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438909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6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包括传输装置,其包括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均包括立柱、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其两端部设置有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其上均分别套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面相对第二工作台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台面的下方设置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其贴近地设置于第一工作台面下方皮带的下表面;所述第五连杆贴近地设置于第一工作台面下方皮带的上表面,且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设置于第一工作平台靠近其两端的位置,所述第五连杆设置于第一工作平台下方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三、第四和第五连杆的两端均分别固定于第一工作台面的下方。其能有效实现模板与产品的脱离。

Demoulding device for building board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板材在生产时,模板和产品脱离的环节通常借助于脱模装置去实现,但是实际生产中,由于加工材料的特性原因,模板与产品之间存在黏连,导致脱模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其能有效实现模板与产品的脱离。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相对独立设置的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均包括立柱和通过立柱支撑呈框体结构的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所述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的两端部沿其宽度方向均设置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均分别套设有多个用于传输皮带用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皮带通过套设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实现板材传输:所述第一工作台面相对第二工作台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台面的下方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平行地设置有能转动的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贴近地设置于第一工作台面下方皮带的下表面;所述第五连杆贴近地设置于第一工作台面下方皮带的上表面,且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设置于第一工作平台靠近其两端的位置,所述第五连杆设置于第一工作平台下方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的两端均分别通过固定结构件固定于第一工作台面的下方。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一工作台面的中轴线与第二工作台面的中轴线呈钝角。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150度<钝角的角度<180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固定结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第一工作台面的下方;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结构相同,其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的两端均分别穿过第三轴承设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为与第一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的矩形结构件,所述第二底座为固定于矩形结构件上的呈凸字形结构的卡座,所述卡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三轴承穿过地设置于卡座的通孔内。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结构相同,均成圆柱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卡座与矩形结构件通过螺栓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通过将第一工作台面的中轴线与第二工作台面的中轴线呈钝角设置,有效实现模板与产品的分离,通过将第一工作台面的下方设置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采用第三轴承带动实现皮带的传输作用,使得建筑板材自动运行至第一工作台面与第二工作台面的相邻位置实现模板与产品的自然分离,无需人工辅助,结构巧妙,使用方便,高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的第三连杆或第四连杆与皮带及底座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的第一工作台面的上、下皮带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的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中:1、皮带;2、凸字形结构的卡座;3、第一工作台面的立柱;4、第三连杆或第四连杆;5、上皮带;6、第一工作台面的支撑杆;7、第二工作台面;8、第一工作台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做进一步更详细的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请参看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相对独立设置的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均包括立柱和通过立柱支撑呈框体结构的第一工作台面8和第二工作台面7,所述第一工作台面8和第二工作台面7的两端部沿其宽度方向均设置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均分别套设有多个用于传输皮带用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皮带通过套设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实现板材传输:所述第一工作台面8相对第二工作台面7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台面8的下方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平行地设置有能转动的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贴近地设置于第一工作台面8下方皮带的下表面;所述第五连杆贴近地设置于第一工作台面下方皮带的上表面,且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设置于第一工作平台靠近其两端的位置,所述第五连杆设置于第一工作平台下方的中部位置;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的两端均分别通过固定结构件固定于第一工作台面的下方。所述第一工作台面的中轴线与第二工作台面的中轴线呈钝角,目的是当建筑板材通过时,该角度能够使得模板与产品很好的分离。所述150度<钝角的角度<180度。所述固定结构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设置于第一工作台面8的下方;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结构相同,其两端均分别设置有第三轴承,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的两端均分别穿过第三轴承设置,第三轴承的设置使得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能够转动,从而帮助皮带的运行。所述底座包括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为与第一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的矩形结构件,所述第二底座为固定于矩形结构件上的呈凸字形结构的卡座2,所述卡座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三轴承穿过地设置于该卡座的通孔内,当第三轴承转动时,带动第三连杆或第四连杆或第五连杆转动。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结构相同,均成圆柱状,圆柱状能够满足皮带的运行需要。所述凸字形结构的卡座与矩形结构件通过螺栓连接,该连接方式能够使得设备更加牢固。图1中:第一工作台面的立柱3、第三连杆或第四连杆4;图2中:下皮带1和上皮带5为一整体结构,第一工作台面的支撑杆6用于支撑上皮带5及运输过程中的板材。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的用途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意欲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也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修改和/或变型,所有的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之内。由技术常识可知,本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相对独立设置的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均包括立柱和通过立柱支撑呈框体结构的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所述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的两端部沿其宽度方向均设置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均分别套设有多个用于传输皮带用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皮带通过套设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实现板材传输;其特征在于:/n所述第一工作台面相对第二工作台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台面的下方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平行地设置有能转动的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贴近地设置于第一工作台面下方皮带的下表面;所述第五连杆贴近地设置于第一工作台面下方皮带的上表面,且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设置于第一工作平台靠近其两端的位置,所述第五连杆设置于第一工作平台下方的中部位置;/n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的两端均分别通过固定结构件固定于第一工作台面的下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包括传输装置,所述传输装置包括相对独立设置的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所述第一传输装置和第二传输装置均包括立柱和通过立柱支撑呈框体结构的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所述第一工作台面和第二工作台面的两端部沿其宽度方向均设置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上均分别套设有多个用于传输皮带用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皮带通过套设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上实现板材传输;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工作台面相对第二工作台面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工作台面的下方沿其宽度方向间隔平行地设置有能转动的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贴近地设置于第一工作台面下方皮带的下表面;所述第五连杆贴近地设置于第一工作台面下方皮带的上表面,且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设置于第一工作平台靠近其两端的位置,所述第五连杆设置于第一工作平台下方的中部位置;
所述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的两端均分别通过固定结构件固定于第一工作台面的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板材生产用脱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作台面的中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红阳戚德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强恒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