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796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其包括钢筋横梁、钢筋支架及楼承板,钢筋支架的一端焊接于钢筋横梁,楼承板焊接于钢筋支架的另一端;楼承板包括依序堆叠的第一楼承板基材、第一玻璃纤维板、抗冲击层、第二玻璃纤维板及第二楼承板基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采用第一楼承板基材、第一玻璃纤维板、抗冲击层、第二玻璃纤维板及第二楼承板基材五层结构,降低楼承板的重量,提升了楼承板的抗震性能,并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抗冲击层,抗冲击层缓冲楼承板的外来冲击力,提升了楼承板抗冲击性能,耐腐蚀层提升楼承板的耐腐蚀性能,延长楼承板的使用寿命。

High impact strength seismic floor bearing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
本技术涉及楼承板
,特别是涉及一种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
技术介绍
楼承板,也叫压型钢板、钢承板、钢楼承板,最早叫压型钢板,即所有经压板机压制成型的钢板的统称。楼承板是采用镀锌钢板经辊压冷弯成型,其截面成V型、U型、梯形或类似这几种形状的波形,主要用作永久性模板,也可被选为其他用途。最早的压型钢板主要是用于厂房屋面的屋面板,后面有用于楼层的压型钢板后逐渐分类称为楼承板。目前,现有的楼承板普遍为压型钢板,压型钢板的重量较重,抗冲击与抗震能力较弱,并且,现有的楼承板易生锈腐蚀的问题比较严重,使得钢结构厂房的使用寿命达不到设计需求,企业维修养护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其包括钢筋横梁、钢筋支架及楼承板,钢筋支架的一端焊接于钢筋横梁,楼承板焊接于钢筋支架的另一端;楼承板包括依序堆叠的第一楼承板基材、第一玻璃纤维板、抗冲击层、第二玻璃纤维板及第二楼承板基材。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楼承板基材及第二楼承板基材为不锈钢片材或镀锌铁皮或铝合金片材。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抗冲击层为硅铝气凝胶。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楼承板基材及第二楼承板基材的外表面均具有耐腐蚀层。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耐腐蚀耐层为改性聚氯乙烯或丙烯酸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楼承板基材与第一玻璃纤维板之间具有第一粘贴层。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玻璃纤维板与第二楼承板基材之间具有第二粘贴层。在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粘贴层为高耐候性胶水。本技术的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采用第一楼承板基材、第一玻璃纤维板、抗冲击层、第二玻璃纤维板及第二楼承板基材五层结构,降低楼承板的重量,提升了楼承板的抗震性能,并且,本技术具有抗冲击层,抗冲击层缓冲楼承板的外来冲击力,提升了楼承板抗冲击性能,耐腐蚀层提升楼承板的耐腐蚀性能,进而延长楼承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楼承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0、钢筋横梁;20、钢筋支架;30、楼承板;301、第一楼承板基材;302、第一玻璃纤维板;303、抗冲击层;304、第二玻璃纤维板;305、第二楼承板基材;306、耐腐蚀层;307、第一粘贴层;308、第二粘贴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本技术的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楼承板3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其包括钢筋横梁10、钢筋支架20及楼承板30。钢筋支架20的一端焊接于钢筋横梁10,楼承板30焊接于钢筋支架20的另一端。其中,本技术的楼承板30包括依序堆叠的第一楼承板基材301、第一玻璃纤维板302、抗冲击层303、第二玻璃纤维板304及第二楼承板基材305。本技术采用第一楼承板基材301、第一玻璃纤维板302、抗冲击层303、第二玻璃纤维板304及第二楼承板基材305五层结构,第一玻璃纤维板302及第二玻璃纤维板304降低了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的重量,提升了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的抗震性能;并且,抗冲击层303可吸收及缓冲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的外来冲击力。本技术的第一楼承板基材301及第二楼承板基材305均为不锈钢片材或镀锌铁皮或铝合金片材,优选地,第一楼承板基材301及第二楼承板基材305均为镀锌铁皮,镀锌铁皮成本低廉,原材料来源丰富。第一楼承板基材301及第二楼承板基材305的厚度为2毫米至15毫米之间,可有效地减轻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的重量,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震动幅度小,提升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的抗震性能。本技术的抗冲击层303为硅铝气凝胶。硅铝气凝胶具有优异的物理性能及化学性能,其防火、阻燃、隔热及保温性能优异,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遭受外来冲击力时,抗冲击层303可吸收及缓冲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的外来冲击力,防止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因外来冲击力损坏。第一楼承板基材301及第二楼承板基材305的外表面均具有耐腐蚀层306。耐腐蚀层306为改性聚氯乙烯或丙烯酸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改性聚氯乙烯或丙烯酸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综合性能较好,冲击强度较高,化学稳定性,电性能良,耐腐蚀层306为第一楼承板基材301及第二楼承板基材305形成保护层,延缓彩第一楼承板基材301及第二楼承板基材305老化和锈蚀,提升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的耐腐蚀耐老化性能,延长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的使用寿命。第一楼承板基材301与第一玻璃纤维板302之间具有第一粘贴层307。第二玻璃纤维板304与第二楼承板基材305之间具有第二粘贴层308。并且,第一粘贴层307与第二粘贴层308均为高耐候性胶水。高耐候性胶水具有优异的耐气候老化性能、耐紫外线、耐臭氧、耐水,耐高低温性能,可有效防止第二玻璃纤维板304与第二玻璃纤维板304脱落,进而影响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1的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采用第一楼承板基材、第一玻璃纤维板、抗冲击层、第二玻璃纤维板及第二楼承板基材五层结构,降低楼承板的重量,提升了楼承板的抗震性能,并且,本技术具有抗冲击层,抗冲击层缓冲楼承板的外来冲击力,提升了楼承板抗冲击性能,耐腐蚀层提升楼承板的耐腐蚀性能,延长楼承板的使用寿命。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横梁、钢筋支架及楼承板,所述钢筋支架的一端焊接于所述钢筋横梁,所述楼承板焊接于所述钢筋支架的另一端;所述楼承板包括依序堆叠的第一楼承板基材、第一玻璃纤维板、抗冲击层、第二玻璃纤维板及第二楼承板基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钢筋横梁、钢筋支架及楼承板,所述钢筋支架的一端焊接于所述钢筋横梁,所述楼承板焊接于所述钢筋支架的另一端;所述楼承板包括依序堆叠的第一楼承板基材、第一玻璃纤维板、抗冲击层、第二玻璃纤维板及第二楼承板基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承板基材及第二楼承板基材为不锈钢片材或镀锌铁皮或铝合金片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层为硅铝气凝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抗冲击强度抗震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育运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丰源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