫脚,所述模具垫脚设置在下模座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工位连续冲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浮升板、至少一根浮升导向柱和至少一根浮升弹簧,所述浮升导向柱一端固定在下模座上、另一端与该浮升板中的浮升限位孔间隙配合,所述浮升弹簧一一对应地套设在该浮升导向柱上、并一端连接下模座、另一端连接浮升板,所述浮升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志寻璋刘安炎李琼芬袁建华余春兰付鹏杨将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玛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