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轴冲压折弯模具的使用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轴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轴冲压折弯模具的使用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在传统的钢轴加工折弯的过程中常常使用机械臂夹紧圆轴,再通过机械臂在两个转轮上对钢轴进行折弯加工,得到任意形状的钢轴,而通过机械臂对钢轴进行加工,只能加工直径较小的钢轴。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810953996.6;公开了一种具有回弹补偿功能的折弯模具的工作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能够防止工件折弯处过度补偿,同时能够根据工件的材质调节补偿折弯角度,使得其适用范围更广。我国专利申请号:CN201910286737.7;公开了板件的折弯模具及折弯工艺,解决了接骨板不方便弯曲的难题。该两个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缺点:1、该两个专利技术虽然解决了板类的折弯处过度补偿和不方便弯曲的难题,但对钢轴进行折弯时,由于钢轴的形状不便于夹紧和压弯,使得设备难以对钢轴进行加工。2、该两个专利技术只能对工件进行一次折弯,且折弯形状单一,难以折弯成复杂的形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轴冲压折弯模具的使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nS1:钢轴的第一次推动:/n当需要对钢轴进行折弯时,首先通过工人将钢轴的顶部依次穿过推进机构(9)、卡紧机构(8)和旋转机构(7),并通过卡紧机构(8)将钢轴进行夹紧在第一弧板(8b2)和第二弧板(8h)之间,在启动电动推杆(9a2)后,进而使得电动推杆(9a2)向前推动带动齿条(9a1),进而使得齿条(9a1)均与上的第一传动箱(8a)上的第二齿轮(8a3)和第二传动箱(9b)上的第二齿轮(8a3)啮合,使得第二齿轮板(9h)缓慢向上运动,使得第三弧板(9f)将钢轴进行夹紧,再钢轴被推进机构(9)刚开始运动的同时,驱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轴冲压折弯模具的使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S1:钢轴的第一次推动:
当需要对钢轴进行折弯时,首先通过工人将钢轴的顶部依次穿过推进机构(9)、卡紧机构(8)和旋转机构(7),并通过卡紧机构(8)将钢轴进行夹紧在第一弧板(8b2)和第二弧板(8h)之间,在启动电动推杆(9a2)后,进而使得电动推杆(9a2)向前推动带动齿条(9a1),进而使得齿条(9a1)均与上的第一传动箱(8a)上的第二齿轮(8a3)和第二传动箱(9b)上的第二齿轮(8a3)啮合,使得第二齿轮板(9h)缓慢向上运动,使得第三弧板(9f)将钢轴进行夹紧,再钢轴被推进机构(9)刚开始运动的同时,驱动组件(9a)将带动第一传动箱(8a)上的第二齿轮(8a3)进行啮合运动,进而带动第二齿轮(8a3)进行顺时针转动,再通过连接轴(8a4)将第二齿轮(8a3)和第一齿轮(8a2)连接起来,进而带动第一齿轮(8a2)进行转动,再通过第一齿轮(8a2)与第一齿轮板(8i)啮合,进而带动第一齿轮板(8i)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二弧板(8h)和第一弧板(8b2)之间分离,使得卡紧机构(8)不在对钢轴进行夹紧,再通过电动推杆(9a2)的继续工作,第二齿轮板(9h)的底部与第二传动箱(9b)的底部接触时,第二传动箱(9b)内的齿轮还在与第二齿轮板(9h)啮合,发生卡齿的显现出现,进而转化为电动推杆(9a2)推动第二传动箱(9b)运动,进而使得电动推杆(9a2)带动钢轴向前推进实现设定好的距离;
S2:钢轴的第一次压弯;
当推进机构(9)运动到该位置后,将把信号传送给控制器,控制器将控制冲压机进行下压,当上模座(1)下压时,进而使得上模座(1)带动第一压轮(5j)和上模座(5b)进行下压,第二折弯内模(6)并未压到钢轴,在下压的过程中,首先通过压紧块(5c)将钢轴压紧在压紧孔(5c1)和压弯孔(5a1)之间,再通过上模座(5b)的不断下压,第一弹簧(5h)进行压缩,进而增加压紧块(5c)对钢轴的压力,且在下压的过程中,第一压轮(5j)将于钢轴接触,进而对钢轴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将钢轴第一次压弯;
S3:钢轴的第二次推动;
当压弯过后,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器推进机构(9)上的电动推杆(9a2)进行工作,进而将钢轴向前推进,再通过控制器将控制推进机构(9)向后退到一定的距离,进而使得推进机构(9)钢轴松开,且这个距离内卡紧机构(8)没有将钢轴夹紧,再通过控制器控制压紧气缸(7k)启动,使得压紧气缸(7k)的输出端带动卡块(7f)进工作,进而对穿过套管(7h)的钢轴进夹紧,再通过启动伺服电机(7c),进而使得伺服电机(7c)带动小齿轮(7b)进旋转,再通过小齿轮(7b)和大齿轮(7a)之间相互啮合,进而使得小齿轮(7b)带动大齿轮(7a)进行旋转,从而带动被压紧气缸(7k)夹紧的钢轴进行旋转,再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推杆(9a2)进行工作,将旋转后的夹紧推动,进而避开第二折弯内模(6)上的折弯支撑座(6a),再通过启动旋转机构(7),进而将钢轴进行旋转夹紧;
S4:钢轴的第二次压弯;
再通过控制器启动冲压机,通过上模座(1)带动第一折弯内模(5)和下压推板(6e)进行下压,进而使得下压推板(6e)的底部与梯形滑座(6d)的斜面接触,进而随着下压推板(6e)向下推动的过程中,进而使得下压推板(6e)推动梯形滑座(6d)朝着导滑板(6i)移动,使得抵触弹簧(6g)进行压缩,进而使得安装在梯形滑座(6d)顶部的第二折弯轮(6b)对钢轴进行折弯,进而第二折弯内模(6)和第一折弯内模(5)对钢轴进行第二次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轴冲压折弯模具的使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弯模具本体和安装在折弯模具本体旁边的进料机构,折弯模具本体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第一折弯内模(5)、第二折弯内模(6)、四个导柱(3)和导套(4),下模座(2)放置在冲压机内侧底部,上模座(1)位于下模座(2)的顶部,四个导套(4)均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的四侧,四个导柱(3)均分别于四个导套(4)共轴线设置,且四个导柱(3)均固定安装在下模座(2)的四侧,第一折弯内模(5)和第二折弯内模(6)位于上模座(1)和下模座(2)之间,且第一折弯内模(5)位于第二折弯内模(6)靠近进料机构的一侧,进料机构包括旋转机构(7)、卡紧机构(8)、推进机构(9)和支撑台,旋转机构(7)、卡紧机构(8)和推进机构(9)均固定安装在支撑台上,且旋转机构(7)、卡紧机构(8)和推进机构(9)沿着支撑台的长度方向依次分布,旋转机构(7)位于卡紧机构(8)靠近第一折弯内模(5)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轴冲压折弯模具的使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折弯内模(5)包括下挡座(5a)、上模座(5b)、压紧块(5c)、折弯轮、两个第一导柱(5i)和第一弹簧(5h),下挡座(5a)固定安装在下模座(2)的顶部,下挡座(5a)上开设有用于卡紧钢轴的压弯孔(5a1),上模座(5b)位于下挡座(5a)的正上方,且压紧孔(5c1)与上模座(1)固定连接压紧块(5c)位于上模座(5b)的正下方,两个第一导柱(5i)固定安装在压紧块(5c)的顶部,上模座(5b)的两侧开设有两个条形避让缺口,两个第一导柱(5i)的顶部穿过上模座(5b)的底部且位于条形避让缺口内,且两个第一导柱(5i)通过两个限位环与上模座(5b)滑动连接,两个限位环固定安装与第一导柱(5i)的外缘顶部,两个第一弹簧(5h)分别套设在两个第一导柱(5i)上,且两个第一导柱(5i)的两端分别于压紧块(5c)和上模座(5b)抵触,压紧块(5c)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压紧钢轴的压紧孔(5c1),压紧孔(5c1)和压弯孔(5a1)共轴线设置,且压紧孔(5c1)与压弯孔(5a1)的直径与钢轴直径相等,折弯轮位于下挡座(5a)靠近第二折弯内模(6)的一侧,折弯轮包括第一压轮(5j)、第一转轴(5e)、两个第一挡环(5f)和侧支撑板(5d),两个侧支撑板(5d)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的底部,且两个侧支撑板(5d)呈相互对称设置,第一压轮(5j)位于两个侧支撑板(5d)之间,第一转轴(5e)位于第一压轮(5j)内,且第一转轴(5e)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侧支撑板(5d),两个侧支撑板(5d)与第一转轴(5e)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挡环(5f)分别位于第一压轮(5j)的两侧,且每个第一挡环(5f)的两侧均与第一压轮(5j)和侧支撑板(5d)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轴冲压折弯模具的使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折弯内模(6)包括折弯支撑座(6a)、第二折弯轮(6b)、梯形滑座(6d)、下压推板(6e)、抵触弹簧(6g)、导滑板(6i)、第二导柱(6k)、两个第二挡环(6c)和导向条(6h),下压推板(6e)固定安装在上模座(1)的顶部,梯形滑座(6d)位于下压推板(6e)的正下方,两个导向条(6h)位于梯形滑座(6d)两侧,且两个导向条(6h)的内侧与梯形滑座(6d)的两侧贴合,两个导向条(6h)的长度方向垂直于钢轴的输送方向,第二导柱(6k)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梯形滑座(6d)上,导滑板(6i)固定安装在下模座(2)的顶部,第二导柱(6k)的另一端穿过导滑板(6i),导滑板(6i)上开设有供第二导柱(6k)滑动的导孔,抵触弹簧(6g)套设在第二导柱(6k)上,且抵触弹簧(6g)的两端分别于导向条(6h)和第二导柱(6k)抵触,第二转轴(6f)呈竖直安装在梯形滑座(6d)的顶部,第二折弯轮(6b)套设在第二转轴(6f)上,且两个第二挡环(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