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4377499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6-03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包括承台和外射水管,承台底部中部设有增承桩,增承桩左侧设有基桩,增承桩右侧设有摩擦桩,承台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夹箍,承台底部两侧均设有外射水管,承台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木楔,木楔上方均设有水管,承台顶部中部设有钢送桩,承台下方设有锁紧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通过桩锤的冲击能量提供动力,保证动力稳定,通过钢送桩进行传输动力,便于进行下一步工作,通过外射水管将土体冲松,可起到强力冲刷的效果,适用于坚实砂土的沉入桩,通过摩擦桩增大摩擦,有利于沉入桩进入土体,通过增承桩承受冲击力,保护桩体和桩头,防止被打坏。

A structure of building foundation sinking into pi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
本技术涉及沉入桩
,具体为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
技术介绍
沉入桩又叫打入桩,是靠桩锤的冲击能量将预制桩打(压)入土中,使土被压挤密实,以达到加固地基的作用。沉入桩所用的基桩主要为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桩;沉入桩的施工方法主要有:锤击沉桩、振动沉桩、射水沉桩、静力压桩以及钻孔埋置桩等,但是目前的沉入桩存在施工速度慢,桩长太长,桩身不能承受剪力,并出现断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具有表面均匀平整、施工速度快、坚固耐用、结构合理、操作简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包括承台和外射水管,所述承台底部中部设有增承桩,所述增承桩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上,所述增承桩左侧设有基桩,所述基桩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上,所述增承桩右侧设有摩擦桩,所述摩擦桩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上,所述承台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夹箍,所述夹箍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内壁,所述承台底部两侧均设有外射水管,所述外射水管均通过夹箍固定在承台上,所述承台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木楔,所述木楔均通过卡扣固定在承台上,所述木楔上方均设有水管,所述水管通过卡扣固定在夹箍上,所述承台顶部中部设有钢送桩,所述钢送桩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上,所述承台下方设有锁紧箍,所述锁紧箍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侧外射水管上。优选的,所述水管通过卡扣与外射水管连通,所述水管通过卡管道卡扣连接外部高压水泵。优选的,所述锁紧箍通过螺钉将外射水管、基桩、增承桩和摩擦桩竖直锁紧固定。优选的,所述外射水管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拆卸安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通过桩锤的冲击能量提供动力,保证动力稳定,通过钢送桩进行传输动力,便于进行下一步工作,通过外射水管将土体冲松,可起到强力冲刷的效果,适用于坚实砂土的沉入桩,通过摩擦桩增大摩擦,有利于沉入桩进入土体,通过增承桩承受冲击力,保护桩体和桩头,防止被打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的俯视图。图中标注说明:1增承桩、2外射水管、3锁紧箍、4承台、5木楔、6水管、7基桩、8摩擦桩、9夹箍、10钢送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请参阅图1-2,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包括承台4和外射水管2,承台4底部中部设有增承桩1,增承桩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上,增承桩1左侧设有基桩7,基桩7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上,增承桩1右侧设有摩擦桩8,摩擦桩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上,承台4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夹箍9,夹箍9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内壁,承台4底部两侧均设有外射水管2,外射水管2均通过夹箍9固定在承台4上,承台4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木楔5,木楔5均通过卡扣固定在承台4上,木楔5上方均设有水管6,水管6通过卡扣固定在夹箍9上,承台4顶部中部设有钢送桩10,钢送桩10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上,承台4下方设有锁紧箍3,锁紧箍3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侧外射水管2上,水管6通过卡扣与外射水管2连通,水管6通过卡管道卡扣连接外部高压水泵,锁紧箍3通过螺钉将外射水管2、基桩7、增承桩1和摩擦桩8竖直锁紧固定,外射水管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拆卸安装。工作原理:本技术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先将本装置放置到地基需要沉入桩的地方,然后考察土地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安装外射水管2,如果是坚实砂土或者砂砾石土层等较硬土层,则需要安装外射水管2,其他情况,可以取消安装外射水管2,通过外部桩锤的冲击能量提供动力,保证动力稳定,通过钢送桩10进行传输动力,最终将基桩7、摩擦桩8以及增承桩1缓缓送入土层内,使土被压挤密实,以达到加固地基的作用,如果是坚实砂土或者砂砾石土层等较硬土层,首先安装外射水管2,将高压水泵通过水管6送来的高压水流经过外射水管2缩小直径以增加流速和压力,将桩尖附近的土体冲松液化,以减少土对桩端的正面阻力,同时水流及土的颗粒沿摩擦桩8表面涌出地面,减少桩身与土的摩擦力,加快施工速度,当在坚实的砂土中沉桩,桩难以打下或者久打不下时,用这种增加外射水管2的方法,可以防止将桩打坏,或者桩头被打坏。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4)和外射水管(2),所述承台(4)底部中部设有增承桩(1),所述增承桩(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上,所述增承桩(1)左侧设有基桩(7),所述基桩(7)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上,所述增承桩(1)右侧设有摩擦桩(8),所述摩擦桩(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上,所述承台(4)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夹箍(9),所述夹箍(9)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内壁,所述承台(4)底部两侧均设有外射水管(2),所述外射水管(2)均通过夹箍(9)固定在承台(4)上,所述承台(4)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木楔(5),所述木楔(5)均通过卡扣固定在承台(4)上,所述木楔(5)上方均设有水管(6),所述水管(6)通过卡扣固定在夹箍(9)上,所述承台(4)顶部中部设有钢送桩(10),所述钢送桩(10)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上,所述承台(4)下方设有锁紧箍(3),所述锁紧箍(3)通过螺钉固定在两侧外射水管(2)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地基沉入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台(4)和外射水管(2),所述承台(4)底部中部设有增承桩(1),所述增承桩(1)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上,所述增承桩(1)左侧设有基桩(7),所述基桩(7)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上,所述增承桩(1)右侧设有摩擦桩(8),所述摩擦桩(8)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上,所述承台(4)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夹箍(9),所述夹箍(9)均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承台(4)内壁,所述承台(4)底部两侧均设有外射水管(2),所述外射水管(2)均通过夹箍(9)固定在承台(4)上,所述承台(4)顶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木楔(5),所述木楔(5)均通过卡扣固定在承台(4)上,所述木楔(5)上方均设有水管(6),所述水管(6)通过卡扣固定在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宇
申请(专利权)人:金光道环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