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7812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包括金属杆、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均内埋有金属筋条;第一预制板的对接面与第二预制板的对接面相对,且之间存在纵缝,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环与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环沿着纵缝交错布置,所述金属杆贯穿所有的金属环,且所有金属环与金属杆均埋在混凝土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相邻的预制板之间留有一较小间隙,便于装配及位置调整,施工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且横筋与纵筋交错的连接结构,整体浇注后强度高,可承受较大剪切、挤压力,抗弯能力强,不容易出现开裂、起皮等质量问题。

A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precast concrete slab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
,目前常用于风洞设计,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通过预制板连接实现整体装配的结构,较传统现场浇筑建筑在技术上是一大进步,预制板直接在工厂制作,现场组装,易于保证每块拼装板的质量,能最大限度的改善结构开裂、渗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整体结构的安全等级、使用耐久性;此外,预制板通过胎膜制作,易于实现标准化、装配式结构比传统方式速度快30%左右。不受现场施工场地的限制,且不需要大量工人与设备,主要需要吊装设备,留有小部分工人即可,大大缩短了现场安全事故发生率。且现场装配方式,现浇作业极少,健康不扰民,且没有环境污染,此外,钢模板等重复利用率提高,垃圾、损耗、节能能减少一半以上。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预制板之间接缝位置连接方法一般有水泥砂浆砌筑、钢筋锚固后浇混凝土连接等,这些连接方式整体性不好,当出现温度突变、应力等原因,连接位置容易出现开裂、起皮或掉灰,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预制板装配式风洞,提出了一种预制板之间的柔性连接结构,将相邻预制板与风洞轴线平行方向的纵缝之间进行软连接,使连接纵缝位置有一定的柔性,避免了风洞产生局部变形与应力集中,特别适合在高低温差较大的工况使用。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金属杆、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均内埋有金属筋条;第一预制板的对接面与第二预制板的对接面相对,且之间存在纵缝,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环与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环沿着纵缝交错布置,所述金属杆贯穿所有的金属环,且所有金属环与金属杆均埋在混凝土中。进一步的,所述对接面为弧形面。优选地为圆弧凹面。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筋条为钢筋。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筋条为圆形或U形。进一步的,所述金属杆为钢棒。制作方法:(1)将预制板制造时,需要接缝的位置伸出U型钢筋,相邻两块预制板的U型钢筋位置错开;(2)预制板拼接时,将U型钢筋端头对齐,钢筋之间的间距保持一致;(3)预制板位置调整到位后,在U型钢筋中间位置插入圆钢棒;(4)在缝隙处浇筑混凝土,将U型钢筋、圆钢棒浇筑为一个整体结构。为方便接缝位置的浇筑,预制板制造时,将端头位置外表面设计为半圆形,内表面为直面,拼装时,外表面缝隙大,内表面缝隙小,利于混凝土的流动并有效控制预制板之间的缝隙。技术效果本技术在相邻的预制板之间留有一较小间隙,便于装配及位置调整,在预制板制作时将接缝连接位置的钢筋配好,现场仅需要插入一根圆钢棒,进行二次浇注即可,施工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且横筋与纵筋交错的连接结构,整体浇注后强度高,可承受较大剪切、挤压力,抗弯能力强,不容易出现开裂、起皮等质量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俯视图;其中:1-第一预制板、2-第二预制板、3-金属筋条、4-金属筋条、5-金属杆、6-混凝土。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1-2,具体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金属杆、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均内埋有金属筋条,第一预制板的对接面与第二预制板的对接面相对,且之间存在纵缝,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环与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环沿着纵缝交错布置,所述金属杆贯穿所有的金属环,且所有金属环与金属杆均埋在混凝土中。所述对接面为圆弧凹面,所述金属筋条为钢筋。参见附图1-2,具体提供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柔性连接结构,包括金属杆、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均内埋有金属筋条,第一预制板的对接面与第二预制板的对接面相对,且之间存在纵缝,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环与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环沿着纵缝交错布置,所述金属杆贯穿所有的金属环,且所有金属环与金属杆均埋在混凝土中。所述对接面为弧形面,所述金属筋条为钢筋,所述金属筋条为U形。所述金属杆为钢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杆、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均内埋有金属筋条;/n第一预制板的对接面与第二预制板的对接面相对,且之间存在纵缝,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环与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环沿着纵缝交错布置,所述金属杆贯穿所有的金属环,且所有金属环与金属杆均埋在混凝土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杆、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均内埋有金属筋条;
第一预制板的对接面与第二预制板的对接面相对,且之间存在纵缝,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筋条从对接面凸出并形成金属环,第一预制板的金属环与第二预制板的金属环沿着纵缝交错布置,所述金属杆贯穿所有的金属环,且所有金属环与金属杆均埋在混凝土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预制板之间的连接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保珍黄文周焕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工程集成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