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即热型流体加热装置,特别地,涉及一种电磁感应速热管。
技术介绍
目前,流体加热一般都采用电热管技术。该技术较多应用于电热水器和电 开水壶以及热饮机。其结构为将外套绝缘材料的电阻式电热元件,安装在管状 金属保护管(铜管或不锈钢管)内。电源接通后,电流流过管状金属保护管内 部的电阻式电热元件,将电能转化为电阻热,然后通过管壁与流体的接触把热 量传递给需加热的流体。该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首先,由于电热丝与金属保 护管之间需可靠绝缘,为保证加热器在高温下长时间可靠绝缘,绝缘材料选择 和绝缘^厚度均有较高的要求,电热丝所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传递到金属保护 管,虽然理论上,浸泡在流体中的电热管最终将热量全部传递到流体内,但它 的瞬态热效率低,流体升温慢。其次,不能彻底解决流体与电的分离,安全性 取决于绝缘材料性能和电热管设计安装工艺,虽然产品设计加了防漏电墙,但 还是存在着安全隐患。还有一些用其它方式如红外线加热流体的装置,虽然能 保证使用的安全性,但由于转化率较低,装置功率和成本高,推广应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磁感应速热管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感应速热管,其特征在于,它主要由具有流体进口(1)和流体出口(7)的管状容器(5)、感应发热体支架(2)、磁条(3)、感应线圈(4)、上盖(6)、液位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9)、感应发热体(10)、均流棒(11)、下盖(12)和进液电磁阀(13)组成;所述感应发热体支架(2)固定于管状容器(5)内,感应线圈(4)缠绕在管状容器(5)外侧,磁条(3)沿与管状容器(5)轴线平行的方向紧贴在感应线圈(4)的外部;感应发热体(10)套在均流棒(11)外侧,感应发热体(10)和均流棒(11)均通过感应发热体支架(2)同轴固定于管状容器(5)内;液位传感器(8)和温度传感器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