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
,目前常用于风洞设计,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通过预制板连接实现整体装配的结构,较传统现场浇筑建筑在技术上是一大进步,预制板直接在工厂制作,现场组装,易于保证每块拼装板的质量,能最大限度的改善结构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等级、使用耐久性;此外,预制板通过胎膜制作,易于实现标准化、装配式结构比传统方式速度快30%左右。不受现场施工场地的限制,且不需要大量工人与设备,主要需要吊装设备,留有小部分工人即可,大大缩短了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且现场装配方式,现浇作业极少,健康不扰民,且没有环境污染,此外,钢模板等重复利用率提高,垃圾、损耗、节能能减少一半以上。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板之间接缝位置连接方法一般有水泥砂浆砌筑、钢筋锚固后浇混凝土连接等,这些连接方式整体性不好,当出现温度突变、应力等原因,连接位置容易出现开裂、起皮或掉灰,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预制板装配式风洞,提出了一种预制板之间的柔性连接结构,将相邻预制板与风洞轴线平行方向的纵缝之间进行软连接,使连接纵缝位置有一定的柔性,避免了风洞产生局部变形与应力集中,特别适合在高低温差较大的工况使用。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金属杆、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均内埋有金属筋条;第一预制板的对接面与第二预制板的对接面相对,且之间存在纵缝,第一预制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杆、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均内埋有金属筋条;/n第一预制板的对接面与第二预制板的对接面相对,且之间存在纵缝,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环与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环沿着纵缝交错布置,所述金属杆贯穿所有的金属环,且所有金属环与金属杆均埋在混凝土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杆、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均内埋有金属筋条;
第一预制板的对接面与第二预制板的对接面相对,且之间存在纵缝,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环与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环沿着纵缝交错布置,所述金属杆贯穿所有的金属环,且所有金属环与金属杆均埋在混凝土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保珍,黄文,周焕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