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型自行车鞍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88053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31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滑型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本体、靠座本体、连接杆、弹簧装置、三角活动块、梯形活动块、螺栓、长方形活动块、长条形活动块和座板,鞍座本体与靠背本体的外罩一体成型,靠座本体内设有靠板,靠板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杆,长条形活动块与靠板固定连接,长条形活动块滑动连接在座板后侧对应开设的水平滑槽内,弹簧装置套在连接杆上,三角活动块在连接杆上方,座板前端设有竖直滑槽,梯形活动块在竖直滑槽内活动,座板前端开设联通竖直滑槽的水平滑槽,螺栓穿过水平滑槽,且螺栓连接在梯形活动块上。通过靠座本体调整姿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通过活动块向上运动形成突起时,形成阻力挡块,有效避免了在骑行过程中下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滑型自行车鞍座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部件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滑型自行车鞍座。
技术介绍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骑自行车出行的人越来越多。但现有的自行车前进时尤其是遇到地形松软或凹凸不平或有一定坡度的地形,自行车行车会很费力,骑行时间过长,骑行者坐在鞍座上容易下滑,因此需要一种在骑行过程中保证骑行者舒适度同时又能有效减少骑行者下滑的鞍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型自行车鞍座,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滑型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本体、靠座本体、连接杆、弹簧固定端、弹簧、弹簧活动端、三角活动块、梯形活动块、螺栓、长方形活动块、长条形活动块和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本体与靠背本体的外罩一体成型;所述靠座本体内腔中部固定设有靠板,靠板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杆;所述长条形活动块与靠板固定连接,长条形活动块滑动连接在座板后侧对应开设的水平滑槽内所述弹簧固定端与座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一端与弹簧固定端相连,弹簧另一端与弹簧活动端相连;所述弹簧活动端与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活动块在连接杆上方;座板前端设有竖直滑槽,梯形活动块在竖直滑槽内活动,座板前端开设联通竖直滑槽的水平滑槽,螺栓穿过水平滑槽,且螺栓连接在梯形活动块上。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整个弹簧装置套在连接杆外面。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所有活动块外部都包裹硅胶或橡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座板中部设有通孔,鞍座本体底部固定连接套管,套管穿过通孔,与车架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的座板表面设有四个橡胶防滑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方案提供一种防滑自行车鞍座的制备方法,通过设置靠座本体和活动块,使得在自行车骑行过程中,通过靠座本体调整姿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通过活动块向上运动形成突起时,形成阻力挡块,有效避免了在骑行过程中下滑。座板的表面设有四个防滑块,均为橡胶材质,增加了座板的摩擦阻力,进一步加强防滑。附图说明图1为防滑型自行车鞍座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防滑型自行车鞍座中靠座本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防滑型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本体1、靠座本体2、连接杆3、弹簧固定端4、弹簧5、弹簧活动端6、三角活动块7、梯形活动块8、螺栓9、长方形活动块10、长条形活动块11和座板12,所述鞍座本体1与靠背本体2的外罩一体成型,保证了鞍座的完整性和固定性;靠座本体2内腔中部固定设有靠板201,靠板201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杆3,保证整体的联动性;长条形活动块11与靠板201固定连接,长条形活动块11滑动连接在座板后侧对应开设的水平滑槽内;弹簧固定端4与座板12固定连接,弹簧5一端与弹簧固定端4相连,弹簧5另一端与弹簧活动端6相连,整个弹簧系统套在连接杆3上,整个弹簧系统确保了在靠板201恢复时,整个内部活动模块全部恢复原位;三角活动块7在连接杆3上方,当靠板201受到挤压,连接杆3向后移动的时候,三角活动块7也向后移动,将梯形活动块8顶起,座板前端设有竖直滑槽,梯形活动块8在竖直滑槽内活动,通过活动块向上运动形成突起时,形成阻力挡块,有效避免了在骑行过程中下滑;座板前端开设联通竖直滑槽的水平滑槽,螺栓9穿过水平滑槽,且螺栓9连接在梯形活动块8上,确保了活动块在一定范围内的灵活滑动。所述的所有活动块外部包裹硅胶或橡胶,保证了所有活动块的经久耐磨。所述的挡板202中部设有通孔,鞍座本体1底部固定连接套管,所述套管穿过通孔,与车架固定连接,保证了鞍座的稳定性。所述的座板12,其表面设有四个防滑块203,所述防滑块203均为橡胶材质。增加了座板的摩擦阻力,进一步加强防滑。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骑行者挤压靠座时,靠板201带着连接杆3也跟着运动,造成三角活动块7向上运动挤压梯形活动块8,因此梯形活动块8向上凸起,阻止下滑。通过靠座本体调整姿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疲劳,通过活动块向上运动形成突起时,形成阻力挡块,有效避免了在骑行过程中下滑;座板12的表面设有四个防滑块203,均为橡胶材质,增加了座板的摩擦阻力,进一步加强防滑。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滑型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本体(1)、靠座本体(2)、连接杆(3)、弹簧固定端(4)、弹簧(5)、弹簧活动端(6)、三角活动块(7)、梯形活动块(8)、螺栓(9)、长方形活动块(10)、长条形活动块(11)和座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本体(1)与靠背本体(2)的外罩一体成型;所述靠座本体(2)内腔中部固定设有靠板(201),靠板(201)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杆(3);所述长条形活动块(11)与靠板(201)固定连接,长条形活动块(11)滑动连接在座板后侧对应开设的水平滑槽内;所述弹簧固定端(4)与座板(1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一端与弹簧固定端(4)相连,弹簧(5)另一端与弹簧活动端(6)相连;所述弹簧活动端(6)与连接杆(3)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活动块(7)在连接杆(3)上方;座板前端设有竖直滑槽,梯形活动块(8)在竖直滑槽内活动,座板前端开设联通竖直滑槽的水平滑槽,螺栓(9)穿过水平滑槽,且螺栓(9)连接在梯形活动块(8)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滑型自行车鞍座,包括鞍座本体(1)、靠座本体(2)、连接杆(3)、弹簧固定端(4)、弹簧(5)、弹簧活动端(6)、三角活动块(7)、梯形活动块(8)、螺栓(9)、长方形活动块(10)、长条形活动块(11)和座板(12),其特征在于,所述鞍座本体(1)与靠背本体(2)的外罩一体成型;所述靠座本体(2)内腔中部固定设有靠板(201),靠板(201)底部固定设有连接杆(3);所述长条形活动块(11)与靠板(201)固定连接,长条形活动块(11)滑动连接在座板后侧对应开设的水平滑槽内;所述弹簧固定端(4)与座板(1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一端与弹簧固定端(4)相连,弹簧(5)另一端与弹簧活动端(6)相连;所述弹簧活动端(6)与连接杆(3)固定连接;所述三角活动块(7)在连接杆(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威嘉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