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778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2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成型设备的技术领域,其中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应用于注塑模具上,该注塑模具包括动模、静模以及顶出机构,所述动模与静模配合形成型腔,所述静模上且位于型腔的一侧开设有注塑口,所述动模上开设有流道,所述流道连通注塑口与型腔,所述流道连通于型腔朝向静模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利用流道使得型腔与注塑口的连通口位于注塑件背离外表面的一侧,避免废料残留在注塑件的外表面,避免后续在外表面上加工去除废料,使得注塑件的外表面一次成型,保证注塑件的表面质量的效果。

A feeding mechanism of injection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塑料成型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
技术介绍
注塑模具广泛的应用于塑料产品加工行业。注塑模具一般适应于热塑性塑料加热成型,利用热塑性塑料的热熔原理,将熔融的塑料通过注塑机将其注射进模具的型腔内,然后冷却定型,打开模具取出塑料产品。现有公告号为CN203077514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卡扣成型模具结构,包括静模、动模以及设于动模上且由顶出机构带动的斜滑块,斜滑块一侧具有卡扣成型凹槽,斜滑块下部侧面设置有卡槽,卡槽与顶出机构一端配合连接,静模上开设有用于连接注塑机的注塑口。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注塑件的卡扣用于连接安装,则注塑件背离卡扣的一侧为外表面,即注塑件朝向注塑口的一侧的外表面为外表面,使得注塑件的外表面上残留有水口料,需要经后续切割打磨,切割打磨易在注塑件外表面留下划痕,影响注塑件的表面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利用流道使得型腔与注塑口的连通口位于注塑件背离外表面的一侧,避免废料残留在注塑件的外表面,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应用于注塑模具上,该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静模(2)以及顶出机构(4),所述动模(1)与静模(2)配合形成型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模(2)上且位于型腔(3)的一侧开设有注塑口(21),所述动模(1)上开设有流道(5),所述流道(5)连通注塑口(21)与型腔(3),所述流道(5)连通于型腔(3)朝向静模(2)的内壁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应用于注塑模具上,该注塑模具包括动模(1)、静模(2)以及顶出机构(4),所述动模(1)与静模(2)配合形成型腔(3),其特征在于:所述静模(2)上且位于型腔(3)的一侧开设有注塑口(21),所述动模(1)上开设有流道(5),所述流道(5)连通注塑口(21)与型腔(3),所述流道(5)连通于型腔(3)朝向静模(2)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5)包括设于静模(2)表面的静流槽(51)、设于动模(1)表面的动流槽(52)以及穿过动模(1)内部的流孔(53),所述动模(1)与静模(2)贴合时,所述静流槽(51)与动流槽(52)相互扣合形成管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1)上沿动模(1)开合方向开设有通孔(6),所述通孔(6)贯穿动模(1),所述流孔(53)与通孔(6)相连通,所述通孔(6)远离型腔(3)的一端设有用于封堵通孔(6)的堵块(6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进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堵块(61)靠近型腔(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普瑞科斯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