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4658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动盘,属于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技术领域,弹簧片贴合于吸盘的一侧,轮毂位于贴合的吸盘和弹簧片的中心,轮毂的内部设有渐开线花键,其外壁设有若干个牵引槽,牵引槽内设有与弹簧片连接的金属滑块,金属滑块与牵引槽底部通过绝缘弹簧连接。内铆钉将弹簧片的内圈与吸盘固定,外铆钉将弹簧片的外圈与吸盘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金属滑块带给与弹簧片向上的拉力,使得弹簧片离电磁圈的距离近,容易被吸住。弹簧片的内圈被吸住,由点及面,向外延伸,使得整个弹簧片更易被整体吸住。降低了现有技术中电磁无法吸住弹簧片的故障概率。

An air conditioning clutch enhanced electromagnetic traction driv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动盘
本专利技术属于空调电磁离合器
,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动盘。
技术介绍
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是汽车发动机和汽车空调压缩机之间的一个动力传递装置,汽车空调压缩机是由汽车发动机通过电磁离合器来驱动的。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一般都是由带轮总成、线圈总成和驱动盘总成这三个部分组成。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是较为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汽车空调电磁离合器受空调开关、温控器、空调放大器、压力开关等控制,在需要的时候接通或切断发动机与压缩机之间的动力传递。另外,当压缩机过载时,它还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电磁线圈固定在压缩机的外壳上,驱动盘与压缩机的主轴相连接,皮带轮通过轴承安装在压缩机头盖上,可以自由转动。当空调开关接通时,电流通过电磁离合器的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吸力,使压缩机的驱动盘与皮带轮结合,将发动机的扭矩传递给压缩机主轴,使压缩机主轴旋转。当断开空调开关时,电磁线圈的吸力消失,在弹簧片作用下驱动盘和皮带轮脱离,压缩机停止工作。而电磁离合器常发生的故障之一是,启动了电源,但是空调不制热或者不制冷。其原因在于电磁线圈未将弹簧片吸住。因此,需要一种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动盘,以避免这样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动盘,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吸盘、轮毂和弹簧片,所述弹簧片贴合于所述吸盘的一侧,所述轮毂位于吸盘和弹簧片贴合的中心,所述轮毂的中心设有渐开线花键,其外壁设有若干个牵引槽,牵引槽内设有滚轮,滚轮与牵引槽底部通过绝缘弹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吸盘为圆盘,其上开设了若干个围成圆环的散热槽。机器内部热量,看通过该散热槽散至外部。进一步的,所述轮毂朝向弹簧片的一端凸出于弹簧片,另一端与吸盘齐平。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片为圆形片,其中心设有用于伸出轮毂的圆孔,所述圆孔的外周设有若干个围成环的减重槽。减重槽减轻弹簧片自身重量,使得弹簧片更易被吸住。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片的边缘包括若干个向下凹陷的部位,该部位位于减重槽的边缘。进一步的,还包括消音塞,所述消音塞设置于相邻的减重槽连接处。消音塞用于消除机械噪音。进一步的,所述弹簧为聚氨酯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牵引槽两侧分别设有导轨,滚轮沿着导轨移动,滚轮与轮毂的圆孔边缘通过刚性牵引杆连接。牵引刚用于牵动弹簧片移动。进一步的,还包括内铆钉和外铆钉;所述内铆钉将弹簧片的内圈与吸盘固定,所述外铆钉将弹簧片的外圈与吸盘固定,所述外铆钉设置于下凹陷的部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在弹簧片的内圈增设了起到牵引作用的机构,当电磁圈通电时,产生磁性,变可将金属线圈与金属滑块向前吸引。金属滑块离线圈的距离比弹簧片离线圈的距离近,并且金属滑块体积小,重量轻,比起弹簧片更容易被磁性吸引。金属滑块带动了刚性杆,从而给与弹簧片向上的拉力,使得弹簧片离电磁圈的距离近,容易被吸住。弹簧片的内圈被吸住,由点及面,向外延伸,使得整个弹簧片更易被整体吸住。降低了现有技术中电磁无法吸住弹簧片的故障概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反面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放图,附图标记:1—吸盘、2—轮毂、3—弹簧片,4—消音塞、5—内铆钉、6—外铆钉、11—散热槽、21—渐开线花键、22—牵引槽、23—金属滑块、24—绝缘弹簧、31—圆孔、32—减重槽、33—固定槽、34—牵引杆、221—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阅读了本专利技术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动盘,包括吸盘1,吸盘1中心开设通孔,端面设有三个散热槽11。三个散热槽11围成环形,位于通孔的四周,与通孔同轴。吸盘1的通孔处设有轮毂2,轮毂与通孔固定连接。吸盘的1的一侧设有弹簧片3。弹簧片3与吸盘1贴合。弹簧片3的中心设有圆孔31,轮毂2穿过圆孔31并凸出于弹簧片3。轮毂2的中心位渐开线花键21,外壁设有三个相互平行的竖直的牵引槽22。牵引槽22的两侧设有导轨221,导轨221内嵌入金属滑块23。金属滑块23的外侧通过刚性牵引杆32与弹簧片3的圆孔31边缘连接。金属滑块23的底部与绝缘弹簧24连接,绝缘弹簧24固定于牵引槽22的底槽。弹性片3的剖面,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高,另一部分低。低的部分是设置于弹簧片3边缘的固定槽33,其余部分均较高。弹簧片3上还包括三个围成环的减重槽33。固定槽33使用外铆钉与吸盘固定,减重槽33的相邻处使用内铆钉与吸盘1固定。本实施例的实现过程为:电磁圈通电,产生磁性。现有技术中,将弹性片吸住,使得皮带轮带动吸盘同转。但往往弹簧片不靠近橡皮圈,产生不运转的故障。而本实施例中,当电磁圈通电时,产生磁性,变可将金属线圈与金属滑块向前吸引。金属滑块离线圈的距离比弹簧片离线圈的距离近,并且金属滑块体积小,重量轻,比起弹簧片更容易被磁性吸引。金属滑块带动了刚性杆,从而给与弹簧片向上的拉力,使得弹簧片离电磁圈的距离近,容易被吸住。弹簧片的内圈被吸住,由点及面,向外延伸,使得整个弹簧片更易被整体吸住。降低了现有技术中电磁无法吸住弹簧片的故障概率。当电断开时,在绝缘弹簧的作用下,滑块自行复位,同时推动弹性片复位。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1)、轮毂(2)、弹簧片(3)、内铆钉(5)和外铆钉(6);所述弹簧片(3)贴合于吸盘(1)的一侧,所述轮毂(2)位于贴合的吸盘(1)和弹簧片(3)的中心,所述轮毂(2)的内部设有渐开线花键(21),其外壁与弹簧片(3)之间设有牵引机构;所述内铆钉(5)将弹簧片(3)的内圈与吸盘(1)固定,所述外铆钉(6)将弹簧片(3)的外圈与吸盘(1)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吸盘(1)、轮毂(2)、弹簧片(3)、内铆钉(5)和外铆钉(6);所述弹簧片(3)贴合于吸盘(1)的一侧,所述轮毂(2)位于贴合的吸盘(1)和弹簧片(3)的中心,所述轮毂(2)的内部设有渐开线花键(21),其外壁与弹簧片(3)之间设有牵引机构;所述内铆钉(5)将弹簧片(3)的内圈与吸盘(1)固定,所述外铆钉(6)将弹簧片(3)的外圈与吸盘(1)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牵引槽(22)、金属滑块(23)和绝缘弹簧(24),所述牵引槽(22)设置于轮毂(2)的外壁,所述金属滑块(23)设置于牵引槽(22)内,金属滑块(22)能够在牵引槽(22)沿着槽壁移动,所述绝缘弹簧设置于金属滑块(22)与槽底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1)为圆盘,其端面开设有若干个围成圆环的散热槽(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轮毂(2)朝向弹簧片(2)的一端凸出于弹簧片(2),另一端穿过吸盘(1)并与之齐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离合器增强电磁牵引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春林刘仕仙李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佰加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