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丛岩专利>正文

立式旋转逆燃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8644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对燃烧原煤型汽、水立式逆燃锅炉结构的改进。在炉内胆底部安装有单层活动炉排;烟气旋转通道26-30个,安装在内胆下部一侧,与内胆成夹角50-70度,并与内胆连通,形成烟气旋转通道内低外高。沿烟气旋转通道内壁圆周均布固定三个竖向导向片,导向片与烟气旋转通道轴线夹角40-70度。烟气旋转通道穿过水夹层,连通烟道。(*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对燃烧原煤型汽、水立式逆燃锅炉结构的改进。目前普遍使用的立式逆燃锅炉,其结构是炉体内固定有内胆6,内胆下部和底部有上下两层炉排,炉体外下部外围安装有对流管束4,对流管束外包有耐火保温墙5。炉体与耐火保温墙之间形成烟道,保温墙开有出烟口12。对流管束连通水夹层,炉体中部开有投煤口7。工作时,煤炭在上层炉排上燃烧,火焰向下流动,出烟口在两炉排之间,烟气经过水夹层外壁,再通过内胆上方的排烟道排出,将水加热烧开。由于上炉排离内胆顶部距离较短,限制锅炉燃煤的存放厚度,需要烦繁地投煤、拨火,上炉排落下较多未燃尽煤炭,从出烟口经排烟道排出的烟尘浓度较高,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在燃烧过程中,可见明火,热损失较大,热效率低,浪费能源。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锅炉结构的缺点,提供一种节约能源,较大幅度地减少烟尘排出,减轻司炉人员劳动强度的逆燃锅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内胆底部安装有单层活动炉排2。烟气旋转通道3为26-30个,固定在内胆下部一侧,穿过水夹层,与内胆成夹角50-70度,与内胆连通,形成烟气旋转通道内低外高。沿每个烟气旋转通道内壁圆周均布固定三个竖向导向片14,导向片与烟气旋转通道轴线夹角40-70度;烟气旋转通道连通烟道。工作时,将煤炭从投煤口7投入内胆,可从炉排处一直堆放到投煤口。燃烧时,下层是煤渣,中层是燃烧层,上层是煤炭的干馏区,热烟气由引风机13通过烟气旋转通道吸入烟道,与对流管束中的水进行充分热交换,再经烟道排出。本技术采用内胆底部单层炉排,一次可投入较多煤炭,不产生明火,热损失小,热烟气中灰尘小。本技术由于有烟气旋转通道,烟气经过烟气旋转通道的导向片,将烟气中的灰尘分离,排出的烟气中的灰尘微乎其微。又由于烟气通过烟气旋转通道产生扰动,增强烟气在烟道中的换热效果,提高了热效率,达到了节能,增强环保,降低劳动强度的目的。本技术由以下实施侧及其附图给出。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烟气旋转通道横剖面图。附图3是烟气旋转通道局部展开图。1出灰口、2炉排、3烟气旋转通道、4对流管束、5耐火保温墙、6内胆、7投煤口、8水位计、9压力表、10安全阀、11出气口、12出烟口、13引风机、14导向片。实施例炉体上部安装有水位计8、压力表9、安全阀10、出气口11。炉体中部开有投煤口7。炉体下部有出灰口1。炉体下部外围还安装有对流管束4,对流管束外包有耐火保温墙5。炉体与耐火保温墙形成烟道,保温墙开有出烟口12。对流管束连通水夹层。炉体内固定有内胆6,内胆底部安装有单层活动炉排2。烟气旋转通道3为26个,固定在内胆下部一侧,穿过水夹层,与内胆夹角成65度,与内胆连通,形成烟气旋转通道内低外高。沿每个烟气旋转通道内壁圆周均布固定三个竖向导向片14,导向片与烟气旋转通道轴线夹角60度。烟气旋转通道连通烟道。权利要求1.一种立式旋转逆燃锅炉,炉体内固定有内胆6,炉体下部外圈安装有对流管束4,对流管束外包有耐火保温墙5;炉体与耐火保温墙形成烟道,保温墙开有出烟口12;对流管束连通水夹层,炉体中部开有投煤口7;内胆与炉体内壁为水夹层;其特征在于内胆底部安装有单层活动炉排2;烟气旋转通道3为26-30个,固定在内胆下部的一侧,穿过水夹层,与内胆成夹角50-70度,与内胆连通,形成烟气旋转通道内低外高;沿每个烟气旋转通道内壁圆周均布固定三个竖向导向片14,导向片与烟气旋转通道轴线夹角40-70度;烟气旋转通道连通烟道。专利摘要本技术是对燃烧原煤型汽、水立式逆燃锅炉结构的改进。在炉内胆底部安装有单层活动炉排;烟气旋转通道26—30个,安装在内胆下部一侧,与内胆成夹角50—70度,并与内胆连通,形成烟气旋转通道内低外高。沿烟气旋转通道内壁圆周均布固定三个竖向导向片,导向片与烟气旋转通道轴线夹角40—70度。烟气旋转通道穿过水夹层,连通烟道。文档编号F24H1/22GK2330933SQ98237438公开日1999年7月28日 申请日期1998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4月27日专利技术者丛岩 申请人:丛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式旋转逆燃锅炉,炉体内固定有内胆6,炉体下部外围安装有对流管束4,对流管束外包有耐火保温墙5;炉体与耐火保温墙形成烟道,保温墙开有出烟口12;对流管束连通水夹层,炉体中部开有投煤口7;内胆与炉体内壁为水夹层;其特征在于内胆底部安装有单层活动炉排2;烟气旋转通道3为26-30个,固定在内胆下部的一侧,穿过水夹层,与内胆成夹角50-70度,与内胆连通,形成烟气旋转通道内低外高;沿每个烟气旋转通道内壁圆周均布固定三个竖向导向片14,导向片与烟气旋转通道轴线夹角40-70度;烟气旋转通道连通烟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岩
申请(专利权)人:丛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