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9321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技术领域,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转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拧手,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底端与第一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该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通过第一拧手、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螺纹帽、第一螺纹柱、挤压板、第一磨砂板、第二磨砂板、载物板、活动板、第二螺纹帽、第二螺纹柱、第三转轴、第三轴承和第二拧手之间的相互配合,不需要工作人员再一边按住新能源汽车电池一边推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

A new energy vehicle battery transfer device with good fix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
,具体为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用燃料、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和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电池是新能源汽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新能源汽车电池在制作完成后,需要工作人员将其搬运到仓库内,通常工作人员都是利用转运装置对其进行运输,但是,大部分的转运装置没有固定新能源电池的功能,当工作人员在对新能源电池进行运输的时候,还需要工作人员一边按住新能源汽车电池一边推动转运装置,非常的麻烦,从而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因此,急需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解决了大部分的转运装置没有固定新能源电池的功能,当工作人员在对新能源电池进行运输的时候,还需要工作人员一边按住新能源汽车电池一边推动转运装置,非常的麻烦,从而给工作人员的工作带来不便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万向轮,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转动装置,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拧手,所述第一转动装置的底端与第一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齿轮卡接在第一螺纹装置的表面,所述第一螺纹装置的表面套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卡接在箱体内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螺纹装置的底端与挤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的上表面与两个伸缩装置的底端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装置的顶端与箱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装置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螺纹装置的左右两侧,所述挤压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内,所述第一滑槽开设在箱体内壁的左侧面,所述挤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磨砂板,所述第一磨砂板位于第二磨砂板的正上方。所述第二磨砂板的下表面与载物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二滑槽开设在箱体内壁的下表面,所述箱体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所述滑轮的顶端与载物板的下表面搭接,所述活动板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二螺纹装置,所述第二螺纹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装置,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卡接在箱体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二螺纹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装置,所述第三转动装置卡接在箱体的右侧面,所述第三转动装置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拧手,所述箱体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箱体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装置包括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拧手的下表面和第一齿轮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表面套接有第一轴承,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箱体的上表面。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装置包括第一螺纹柱,所述第一螺纹柱的底端与挤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柱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帽,所述第一螺纹帽的表面套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一螺纹帽卡接在第二齿轮内。优选的,所述伸缩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与箱体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滑板的下表面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底端穿过壳体下表面的开设的第一通孔并与挤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转动装置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箱体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二轴承内套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右端与第二螺纹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装置包括第二螺纹柱,所述第二螺纹柱的左右两端分别与第二转轴的右端和第三转动装置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装置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帽,所述第二螺纹帽卡接在活动板的左侧面。优选的,所述第三转动装置包括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轴承卡接在箱体的右侧面,所述第三轴承内套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螺纹柱和第二拧手的相对面固定连接。(三)有益效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该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通过第一拧手、第一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螺纹帽、第一螺纹柱、挤压板、第一磨砂板、第二磨砂板、载物板、活动板、第二螺纹帽、第二螺纹柱、第三转轴、第三轴承和第二拧手之间的相互配合,工作人员正转第二拧手,第二拧手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第二螺纹柱转动,使得第二螺纹帽在与第二螺纹柱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活动板向右移动,活动板带动载物板向右移动,使得载物板移出第二通孔,当载物板移出合适尺寸时,工作人员将新能源汽车电池放置在载物板上,再反转第二拧手,第二拧手带动第三转轴转动,第三转轴带动第二螺纹柱转动,使得第二螺纹帽在与第二螺纹柱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活动板向左移动,活动板通过载物板带动新能源汽车电池向左移动并进入到箱体内,再转动第一拧手,第一拧手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带动第一螺纹帽转动,第一螺纹柱在与第一螺纹帽的螺纹连接作用下带动挤压板和第一磨砂板向下移动,从而将新能源汽车电池固定在第一磨砂板和第二磨砂板之间,此时,工作人员再推动本技术进行工作,不需要工作人员再一边按住新能源汽车电池一边推动本技术,从而方便了工作人员的工作。2、该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通过设置两个第一螺纹柱,且两个第一螺纹柱的螺纹开设方向相反,从而便于两个第一螺纹柱在与两个第一螺纹帽的螺纹连接作用下能够同上同下,从而便于对挤压板的升降。3、该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通过第一磨砂板和第二磨砂板之间的相互配合,增大了挤压板和载物板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摩擦,使得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固定效果更好。4、该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通过第一滑槽、第一滑块和挤压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且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的形状为T形,避免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内上下移动时从第一滑槽内滑出,从而保证了第一滑块和第一滑槽之间的正常配合工作。5、该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通过设置两个伸缩装置,使得挤压板能够稳定的上下移动,从而使得本技术的工作状态更加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第一滑槽俯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伸缩装置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万向轮、3第一转动装置、31第一转轴、32第一轴承、4第一拧手、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第一螺纹装置、71第一螺纹帽、72第一螺纹柱、8挤压板、9第一磨砂板、10伸缩装置、101壳体、102滑板、103连接杆、104第一通孔、11第一滑块、12第一滑槽、13第二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转动装置(3),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拧手(4),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的底端与第一齿轮(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6)啮合,所述第二齿轮(6)卡接在第一螺纹装置(7)的表面,所述第一螺纹装置(7)的表面套接有第四轴承(23),所述第四轴承(23)卡接在箱体(1)内壁的上表面;/n所述第一螺纹装置(7)的底端与挤压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8)的上表面与两个伸缩装置(10)的底端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装置(10)的顶端与箱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装置(10)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螺纹装置(7)的左右两侧,所述挤压板(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1),所述第一滑块(1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2)内,所述第一滑槽(12)开设在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所述挤压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磨砂板(9),所述第一磨砂板(9)位于第二磨砂板(13)的正上方;/n所述第二磨砂板(13)的下表面与载物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6),所述第二滑块(16)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7)内,所述第二滑槽(17)开设在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18),所述滑轮(18)的顶端与载物板(14)的下表面搭接,所述活动板(15)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二螺纹装置(20),所述第二螺纹装置(2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装置(19),所述第二转动装置(19)卡接在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二螺纹装置(2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装置(21),所述第三转动装置(21)卡接在箱体(1)的右侧面,所述第三转动装置(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拧手(4),所述箱体(1)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5),所述箱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下表面的四角处固定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卡接有第一转动装置(3),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拧手(4),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的底端与第一齿轮(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5)分别与两个第二齿轮(6)啮合,所述第二齿轮(6)卡接在第一螺纹装置(7)的表面,所述第一螺纹装置(7)的表面套接有第四轴承(23),所述第四轴承(23)卡接在箱体(1)内壁的上表面;
所述第一螺纹装置(7)的底端与挤压板(8)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板(8)的上表面与两个伸缩装置(10)的底端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装置(10)的顶端与箱体(1)内壁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伸缩装置(10)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螺纹装置(7)的左右两侧,所述挤压板(8)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11),所述第一滑块(11)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12)内,所述第一滑槽(12)开设在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所述挤压板(8)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磨砂板(9),所述第一磨砂板(9)位于第二磨砂板(13)的正上方;
所述第二磨砂板(13)的下表面与载物板(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载物板(14)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5),所述活动板(15)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6),所述第二滑块(16)滑动连接在第二滑槽(17)内,所述第二滑槽(17)开设在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所述箱体(1)内壁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滑轮(18),所述滑轮(18)的顶端与载物板(14)的下表面搭接,所述活动板(15)的左侧面卡接有第二螺纹装置(20),所述第二螺纹装置(20)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动装置(19),所述第二转动装置(19)卡接在箱体(1)内壁的左侧面,所述第二螺纹装置(20)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三转动装置(21),所述第三转动装置(21)卡接在箱体(1)的右侧面,所述第三转动装置(2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拧手(4),所述箱体(1)的右侧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5),所述箱体(1)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把手(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固定效果好的新能源汽车电池用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装置(3)包括第一转轴(31),所述第一转轴(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坚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福隆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