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风机构及具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分风机构包括:壳体及导向件,所述壳体的尾端形成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前端形成送风口,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气流通道,且所述进风口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所述导向件装设于所述进风口内并能够转动,以使所述进风口能够与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在壳体尾端的进风口处装设导向件,以将导向件进行隐藏设置,能够避免因导向件的结构外露而造成用户视觉体验性差的问题,同时也便于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对车厢内部进行内饰美化设计。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the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
,特别是涉及一种分风机构及具有该分风机构的汽车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车内的空调系统主要用于把汽车车厢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清洁度及空气流动调整和控制在最佳状态,为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减少旅途比老,为驾驶员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对确保安全行车起到重要的通风设置。分风器作为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将空调所送出的气流进行分风处理。但是,现有分风器的格栅风口的设计结构复杂,且常设置在人们视觉直观可以观察到区域内,影响了用户的视觉体验,也不利于用户对汽车车厢内部进行内饰美化设计,严重的会影响用户乘车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分风机构,该分风机构的设计结构简单,能够在满足用户对视觉体验要求的同时起到分风效果,具有较好的适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风机构,包括:壳体及导向件,所述壳体的尾端形成进风口,所述壳体的前端形成送风口,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气流通道,且所述进风口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送风口相连通;所述导向件装设于所述进风口内并能够转动,以使所述进风口能够与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相连通;所述导向件包括连杆及若干个格栅叶片,各个所述格栅叶片沿长度方向装设于所述进风口处并相互间隔设置,各个所述格栅叶片能够以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同向转动,且各个所述格栅叶片通过所述连杆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各个所述格栅叶片朝向所述连杆的一侧均形成有第一凸部,所述连杆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部数量相同的通孔,各个所述第一凸部一一对应穿设于各所述通孔内。进一步地,所述格栅叶片朝向所述连杆的一端形成有缺口,所述第一凸部形成于所述缺口处。进一步地,各个所述格栅叶片的两端部形成有第二凸部,所述壳体尾端相对的两侧面形成有若干个转动孔;各个所述第二凸部一一对应装设于所述转动孔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转动孔转动。进一步地,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风道及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及所述第二风道之间通过装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分隔件相隔离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分隔件为六边形柱体,且所述分隔件沿长度方向固定装设于所述壳体内部。相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系统,所述汽车空调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分风机构。相比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提供的一种分风机构,是通过在壳体的尾端所形成的进风口处装设导向件,以将导向件进行隐藏设置,能够避免因导向件的结构外露而降低用户视觉体验效果的问题,同时也便于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对车厢内部进行内饰美化设计,具有较好的用户体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分风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分风机构另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分风机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导向件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格栅叶片的示意图。图6为图1所示分风机构基于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同时送风的示意图。图7为图1所示分风机构沿第一风道送风的示意图。图8为图1所示分风机构沿第二风道送风的示意图。100、分风机构;10、壳体;11、尾端;12、进风口;13、前端;14、送风口;15、气流通道;151、第一风道;152、第二风道;16、转动孔;17、分隔件;20、导向件;21、格栅叶片;211、第一凸部;212、缺口;213、第二凸部;22、连杆;221、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分风机构100,该分风机构100用于与装设于汽车内部的空调的出风口相连通,该分风机构100除了能够对气流进行分风处理之外,还能够简化分风机构100外露的结构,具有较好的用户视觉体验效果。该分风机构100包括:壳体10及导向件20,该导向件20的尾端11。其中,该壳体10的尾端11形成有进风口12,该进风口12用于与空调的出风口相连通,以使经空调的出风口所送出的气流由进风口12进入壳体10内;壳体10的前端13形成有送风口14,该送风口14用于将流经壳体10内部的气流送出;在该壳体10的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5,进风口12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气流通道15与送风口14相连通。其中,该气流通道15至少包括: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可以理解的,气流可流经壳体10尾端11的进风口12,之后气流可单独流经第一风道151或第二风道152并通过送风口14送出至壳体10外部;同时,气流除了可单独流经第一风道151或第二风道152之外,还可以同时流经第一风道151与第二风道152,并在送风口14处汇流之后送出至壳体10外部。其中,导向件20装设在壳体10的尾端11处并位于进风口12内,该导向件20能够进行转动,以使进风口12与至少一个气流通道15相连通。可以理解的是,当导向件20转动的过程中,可使进风口12仅与第一风道151或第二风道152相连通,也能够使进风口12同时与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相连通。在壳体10的内部装设有分隔件17,该分隔件17用于将壳体10的内部空间至少分隔形成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另外,该分隔件17为六边形柱体,该分隔件17的各个侧面之间的连接处均呈弧面设置,并且该分隔件17沿长度方向固定装设在壳体10的内部,以使进风口12及送风口14均正对于分隔件17相邻两侧面相衔接的位置处。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分隔件17的内部为中空设置,以减轻分隔件17的重量。另外,本实施例中所涉及的分隔件17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六边形柱体,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可以将分隔件17设计为其他类型的形状,如八边形等。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该导向件20包括若干个格栅叶片21,各个格栅叶片21均沿长度方向装设在进风口12处,并且各个格栅叶片21相互间隔设置,同时,各个格栅叶片21能够进行同向转动。可以理解的,在各个格栅叶片21进行同向转动的过程中,可使进风口12仅与第一风道151或第二风道152相连通,从而令气流仅经第一风道151或第二风道152流动至送风口14处;或者,可使进风口12同时与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相连通,以使气流分开流动并分别流经第一风道151及第二风道152,且使分流后的气流在送风口14处汇流并送水平送出至壳体10外部。其中,在壳体10尾端11相对的两侧面形成有转动孔16;在格栅叶片21沿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形成有第二凸部213,该第二凸部213与转动孔16的形状相适配,且该第二凸部213能够穿设在该转动孔16内并能够相对于该转动孔16进行转动。另外,转动孔16与第二凸部213的数量相同,并且各个第二凸部213均一一对应穿设在各个转动孔16处。可以理解的,上述格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及导向件(20),所述壳体(10)的尾端(11)形成进风口(12),所述壳体(10)的前端(13)形成送风口(14),所述壳体(10)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5),且所述进风口(12)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15)与所述送风口(14)相连通;所述导向件(20)装设于所述进风口(12)内并能够转动,以使所述进风口(12)能够与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15)相连通;所述导向件(20)包括连杆(22)及若干个格栅叶片(21),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沿长度方向装设于所述进风口(12)处并相互间隔设置,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能够以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同向转动,且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通过所述连杆(22)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朝向所述连杆(22)的一侧均形成有第一凸部(211),所述连杆(2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部(211)数量相同的通孔(221),各个所述第一凸部(211)一一对应穿设于各所述通孔(221)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风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及导向件(20),所述壳体(10)的尾端(11)形成进风口(12),所述壳体(10)的前端(13)形成送风口(14),所述壳体(10)内部形成有至少两个气流通道(15),且所述进风口(12)能够通过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15)与所述送风口(14)相连通;所述导向件(20)装设于所述进风口(12)内并能够转动,以使所述进风口(12)能够与至少一个所述气流通道(15)相连通;所述导向件(20)包括连杆(22)及若干个格栅叶片(21),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沿长度方向装设于所述进风口(12)处并相互间隔设置,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能够以长度方向为轴向进行同向转动,且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通过所述连杆(22)连接为一体式结构;各个所述格栅叶片(21)朝向所述连杆(22)的一侧均形成有第一凸部(211),所述连杆(22)上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凸部(211)数量相同的通孔(221),各个所述第一凸部(211)一一对应穿设于各所述通孔(221)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风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廷元,李迪,闫继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精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