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layer silicon invisibility cloak used in the medium background, which adopts a multilayer column structure, wherein the core is a PEC electric conductor cylinder, and the outer circumference of the electric conductor cylinder alternately wraps two materials, one is a free space with a relative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 of 1, and the other is a silicon material with a large dielectric constant. The thickness of these two materials is optimized to minimize the scattering cross section. At this time, the scattering cross-section is a function of the outer radius of each layer. The minimum scattering cross-section can be obtained by global optimization using genetic algorithm.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electromagnetic parameters and easy to realize, and the cloak can realize stealth in the background material, and broaden the application occasions of the stealth cloa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介质背景中的多层硅隐身斗篷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磁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介质背景中的多层硅隐身斗篷。
技术介绍
2006年,英国物理学家J.B.Pendry提出了变换光学理论,该理论是基于麦克斯韦方程在坐标变换中的协变性获得的,通过空间坐标变换来反演材料的电容率和磁导率等电磁参量,从而根据这些电磁参量来设计出某些具有特殊功能的电磁器件。变换光学理论可以用来自由地控制电磁波的传播,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隐身斗蓬。隐身斗篷指的是:将待隐身物体外包裹某种特殊的材料后,光线能够在该包裹材料中弯曲前进并在出射时回到原来方向的延长线上,而且在包裹材料表面不存在反射,那么这种包裹材料就称之为隐身斗篷。由变换光学理论得到的隐身斗蓬的电磁参数是各向异性非均匀的材料,并且是带有磁性的,实际制作起来非常困难,特别是光波段的隐身斗篷更难实现,因为光波段的材料通常是非磁性的。另一种实现隐身的方法是基于Alù和Engheta提出的散射相消原理,通过在小尺寸物体外包裹一层或两层电磁参数为负的或小于1的各向同性材料后,能够大大减少物体的电磁散射。该原理通常只适用于隐身物体的尺寸远小于电磁波波长的情况,并且电磁参数小于1的包裹材料通常带有严重的损耗,这会大大降低隐身的效果。2011年,余振中等人提出了采用多层各向同性材料实现自由空间(真空或空气)中的多层结构隐身斗篷的优化设计,研究发现要实现自由空间中的隐身必须要采用介电常数小于1的材料。由于该材料的电磁损耗,2016年余振中等人又提出了采用增益材料来补偿损耗的优化方法,取得了比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介质背景中的多层硅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n采用多层柱状结构,其中核心为PEC电导体圆柱,电导体圆柱外周交替的包裹两种材料,分别为材料A和材料B;材料A的相对电磁参数为1,材料B为硅材料;多层柱状结构半径由内而外分别为r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介质背景中的多层硅隐身斗篷,其特征在于:
采用多层柱状结构,其中核心为PEC电导体圆柱,电导体圆柱外周交替的包裹两种材料,分别为材料A和材料B;材料A的相对电磁参数为1,材料B为硅材料;多层柱状结构半径由内而外分别为r1,r2,……,rN;
柱状结构物体在圆柱坐标系中的散射场表示为散射系数和圆柱贝塞尔函数乘积的级数和,当入射波为TMz波,即磁场只有z分量时,散射场中磁场的z分量为:
其中,为n阶汉克尔函数,cn为散射系数,e为自然指数,代表介质背景材料中的波数,εd和μd分别为背景材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和相对磁导率,ω为角频率,v为真空中的光速;对于该多层柱状结构,由电磁场满足相应的连续边界条件,计算得到散射系数cn;
则该多层柱状结构的总散射截面为:
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物体间的散射强弱,引入归一化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振中,陈丽换,王逸之,胡兴柳,张艳,
申请(专利权)人:金陵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