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色注塑模具。
技术介绍
双色注塑模具是指把两种塑料在一定条件下先后注射到模具中,从而形成两种不同材料相互结合成一体的塑料产品。目前的双色注塑模具,如公告号为CN201317080Y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射出成型装置,其包括前模、后模、顶出模块、第一浇口及第二浇口,当后模与前模处于第一位置时,后模与前模相配合形成第一型腔,第一浇口与第一型腔相连通且可向第一型腔内注射第一塑料以形成半成品;当后模与前模处于第二位置时,后模与前模相配合形成第二型腔,第二浇口与第二型腔相连通且可向第二型腔内注射第二塑料以形成成型工件,射出成型装置还包括转盘,前模固定于转盘且可随转盘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半成品成型后附着于前模;当成型工件成型后,半成品与成型工件附着于后模,顶出模块设置于后模。上述射出成型装置具有成型效率高的优点。在上述技术中,顶出模块的顶针由于顶针比较细长,在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出现损坏,这需要工作人员先把后模以及后模座板从注塑机卸下、拆开后模座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包括转盘(1)、前模(11)、后模(12)、第一浇口(91)、第二浇口、顶出机构和后模座板(13),所述转盘(1)与前模(11)固定连接,所述前模(11)设有第一凹模(111)以及第二凹模(112),所述后模(12)对应设有第一凸模(121)以及第二凸模(122),所述第一凹模(111)以及第二凹模(112)与所述第一凸模(121)形成第一型腔(141),第一浇口(91)与第一型腔(141)相连通,所述第一凹模(111)以及第二凹模(112)与所述第二凸模(122)形成第二型腔(142),第二浇口与第二型腔(142)相连通;所述顶出机构位于所述后模(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色注塑模具,包括转盘(1)、前模(11)、后模(12)、第一浇口(91)、第二浇口、顶出机构和后模座板(13),所述转盘(1)与前模(11)固定连接,所述前模(11)设有第一凹模(111)以及第二凹模(112),所述后模(12)对应设有第一凸模(121)以及第二凸模(122),所述第一凹模(111)以及第二凹模(112)与所述第一凸模(121)形成第一型腔(141),第一浇口(91)与第一型腔(141)相连通,所述第一凹模(111)以及第二凹模(112)与所述第二凸模(122)形成第二型腔(142),第二浇口与第二型腔(142)相连通;所述顶出机构位于所述后模(12)以及后模座板(13)之间,所述后模(12)与所述后模座板(13)固定连接;其特征是: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2)、上固定板(3)、下固定板(4)以及卡接块(5);所述上固定板(3)穿设有供顶针(2)穿过的第一通孔(31);所述下固定板(4)穿设有供顶针(2)穿过的第二通孔(41),所述上固定板(3)固设于下固定板(4),且当所述上固定板(3)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4)时,所述第一通孔(31)对准第二通孔(41);所述顶针(2)的一端穿入所述第二凸模(122)并可将第二凸模(122)的成型工件顶出,所述顶针(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一通孔(31)后并位于第二通孔(41)内;所述后模座板(13)对应开设有供顶针(2)穿过的第三通孔(131),所述第三通孔(131)对准第二通孔(41);所述卡接块(5)滑移连接于上固定板(3)背离下固定板(4)的一侧,且所述卡接块(5)可通过一紧固件固定于所述上固定板(3);所述卡接块(5)的侧壁开设有卡槽(51),卡槽(51)设有供所述顶针(2)卡入的卡口,所述卡槽(51)包括两个卡接侧(511)以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燊安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