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包括底板,底板的上端固定有立柱,立柱的上端转动支撑有第一定线轮和第二定线轮,横梁的下方设有摆臂,摆臂一端转动支撑有活动定线轮,摆臂的中部开设有条形限位孔,立柱的侧端固定有定位轴,条形限位孔通过螺栓固定有悬挂板,悬挂板的下端连接有带托板的拉杆,拉杆的外侧套设有若干配重块,底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耳座,摆臂下侧固定有第二耳座,第一、第二耳座之间连接有单杆阻尼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摆臂能够利用配重块的数量、悬挂板在条形限位孔中的位置来共同调节配重,进而很好地实现对线缆张力的调节;摆臂能够利用单杆阻尼器提供柔性支撑,使其能够随电线拉扯作用而自适应摆动。
A swing arm tension frame with single rod damp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
本技术涉及张力架
,尤其涉及一种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
技术介绍
电线用于电力传输,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中。电线加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张线架来传输电线。现有技术张线架结构简单,仅由支杆和转动安装在支杆上的张线轮构成,在传输电线时存在电线张紧度不够的问题,易导致不同股的电线松弛而彼此纠缠的问题。为此,公开号为CN204999413U的专利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电线张线架,包括支杆,上张线杆通过中间位置转动安装在支杆顶端,下张线杆通过中间位置转动安装在支杆中间,上、下张线杆右端分别转动安装有张线轮,上、下张线杆左侧彼此相对的杆面上分别设置有滑槽,上、下张线杆之间的支杆上水平安装有气缸,气缸活塞杆杆端连接有推杆,推杆上、下端分别转动安装有在对应滑槽中滚动的滑轮,上、下张线杆左端分别水平连接有连接台,且上、下张线杆的连接台之间连接有弧形的弹簧。但是这种电线张线架存在不足之处,其两根张线杆即摆臂不能随电线拉扯作用而自适应摆动,易导致摆臂与推杆连接处发生断裂,同时也不能很好地调节线缆的张力,需要进行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一侧转动支撑有第一定线轮,另一侧通过横梁转动支撑有第二定线轮,所述横梁的下方设有摆臂,所述摆臂位于靠近第二定位轮的一端转动支撑有活动定线轮,所述摆臂的中部开设有条形限位孔,所述立柱的侧端固定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从条形限位孔中穿过,且定位轴的外端固定有防止其脱离的端头,所述条形限位孔位于定位轴远离活动定线轮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悬挂板,所述悬挂板的下端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有托板,所述拉杆的外侧套设有若干配重块,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耳座,所述摆臂位于活动定线轮、条形限位孔之间部分的下侧固定有第二耳座,所述第一耳座、第二耳座之间连接有单杆阻尼器。进一步地,上述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中,所述第一定线轮、第二定线轮、活动定线轮各自轮体的外周开设有环形槽。进一步地,上述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中,所述第二定线轮、活动定线轮的轮体外径相等,所述第一定线轮的轮体外径为第二定线轮轮体外径的1/3-1/2。进一步地,上述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中,所述定位轴的轴体外径等于条形限位孔的宽度。进一步地,上述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中,所述配重块的块体中部设有圆孔,且圆孔与外边沿之间连接有角形槽,所述角形槽的外径等于拉杆的杆体外径。进一步地,上述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中,所述单杆阻尼器为内置剪切增稠液的单出杆阻尼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摆臂能够利用配重块的数量、悬挂板在条形限位孔中的位置来共同调节配重,进而很好地实现对线缆张力的调节;另一方面摆臂能够利用单杆阻尼器提供柔性支撑,使其能够随电线拉扯作用而自适应摆动,避免瞬时作用力导致断裂,又能提高摆臂的支撑稳定性。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悬挂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底板,2-立柱,3-第一定线轮,4-横梁,5-第二定线轮,6-摆臂,7-活动定线轮,8-条形限位孔,9-定位轴,10-螺栓,11-悬挂板,12-拉杆,13-配重块,131-圆孔,132-角形槽,14-第一耳座,15-第二耳座,16-单杆阻尼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固定有立柱2,立柱2的上端一侧转动支撑有第一定线轮3,另一侧通过横梁4转动支撑有第二定线轮5。横梁4的下方设有摆臂6,摆臂6位于靠近第二定位轮5的一端转动支撑有活动定线轮7,摆臂6的中部开设有条形限位孔8。立柱2的侧端固定有定位轴9,定位轴9从条形限位孔8中穿过,且定位轴9的外端固定有防止其脱离的端头。条形限位孔8位于定位轴9远离活动定线轮7的一侧通过螺栓10固定有悬挂板11,悬挂板11的下端连接有拉杆12,拉杆12的底端固定有托板,拉杆12的外侧套设有若干配重块13。底板1的上端固定有第一耳座14,摆臂6位于活动定线轮7、条形限位孔8之间部分的下侧固定有第二耳座15,第一耳座14、第二耳座15之间连接有单杆阻尼器16。本实施例中,第一定线轮3、第二定线轮4、活动定线轮7各自轮体的外周开设有环形槽。第二定线轮4、活动定线轮7的轮体外径相等,第一定线轮3的轮体外径为第二定线轮4轮体外径的1/3-1/2。悬挂板11为U形板,拉杆12的上部设有T形头。本实施例中,定位轴9的轴体外径等于条形限位孔的宽度。本实施例中,配重块13的块体中部设有圆孔131,且圆孔131与外边沿之间连接有角形槽132,角形槽132的外径等于拉杆12的杆体外径。本实施例中,单杆阻尼器16为内置剪切增稠液的单出杆阻尼器,剪切增稠液体是非牛顿型流体,具有可逆性和增稠性,常态下呈现浓缩胶质悬浮分散液状态,快速冲击作用下,体系粘度急剧上升,由液态转变为类固态;冲击消失后则迅速恢复自由流动状。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施例结构设计合理,一方面摆臂6能够利用配重块的数量、悬挂板11在条形限位孔6中的位置来共同调节配重,进而很好地实现对线缆张力的调节;另一方面摆臂6能够利用单杆阻尼器16提供柔性支撑,使其能够随电线拉扯作用而自适应摆动,避免瞬时作用力导致断裂,又能提高摆臂6的支撑稳定性。以上公开的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只是利于帮助阐述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
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一侧转动支撑有第一定线轮,另一侧通过横梁转动支撑有第二定线轮,所述横梁的下方设有摆臂,所述摆臂位于靠近第二定位轮的一端转动支撑有活动定线轮,所述摆臂的中部开设有条形限位孔,所述立柱的侧端固定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从条形限位孔中穿过,且定位轴的外端固定有防止其脱离的端头,所述条形限位孔位于定位轴远离活动定线轮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悬挂板,所述悬挂板的下端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有托板,所述拉杆的外侧套设有若干配重块,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耳座,所述摆臂位于活动定线轮、条形限位孔之间部分的下侧固定有第二耳座,所述第一耳座、第二耳座之间连接有单杆阻尼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张力架,包括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上端一侧转动支撑有第一定线轮,另一侧通过横梁转动支撑有第二定线轮,所述横梁的下方设有摆臂,所述摆臂位于靠近第二定位轮的一端转动支撑有活动定线轮,所述摆臂的中部开设有条形限位孔,所述立柱的侧端固定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从条形限位孔中穿过,且定位轴的外端固定有防止其脱离的端头,所述条形限位孔位于定位轴远离活动定线轮的一侧通过螺栓固定有悬挂板,所述悬挂板的下端连接有拉杆,所述拉杆的底端固定有托板,所述拉杆的外侧套设有若干配重块,所述底板的上端固定有第一耳座,所述摆臂位于活动定线轮、条形限位孔之间部分的下侧固定有第二耳座,所述第一耳座、第二耳座之间连接有单杆阻尼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单杆阻尼器的摆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光利,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安诚线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