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软弱地基边坡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83721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软弱地基边坡加固结构,包括边坡地基,还包括设置在边坡地基内的水平加固层和边坡加固层;水平加固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四层加固结构,依次为第一水平加固层、第二水平加固层、第三水平加固层和第四水平加固层;边坡加固层包括倾斜设置的三层加固结构,依次为第一边坡加固层,通过第一水平加固层、第二水平加固层、第三水平加固层、第四水平加固层、第一边坡加固层、第二水平加固层和第三水平加固层的配合,有效实现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这四层水平加固结构和三层边坡加固结构中,每一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且可以减少或者增加相应加固层,适应性较广,采用梅花桩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固结构,具体为一种软弱地基边坡加固结构,属于软弱地基

技术介绍
软弱地基(softground)系指主要由淤泥、淤泥质土、冲填土、杂填土或其他高压缩性土层构成的地基。这种地基天然含水量过大,承载力低,在荷载作用下易产生滑动或固结沉降。边坡加固是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传统的加固方法是在地基中打入桩限制土体的滑动,以达到防止边坡失稳的目的。这种方法技术的关键是桩要穿过地质条件比较差的软弱土层甚至是流塑态的土层,达到比较坚硬的持力地层才能有效地发挥桩基的作用,否则就像豆腐里面插针一样,桩会随软土一起滑动,甚至由于桩自身容重较大,而使地基更加不稳定。但是,当在软弱地基开挖边坡时,现有的桩加固方法就会产生问题。另外,因为软弱土层较厚,所以现有的打桩技术无法将桩打入持力土层。另外,桩长越长,所需成本越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软弱地基边坡加固结构,通过设有第一水平加固层、第二水平加固层、第三水平加固层、第四水平加固层、第一边坡加固层、第二水平加固层和第三水平加固层,解决了现有加固结构稳定性差、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软弱地基边坡加固结构,包括边坡地基,还包括设置在边坡地基内的水平加固层和边坡加固层;所述水平加固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四层加固结构,依次为第一水平加固层、第二水平加固层、第三水平加固层和第四水平加固层;所述边坡加固层包括倾斜设置的三层加固结构,依次为第一边坡加固层、第二边坡加固层和第三边坡加固层;所述第二水平加固层和第一边坡加固层连接,所述第三水平加固层和第二边坡加固层连接,所述第四水平加固层和第三边坡加固层连接;所述第一边坡加固层外表面还设有格构加固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水平加固层上设置有第一水平加固层上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水平加固层和第一边坡加固层的连接处、所述第三水平加固层和第二边坡加固层的连接处、所述第四水平加固层和第三边坡加固层的连接处均为连接坡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水平加固层覆盖了第一边坡加固层的部分区域。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软弱地基边坡加固结构,通过第一水平加固层、第二水平加固层、第三水平加固层、第四水平加固层、第一边坡加固层、第二水平加固层和第三水平加固层的配合,有效实现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这四层水平加固结构和三层边坡加固结构中,每一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且可以减少或者增加相应加固层,适应性较广,采用梅花桩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稳定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第一水平加固层;2、第二水平加固层;3、第三水平加固层;4、第四水平加固层;5、第一边坡加固层;6、第二边坡加固层;7、第三边坡加固层;8、格构加固层;9、坡脚;10、第一区域;11、第二区域;12、边坡地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软弱地基边坡加固结构,包括边坡地基12,还包括设置在边坡地基12内的水平加固层和边坡加固层;水平加固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四层加固结构,依次为第一水平加固层1、第二水平加固层2、第三水平加固层3和第四水平加固层4;边坡加固层包括倾斜设置的三层加固结构,依次为第一边坡加固层5、第二边坡加固层6和第三边坡加固层7;第二水平加固层2和第一边坡加固层5连接,第三水平加固层3和第二边坡加固层6连接,第四水平加固层4和第三边坡加固层7连接;第一边坡加固层5外表面还设有格构加固层8,通过第一水平加固层1、第二水平加固层2、第三水平加固层3、第四水平加固层4、第一边坡加固层5、第二水平加固层6和第三水平加固层7的配合,有效实现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这四层水平加固结构和三层边坡加固结构中,每一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且可以减少或者增加相应加固层,适应性较广,采用梅花桩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稳定性。第一水平加固层1上设置有第一水平加固层上的第一区域10和第二区域11:第二水平加固层2和第一边坡加固层5的连接处、第三水平加固层3和第二边坡加固层6的连接处、第四水平加固层4和第三边坡加固层7的连接处均为连接坡脚9;第一水平加固层1覆盖了第一边坡加固层5的部分区域;第一水平加固层1、第二水平加固层2、第三水平加固层3、第四水平加固层4、第一边坡加固层5、第二边坡加固层6和第三边坡加固层7的内部均设有梅花,四层水平加固结构配合三层边坡加固结构,有效实现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这四层水平加固结构和三层边坡加固结构中,每一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且可以减少或者增加相应加固层,适应性较广;加固层和边坡层中采用梅花桩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稳定性。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第一水平加固层1、第二水平加固层2、第三水平加固层3、第四水平加固层4、第一边坡加固层5、第二边坡加固层6和第三边坡加固层7的内部均设有梅花,第一水平加固层1、第二水平加固层2、第三水平加固层3、第四水平加固层4、第一边坡加固层5、第二水平加固层6和第三水平加固层7的配合,实现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为了进一步提高稳定性,采用梅花桩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稳定性。该种软弱地基边坡加固结构,通过第一水平加固层1、第二水平加固层2、第三水平加固层3、第四水平加固层4、第一边坡加固层5、第二水平加固层6和第三水平加固层7的配合,有效实现了边坡的整体稳定性,这四层水平加固结构和三层边坡加固结构中,每一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并且可以减少或者增加相应加固层,适应性较广,采用梅花桩结构,能够进一步实现稳定性.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软弱地基边坡加固结构,包括边坡地基(12),还包括设置在边坡地基(12)内的水平加固层和边坡加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加固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四层加固结构,依次为第一水平加固层(1)、第二水平加固层(2)、第三水平加固层(3)和第四水平加固层(4);所述边坡加固层包括倾斜设置的三层加固结构,依次为第一边坡加固层(5)、第二边坡加固层(6)和第三边坡加固层(7);所述第二水平加固层(2)和第一边坡加固层(5)连接,所述第三水平加固层(3)和第二边坡加固层(6)连接,所述第四水平加固层(4)和第三边坡加固层(7)连接;所述第一边坡加固层(5)外表面还设有格构加固层(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弱地基边坡加固结构,包括边坡地基(12),还包括设置在边坡地基(12)内的水平加固层和边坡加固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加固层包括从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四层加固结构,依次为第一水平加固层(1)、第二水平加固层(2)、第三水平加固层(3)和第四水平加固层(4);所述边坡加固层包括倾斜设置的三层加固结构,依次为第一边坡加固层(5)、第二边坡加固层(6)和第三边坡加固层(7);所述第二水平加固层(2)和第一边坡加固层(5)连接,所述第三水平加固层(3)和第二边坡加固层(6)连接,所述第四水平加固层(4)和第三边坡加固层(7)连接;所述第一边坡加固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华东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汇壹土木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