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在使用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时,通过气缸可以收缩伸缩杆,将伸缩收缩至收缩箱内,减小伸缩杆对平台飞行时的影响,保证平台的稳定,同时在平台降落时,展开伸缩杆使底板首先落地,从而通过缓冲弹簧对降落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有效降低震动对内部元器件的影响;包括顶板、两组左动力装置、两组左动力轴、两组左扇叶、两组右动力装置、两组右动力轴、两组右扇叶、安装箱、竖隔板、横隔板、安装板、多组功能组件和蓄电池,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还包括四组收缩箱、四组气缸、四组伸缩杆、四组缓冲弹簧、四组限位杆、四组限位管、四组底板和四组内置弹簧。
A disk UAV flight platfo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可以进行空中摄影、资源调查、巡逻、递送救灾物资等项目,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需求越来越高,随着飞机姿态控制系统和航天技术的普及化,各种大小的无人驾驶飞机逐渐进入民用市场。无人机飞行平台是一种用于社会生活中,用于空中摄影、勘测、运输等方面的辅助装置,其在无人机
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无人机飞行平台在降落时会产生较大的冲击力,导致飞行平台收到较大的震动影响,严重时会影响内部元器件的运行,导致使用寿命缩短,且在飞行平台进行空中作业时,外设的支撑杆会影响平台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在降落时能够进行有效缓冲,降低降落时产生的震动对装置的影响,支撑杆能够伸缩收回的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本技术的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包括顶板、两组左动力装置、两组左动力轴、两组左扇叶、两组右动力装置、两组右动力轴、两组右扇叶、安装箱、竖隔板、横隔板、安装板、多组功能组件和蓄电池,两组左动力装置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的顶端左前侧和左后侧,两组左动力轴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左动力装置的顶端,两组左扇叶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左动力轴的顶端,两组右动力装置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的顶端右前侧和右后侧,两组右动力轴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右动力装置的顶端,两组右扇叶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右动力轴的顶端,安装箱固定设置于顶板的底端,安装箱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竖隔板固定设置于安装腔的右端,横隔板固定设置于安装腔的中部,横隔板的左端与竖隔板的右端固定连接,安装板设置于横隔板的顶端,多组功能组件均固定设置于安装板的顶端,蓄电池固定安装于安装腔的右端下侧;还包括四组收缩箱、四组气缸、四组伸缩杆、四组缓冲弹簧、四组限位杆、四组限位管、四组底板和四组内置弹簧,四组收缩箱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四组收缩箱的内部均设置有收缩腔,四组气缸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收缩腔的顶端,四组伸缩杆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气缸的底端,四组收缩箱的底端均设置有下开口并与收缩腔相通,四组伸缩杆的底端分别自四组收缩腔的内部穿过四组下开口并与四组缓冲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四组限位管的顶端分别与四组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四组限位管分别位于四组缓冲弹簧的内侧,四组底板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缓冲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四组限位杆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底板的顶板,四组限位杆的顶端分别自四组纤维管的底端插入四组限位管的底端内部,四组内置弹簧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限位杆的顶端并位于四组限位管的内部。本技术的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还包括四组导向管,四组导向管的顶端分别与四组下开口的底端固定连接,四组伸缩杆的底端分别自四组导向管的顶端穿过四组导向管至四组导向管的下方。本技术的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还包括两组左防水罩和两组右防水罩,两组左防水罩罩设于两组左动力装置的外端,两组左动力轴的顶端分别自两组左防水罩的底端向上穿过两组左防水罩,两组右防水罩罩设于两组右动力装置的外端,两组右动力轴的顶端分别自两组右防水罩的底端向上穿过两组右防水罩。本技术的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还包括四组滚轮,四组滚轮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底板的底端。本技术的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还包括遮雨挡板,遮雨挡板固定设置于顶端的外端。本技术的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还包括固定挡板,固定挡板固定设置于安装腔的底端,固定挡板形成固定槽,蓄电池卡装于固定凹槽内。本技术的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还包括弹性垫,弹性垫固定设置于固定凹槽的底端。本技术的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还包括两组左密封圈和两组右密封圈,两组左密封圈固定圈套设置于两组左动力轴的中部并与两组左防水罩的顶端接触,两组右密封圈固定圈套设置于两组右动力轴的中部并与两组右防水罩的顶端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时,通过气缸可以收缩伸缩杆,将伸缩收缩至收缩箱内,减小伸缩杆对平台飞行时的影响,保证平台的稳定,同时在平台降落时,展开伸缩杆使底板首先落地,从而通过缓冲弹簧对降落产生的震动进行缓冲,有效降低震动对内部元器件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图1中标记A的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顶板;2、左动力装置;3、左动力轴;4、左扇叶;5、右动力装置;6、右动力轴;7、右扇叶;8、安装箱;9、竖隔板;10、横隔板;11、安装板;12、功能组件;13、蓄电池;14、收缩箱;15、气缸;16、伸缩杆;17、缓冲弹簧;18、限位杆;19、限位管;20、底板;21、内置弹簧;22、导向管;23、左防水罩;24、右防水罩;25、滚轮;26、遮雨挡板;27、固定挡板;28、弹性垫;29、左密封圈;30、右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包括顶板1、两组左动力装置2、两组左动力轴3、两组左扇叶4、两组右动力装置5、两组右动力轴6、两组右扇叶7、安装箱8、竖隔板9、横隔板10、安装板11、多组功能组件12和蓄电池13,两组左动力装置2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顶端左前侧和左后侧,两组左动力轴3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左动力装置2的顶端,两组左扇叶4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左动力轴3的顶端,两组右动力装置5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顶端右前侧和右后侧,两组右动力轴6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右动力装置5的顶端,两组右扇叶7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右动力轴6的顶端,安装箱8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底端,安装箱8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竖隔板9固定设置于安装腔的右端,横隔板10固定设置于安装腔的中部,横隔板10的左端与竖隔板9的右端固定连接,安装板11设置于横隔板10的顶端,多组功能组件12均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1的顶端,蓄电池13固定安装于安装腔的右端下侧;还包括四组收缩箱14、四组气缸15、四组伸缩杆16、四组缓冲弹簧17、四组限位杆18、四组限位管19、四组底板20和四组内置弹簧21,四组收缩箱14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四组收缩箱14的内部均设置有收缩腔,四组气缸15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收缩腔的顶端,四组伸缩杆16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气缸15的底端,四组收缩箱14的底端均设置有下开口并与收缩腔相通,四组伸缩杆16的底端分别自四组收缩腔的内部穿过四组下开口并与四组缓冲弹簧17的顶端固定连接,四组限位管19的顶端分别与四组伸缩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四组限位管19分别位于四组缓冲弹簧17的内侧,四组底板20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缓冲弹簧17的底端固定连接,四组限位杆18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底板20的顶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包括顶板(1)、两组左动力装置(2)、两组左动力轴(3)、两组左扇叶(4)、两组右动力装置(5)、两组右动力轴(6)、两组右扇叶(7)、安装箱(8)、竖隔板(9)、横隔板(10)、安装板(11)、多组功能组件(12)和蓄电池(13),两组左动力装置(2)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顶端左前侧和左后侧,两组左动力轴(3)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左动力装置(2)的顶端,两组左扇叶(4)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左动力轴(3)的顶端,两组右动力装置(5)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顶端右前侧和右后侧,两组右动力轴(6)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右动力装置(5)的顶端,两组右扇叶(7)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右动力轴(6)的顶端,安装箱(8)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底端,安装箱(8)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竖隔板(9)固定设置于安装腔的右端,横隔板(10)固定设置于安装腔的中部,横隔板(10)的左端与竖隔板(9)的右端固定连接,安装板(11)设置于横隔板(10)的顶端,多组功能组件(12)均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1)的顶端,蓄电池(13)固定安装于安装腔的右端下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收缩箱(14)、四组气缸(15)、四组伸缩杆(16)、四组缓冲弹簧(17)、四组限位杆(18)、四组限位管(19)、四组底板(20)和四组内置弹簧(21),所述四组收缩箱(14)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所述四组收缩箱(14)的内部均设置有收缩腔,所述四组气缸(15)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收缩腔的顶端,所述四组伸缩杆(16)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气缸(15)的底端,所述四组收缩箱(14)的底端均设置有下开口并与收缩腔相通,所述四组伸缩杆(16)的底端分别自四组收缩腔的内部穿过四组下开口并与四组缓冲弹簧(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四组限位管(19)的顶端分别与四组伸缩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四组限位管(19)分别位于四组缓冲弹簧(17)的内侧,所述四组底板(20)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缓冲弹簧(1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四组限位杆(18)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底板(20)的顶板(1),所述四组限位杆(18)的顶端分别自四组纤维管的底端插入四组限位管(19)的底端内部,所述四组内置弹簧(21)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限位杆(18)的顶端并位于四组限位管(19)的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盘式无人机飞行平台,包括顶板(1)、两组左动力装置(2)、两组左动力轴(3)、两组左扇叶(4)、两组右动力装置(5)、两组右动力轴(6)、两组右扇叶(7)、安装箱(8)、竖隔板(9)、横隔板(10)、安装板(11)、多组功能组件(12)和蓄电池(13),两组左动力装置(2)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顶端左前侧和左后侧,两组左动力轴(3)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左动力装置(2)的顶端,两组左扇叶(4)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左动力轴(3)的顶端,两组右动力装置(5)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顶端右前侧和右后侧,两组右动力轴(6)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右动力装置(5)的顶端,两组右扇叶(7)分别固定设置于两组右动力轴(6)的顶端,安装箱(8)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底端,安装箱(8)的内部设置有安装腔,竖隔板(9)固定设置于安装腔的右端,横隔板(10)固定设置于安装腔的中部,横隔板(10)的左端与竖隔板(9)的右端固定连接,安装板(11)设置于横隔板(10)的顶端,多组功能组件(12)均固定设置于安装板(11)的顶端,蓄电池(13)固定安装于安装腔的右端下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组收缩箱(14)、四组气缸(15)、四组伸缩杆(16)、四组缓冲弹簧(17)、四组限位杆(18)、四组限位管(19)、四组底板(20)和四组内置弹簧(21),所述四组收缩箱(14)分别固定设置于顶板(1)的底端左前侧、左后侧、右前侧和右后侧,所述四组收缩箱(14)的内部均设置有收缩腔,所述四组气缸(15)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收缩腔的顶端,所述四组伸缩杆(16)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气缸(15)的底端,所述四组收缩箱(14)的底端均设置有下开口并与收缩腔相通,所述四组伸缩杆(16)的底端分别自四组收缩腔的内部穿过四组下开口并与四组缓冲弹簧(17)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四组限位管(19)的顶端分别与四组伸缩杆(16)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四组限位管(19)分别位于四组缓冲弹簧(17)的内侧,所述四组底板(20)的顶端分别与四组缓冲弹簧(17)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四组限位杆(18)分别固定设置于四组底板(20)的顶板(1),所述四组限位杆(18)的顶端分别自四组纤维管的底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雷擎电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