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承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75423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承板,旨在提供一种与混凝土结合能力强、不易脱落的楼承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底板(1),两侧的Ⅰ扣合边(2)和Ⅱ扣合边(3),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部的闭口型肋(4),所述Ⅰ扣合边(2)与所述Ⅱ扣合边(3)相适配,所述闭口型肋(4)包括下部相贴合的垂直立肋(41)及上部的楔子(42),所述楔子(42)的截面为多边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领域。(*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用楼承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钢一混凝土组合板日益得到推广和应用。 所谓的组合板,是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的材料和结构特点联合成为一整体 而共同工作的一种结构形式,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压型钢板组合板。压型钢板 组合板是一种十分合理的结构形式,它能够按其各组成部件所处的位置和特 点,充分发挥钢材抗拉和混凝土抗压性能好的优点,并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 施工性能,这种结构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建筑中。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楼 板相比,压型钢板组合楼板(即楼承板)具备以下优点楼承板压型钢板可 以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永久模板,这样就省掉了施工中安装和拆除模板等工序, 从而节省了时间和劳动力;当楼承板压型钢板安装好以后可以作为施工平台 使用,同时由于不必使用临时支撑,也不影响下一层施工平面的工作;楼承 板压型钢板可以作为楼板的底筋使用,减少了安装板筋的工作量;采用楼承 板压型钢板可以减少楼板混凝土用量,减少的楼板自重又可以相应的减少梁、 柱和基础的尺寸,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能;楼承板压型钢板的肋部可以放置 水电管线,从而使结构层与管线合为一体,间接地加大了层高或降低了建筑 高度,给建筑设计带来灵活性;在施工阶段,楼承板压型钢板可作为钢梁的 连续侧向支撑,提高了钢梁的整体稳定承载力;在使用阶段,提高了钢梁的 整体稳定性和上翼缘的局部稳定性。以上几个优点都可以相当大程度地縮短 施工时间,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现有的压型钢板楼承板多是经多道次一体滚压成型的压型板,构造多是 在其两侧设有扣合边以使多块楼承板之间互相连接,在其中段设有下部两立 肋相贴合的楔形体以增强楼承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强度进而增强组合楼板结构的稳定性。如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3年4月2日公告的公告号为 CN2542760Y,名称为"大楼楼承板的改进结构"的专利和2006年4月5日 公告的公告号为CN2769394Y,名称为"一种闭口型结构楼承板"的专利, 它们的楔形体均是采用截面为倒三角的形状,另外,目前还出现了截面为梯 形或倒梯形形状的楔形体,这些形状使得楔形体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仍然不 够大,使楼承板与混凝土的结合强度仍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与混 凝土结合能力强、不易脱落的楼承板。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包括底板,两侧的I扣合 边和II扣合边,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上部的闭口型肋,所述I扣合边与所述 II扣合边相适配,所述闭口型肋包括下部相贴合的垂直立肋及上部的楔子, 所述楔子的截面为多边形。所述I扣合边包括垂直的I立边及带有嵌入槽的I扣合部,所述扣合部 的截面为不完整的多边形,其下部板边向多边形内部折入再向下折回形成有卡棱的嵌入口;所述n扣合边包括垂直的n立边及n扣合部,所述n扣合部 由板边向下折再回折形成上小下大的与所述嵌入口相适配的嵌入部。所述楔子的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底板上间隔设置有向上凹进的加强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所述闭口型肋包括下部相贴 合的垂直立肋及上部的楔子,所述楔子的截面为多边形,采用多边形的楔子 可使得所述闭口型肋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大,楼承板与混凝土的结合能力增强,楼承板受到混凝土的保护不易脱落,使其丧失结构功能的时间延长, 从而增强了组合楼板结构的稳定性,故本技术与混凝土结合能力强、不 易脱落;由于本技术所述I扣合边包括垂直的I立边及带有嵌入槽的I扣合 部,所述扣合部的截面为不完整的多边形,其下部板边向多边形内部折入再 向下折回形成有卡棱的嵌入口 ;所述II扣合边包括垂直的II立边及II扣合部,所述n扣合部由板边向下折再回折形成上小下大的与所述嵌入口相适配的嵌入部,因此,可使多个楼承板互相连接后其相扣合的部分与所述闭口型肋的 形状相一致,以达到与所述闭口型肋相同的功能,故本技术整体更不易 脱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断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互相装配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图2、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楼承板是由钢板经多道次一体 滚压成型的压型板,包括底板l,两侧的I扣合边2和II扣合边3,间隔设置 于所述底板1上部的闭口型肋4。所述I扣合边2与所述II扣合边3相适配, 所述底板1上间隔设置有向上凹进的加强肋11,用于加强所述底板1的强度 和变形回复能力,所述加强肋11为弧形。所述闭口型肋4包括下部相贴合的 垂直立肋41及上部的楔子42,所述楔子42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I扣合 边2包括垂直的I立边21及带有嵌入槽的I扣合部22,所述扣合部22的截 面为不完整的正六边形,其下部板边向正六边形内部折入再向下折回形成有卡棱的嵌入口;所述II扣合边3包括垂直的II立边31及II扣合部32,所述n扣合部32由板边向下折再回折形成上小下大的与所述嵌入口相适配的嵌 入部。所述闭口型肋4下部的两个所述垂直立肋41相贴合,可使板底平整美观, 楼承板的强度大且防火性能好,所述闭口型肋4上部的所述楔子42的截面为 正多边形,可使得所述闭口型肋4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增大,楼承板与混凝 土的结合能力增强,楼承板受到混凝土的保护不易脱落,延长楼承板的使用 寿命,增强组合楼板结构的稳定性。所述I扣合边2上的所述I扣合部22的 截面为正多边形,其下部板边向圆形内部折入再向下折回形成有卡棱的嵌入 口,所述II扣合边3的所述II扣合部32由板边向下折再平折形成上小下大的 与所述嵌入口相适配的嵌入部,当两块楼承板扣合连接时,所述嵌入部从所 述嵌入口嵌入所述I扣合边2,所述I立边21和所述II立边31也相贴合, 可使多个楼承板相连接后其相扣合的部分与所述垂直立肋41的形状相一致, 以达到与所述闭口型肋4相同的功能。当然,所述楔子42的截面也可以为其它多边形,理论上,边数越多,所 述闭口型肋4与混凝土的接触面积越大,考虑到加工情况,所述楔子42的截 面多边形一般采用正六边形或正七边形或正八边形或正九边形较为合适。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领域。权利要求1、一种楼承板,包括底板(1),两侧的I扣合边(2)和II扣合边(3),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部的闭口型肋(4),所述I扣合边(2)与所述II扣合边(3)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口型肋(4)包括下部相贴合的垂直立肋(41)及上部的楔子(42),所述楔子(42)的截面为多边形。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I扣合边(2)包括垂 直的I立边(21)及带有嵌入槽的I扣合部(22),所述扣合部(22)的 截面为不完整的多边形,其下部板边向多边形内部折入再向下折回形成有 卡棱的嵌入口;所述II扣合边(3)包括垂直的II立边(31)及II扣合部 (32),所述II扣合部(32)由板边向下折再回折形成上小下大的与所述 嵌入口相适配的嵌入部。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楔子(42)的截面为正 多边形。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间隔设置 有向上凹进的加强肋(11)。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楼承板,旨在提供一种与混凝土结合能力强、不易脱落的楼承板。本技术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楼承板,包括底板(1),两侧的Ⅰ扣合边(2)和Ⅱ扣合边(3),间隔设置于所述底板(1)上部的闭口型肋(4),所述Ⅰ扣合边(2)与所述Ⅱ扣合边(3)相适配,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口型肋(4)包括下部相贴合的垂直立肋(41)及上部的楔子(42),所述楔子(42)的截面为多边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耀光
申请(专利权)人:百安力钢结构应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