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9083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1: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部套设有坐垫套,所述壳体底壁左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外壁套设有前置弹簧,所述壳体底壁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套设有后置弹簧,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且位于后置弹簧的底端套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右侧套设在螺杆的外部,所述支架的中部套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技术领域。该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可以对坐垫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且仅仅需要转动转动杆即可实现角度的调节,操作简单,高效便捷,提高了用户的驾驶体验。

Saddle support structure of electric bicy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
,具体为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电动自行车坐垫是骑行时与屁股直接接触的配件,电动自行车的坐垫通常设计为宽大而软的舒适型坐垫,注重用户的舒适度。现有的坐垫通常固定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立柱上,无法活动,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用户无法调整座椅的角度,以达到自己最舒服的坐姿,当座椅角度不合适时,用户驾驶体验不佳,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目前市场上的坐垫底部通常设置多个弹簧,虽然提高抗震能力,但是整个坐垫的稳固性变差,使用效果差,影响用户的驾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解决了现有的坐垫通常固定安装在电动自行车的立柱上,无法活动,针对不同的用户需求,用户无法调整座椅的角度,以达到自己最舒服的坐姿,当座椅角度不合适时,用户驾驶体验不佳,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目前市场上的坐垫底部通常设置多个弹簧,虽然提高抗震能力,但是整个坐垫的稳固性变差,使用效果差,影响用户的驾驶的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外部套设有坐垫套,所述壳体底壁左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且螺杆的外壁套设有前置弹簧,所述壳体底壁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壁套设有后置弹簧,所述固定杆的外壁且位于后置弹簧的底端套设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右侧套设在螺杆的外部,所述支架的中部套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滑槽,所述滑槽的顶壁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所述滑槽的顶部活动连接滑块,所述滑块底部沿壳体长度方向活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外壁位于滑块内部的一端套设有限位板,所述角度调节机构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内壁贯穿有立柱。优选的,所述卡槽设置为U形结构,且开口方向朝右。优选的,所述螺杆和固定杆均垂直于壳体的内顶壁。优选的,两个所述后置弹簧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滑槽设置为弧形结构,所述限位槽设置为矩形结构,且沿滑槽的弧形顶壁等角度分布。优选的,所述滑块的顶部设置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顶部开设有两个圆形孔,两个所述圆形孔相互平行,且沿水平方向分布,所述滑块底壁设置为弧形结构,且与滑槽顶壁相适配。优选的,所述限位板设置为条形结构,且与限位槽相适配,所述限位板设置在转动杆的一侧。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通过设置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滑槽,滑槽的顶壁开设有多个限位槽,滑槽的顶部活动连接滑块,滑块底部沿壳体长度方向活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外壁位于滑块内部的一端套设有限位板,通过角度调节机构,可以对坐垫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且仅仅需要转动转动杆即可实现角度的调节,操作简单,高效便捷,大大提高了调节效率,提高了用户的驾驶体验。(2)、该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通过在壳体的底壁设置有前置弹簧和后置弹簧,前置弹簧固定在卡槽中,两个后置弹簧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提高了减震性能的同时,保证了坐垫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角度调节机构的外观图;图4为本技术角度调节机构的剖面图。图中:1-壳体、2-坐垫套、3-卡槽、4-螺杆、5-前置弹簧、6-固定杆、7-后置弹簧、8-挡板、9-支架、10-角度调节机构、11-滑槽、12-限位槽、13-滑块、14-转动杆、15-限位板、16-铰接件、17-立柱、18-圆形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包括壳体1,壳体1的外部套设有坐垫套2,壳体1底壁左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卡槽3,卡槽3设置为U形结构,且开口方向朝右,卡槽3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4,且螺杆4的外壁套设有前置弹簧5,壳体1底壁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螺杆4和固定杆6均垂直于壳体1的内顶壁,固定杆6的外壁套设有后置弹簧7,两个后置弹簧7的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固定杆6的外壁且位于后置弹簧7的底端套设有支架9,支架9的右侧套设在螺杆4的外部,支架9的中部套设有角度调节机构10,角度调节机构10包括滑槽11,滑槽11的顶壁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2,滑槽11设置为弧形结构,限位槽12设置为矩形结构,且沿滑槽11的弧形顶壁等角度分布,滑槽11的顶部活动连接滑块13,滑块13的顶部设置为长方体结构,且在其顶部开设有两个圆形孔18,两个圆形孔18相互平行,且沿水平方向分布,滑块13底壁设置为弧形结构,且与滑槽11顶壁相适配,滑块13底部沿壳体1长度方向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4,转动杆14外壁位于滑块内部的一端套设有限位板15,限位板15设置为条形结构,且与限位槽12相适配,限位板15设置在转动杆14的一侧,角度调节机构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件16,铰接件16内壁贯穿有立柱17,通过角度调节机构10,可以对坐垫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且仅仅需要转动转动杆14即可实现角度的调节,操作简单,高效便捷,大大提高了调节效率,提高了用户的驾驶体验,通过在壳体1的底壁设置有前置弹簧5和后置弹簧7,前置弹簧5固定在卡槽3中,两个后置弹簧7底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在提高了减震性能的同时,保证了坐垫的稳固性。使用时,在需要调整坐垫倾斜角度时,只需转动转动杆14,转动杆14的转动带动限位板15运动,当限位板15位于转动杆14上方时,滑块13不被限位,可以在滑槽11中滑动,转动滑块13,可以调节角度,调整到合适的角度,以满足坐垫的倾斜角度合适用户的使用需求,再转动转动杆14,使限位板15位于转动杆14的下方,且限位板15卡接在限位槽12中,此时滑块13被限位,即角度固定,坐垫的倾斜角度不会发生改变,从而完成角度的调节。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尽管已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部套设有坐垫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壁左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卡槽(3),所述卡槽(3)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4),且螺杆(4)的外壁套设有前置弹簧(5),所述壳体(1)底壁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外壁套设有后置弹簧(7),所述固定杆(6)的外壁且位于后置弹簧(7)的底端套设有支架(9),所述支架(9)的右侧套设在螺杆(4)的外部,所述支架(9)的中部套设有角度调节机构(10),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0)包括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顶壁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2),所述滑槽(11)的顶部活动连接滑块(13),所述滑块(13)底部沿壳体(1)长度方向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外壁位于滑块内部的一端套设有限位板(15),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件(16),所述铰接件(16)内壁贯穿有立柱(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外部套设有坐垫套(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底壁左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卡槽(3),所述卡槽(3)内部固定连接有螺杆(4),且螺杆(4)的外壁套设有前置弹簧(5),所述壳体(1)底壁右侧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6),所述固定杆(6)的外壁套设有后置弹簧(7),所述固定杆(6)的外壁且位于后置弹簧(7)的底端套设有支架(9),所述支架(9)的右侧套设在螺杆(4)的外部,所述支架(9)的中部套设有角度调节机构(10),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0)包括滑槽(11),所述滑槽(11)的顶壁开设有多个限位槽(12),所述滑槽(11)的顶部活动连接滑块(13),所述滑块(13)底部沿壳体(1)长度方向活动连接有转动杆(14),所述转动杆(14)外壁位于滑块内部的一端套设有限位板(15),所述角度调节机构(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铰接件(16),所述铰接件(16)内壁贯穿有立柱(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自行车的鞍座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3)设置为U形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威嘉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