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臂隧道锚杆台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4322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10 10: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臂隧道锚杆台车,包括行走机构、工作臂,行走机构上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有两个工作臂,且工作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行走机构上,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实现工作臂的左右及上下摆动;工作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有锚杆机,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实现锚杆机的多维度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台车上设置两个工作臂,且在工作臂上安装锚杆机,并通过所设有的驱动机构来实现锚杆机的多维度转动,从而来克服隧道中的各种需要打锚杆的位置需求,具有锚杆安装方便、多方位调整锚杆的角度、施工效率高且施工质量好的优点。

Double arm tunnel anchor trolle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臂隧道锚杆台车
本技术属于隧道施工机械
,尤其涉及一种双臂隧道锚杆台车。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公路、铁路的扩建,隧道的施工建设也越来越多,在隧道施工中经常需要锚杆来对施工过程中的加固,一般现有的打设锚杆需通过施工的台车,并通过台车的移动,最后通过人工打设锚杆,其在安装锚杆及锚杆位置存在的偏差需调整时,比较费时费力,存在安装锚杆时间长、难度大、并且施工质量较差的缺陷,因此需经过优化设计一台锚杆台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施工简便、效率高且施工质量好的双臂隧道锚杆台车。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这种双臂隧道锚杆台车包括行走机构、工作臂,所述行走机构上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机构连接有两个工作臂,且所述工作臂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行走机构上,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实现工作臂的左右及上下摆动;所述工作臂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有锚杆机,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实现锚杆机的多维度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一端铰接在第一连接块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块铰接在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驱动端与所述工作臂上所设有的第二连接块铰接。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油缸,所述第一油缸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上,所述第一油缸的驱动端与所述工作臂的臂体铰接。作为优选,所述每个工作臂上的第一油缸设置有两个,并呈对称布置在所述工作臂的下方处。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三油缸、第四油缸、衔接块、连接体,所述第三油缸安装在所述工作臂的臂体上,且驱动端与所述衔接块的一端铰接,所述衔接块铰接在所述工作臂的一端部上,所述第四油缸固定在所述连接体上,所述连接体铰接在所述衔接块的另一端上,所述第四油缸的驱动端安装有锚杆机。作为优选,所述衔接块的一侧方处安装有第五驱动油缸,所述第五驱动油缸的一端与所述衔接块铰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体铰接。作为优选,所述每个工作臂上的第三油缸设置有两个,并呈对称布置在所述工作臂的上方处。作为优选,所述工作臂为伸缩臂。作为优选,所述行走机构为履带式或轮胎式结构的台车。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在台车上设置两个工作臂,且在工作臂上安装锚杆机,并通过所设有的驱动机构来实现锚杆机的多维度转动,从而来克服隧道中的各种需要打锚杆的位置需求,具有锚杆安装方便、多方位调整锚杆的角度、施工效率高且施工质量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锚杆台车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锚杆台车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二。图4是本技术的锚杆台车非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附图中的标号分别为:1、行走机构;2、第一驱动机构;3、工作臂;4、第二驱动机构;5、锚杆机;21、第一油缸;22、第一连接块;23、第二连接块;41、第三油缸;42、第四油缸;43、衔接块;44、第五驱动油缸;45、连接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详细的介绍:如附图1、3、4所示,本技术包括行走机构1,行走机构1上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连接有两个工作臂3,且工作臂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行走机构1上,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实现工作臂3的左右及上下摆动;工作臂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连接有锚杆机5,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实现锚杆机5的多维度转动;两个工作臂3位于行走机构1的最前端部处,并呈对称分布且位于行走机构的前端两侧;通过所设有的驱动机构来实现锚杆机的多维度转动,从而来克服隧道中的各种需要打锚杆的位置需求,省去了人工打设锚杆所存在的费时费力、打设难度大、并且施工质量较差的缺陷。第一驱动机构2铰接在第一连接块22上,且第一连接块22铰接在行走机构1上,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端与工作臂3上所设有的第二连接块23铰接;上述第一连接块22为十字铰接头,第二连接块23为工作臂铰接座。如附图2所示,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油缸21,第一油缸21为升降油缸;第一油缸21的一端安装在行走机构1上,第一油缸21的驱动端与工作臂3的臂体铰接;具体为:升降油缸的一端竖向铰接在十字铰接头上,十字铰接头横向铰接在行走机构1上,升降油缸的驱动端铰接在工作臂铰接座上,工作臂铰接座固定在工作臂3的臂体上,且每个工作臂3上的第一油缸21设置有两个,并呈对称布置在工作臂3的下方处,因此,十字铰接头设有两个,工作臂铰接座设有一个并开设有两个铰接点;其工作原理为:当工作臂3需左右侧向摆动时,每个工作臂3的两个升降油缸,一个升降油缸缩进,另一个升降油缸伸出,即可实现工作臂3的左右侧向摆动,如向左侧向摆动时,只要位于左侧的升降油缸缩进,位于右侧的升降油缸伸出即可实现;当工作臂需上下升降摆动时,此时只需工作臂3上的第一油缸同时伸出或下降即可实现,如伸出即为工作臂向上摆动。如附图5所示,第二驱动机构4包括第三油缸41、第四油缸42、衔接块43、连接体45,第三油缸41为平动油缸,第四油缸42为回转油缸或为具有等同效果的螺旋摆动马达,衔接块43主要用来铰接各油缸并实现各油缸之间的运作功能;第三油缸41安装在工作臂3的臂体上,且驱动端与衔接块43的一端铰接,衔接块43铰接在工作臂3的一端部上,通过第三油缸41的伸缩使得衔接块43相对于工作臂3实现平动运作;第四油缸42固定在连接体45上,连接体45铰接在衔接块43的另一端上,第四油缸42的驱动端安装有锚杆机5,通过第四油缸42的旋转运动使得锚杆机5进行360°回转。衔接块43的一侧方处安装有第五驱动油缸44,第五驱动油缸44为摆动油缸,第五驱动油缸44的一端与衔接块43铰接,另一端与连接体45铰接;通过连接体45与衔接块43的铰接,并且通过第五驱动油缸44驱动,围绕连接体45与衔接块43的铰接点回转,通过该第五驱动油缸44,实现锚杆机5相对于工作臂3的侧向摆动。为了使锚杆机5更好的保持平动,每个工作臂3上的第三油缸41设置有两个,并呈对称布置在工作臂3的上方处;且该第三油缸41与第一油缸21通过液压系统的控制调节,能使锚杆机5更好的实现平动。为了使施工过程中,工作臂3的长度可调,并能更好实现锚杆打设施工,工作臂3为伸缩臂,其优选为两节式的伸缩臂或三节式的伸缩臂。根据施工中的隧道地形,行走机构1为履带式或轮胎式结构的台车。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不论在其形状或材料构成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结构设计,都是本技术的一种变形,均应认为在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臂隧道锚杆台车,包括行走机构(1)、工作臂(3),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上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连接有两个工作臂(3),且所述工作臂(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行走机构(1)上,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实现工作臂(3)的左右及上下摆动;所述工作臂(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连接有锚杆机(5),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实现锚杆机(5)的多维度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铰接在第一连接块(22)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块(22)铰接在所述行走机构(1)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端与所述工作臂(3)上所设有的第二连接块(23)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臂隧道锚杆台车,包括行走机构(1)、工作臂(3),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上分别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连接有两个工作臂(3),且所述工作臂(3)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行走机构(1)上,并通过第一驱动机构(2)实现工作臂(3)的左右及上下摆动;所述工作臂(3)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连接有锚杆机(5),并通过第二驱动机构(4)实现锚杆机(5)的多维度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铰接在第一连接块(22)上,且所述第一连接块(22)铰接在所述行走机构(1)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的驱动端与所述工作臂(3)上所设有的第二连接块(23)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臂隧道锚杆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2)包括第一油缸(21),所述第一油缸(21)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行走机构(1)上,所述第一油缸(21)的驱动端与所述工作臂(3)的臂体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臂隧道锚杆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工作臂(3)上的第一油缸(21)设置有两个,并呈对称布置在所述工作臂(3)的下方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臂隧道锚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镇邹海波王再兴刘建春张凤生王新鑫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鑫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