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指一种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
技术介绍
垫层是钢筋混凝土基础与地基土的中间层,作用是使土体的表面平整以便于在上面绑扎钢筋,也起到保护基础的作用,一般的施工方法是利用素混凝土浇筑形成承台垫层后,施工桩基顶部的承台,进而浇筑形成底板垫层以及底板,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土体可能为流塑状淤泥土体,这种土体承载力低、含水率高、敏感度高,若使用这种方法,施工时间长不利于土体的稳定,因此在这种土体上施工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施工方法及其结构,解决了在流塑状淤泥土体上施工困难的问题,通过施工形成底板垫层后再施工承台,以加快施工速度,防止土体坍塌,也能够加强基础垫层的整体强度,保证后续施工质量。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于待施工的区域打设桩基,并开挖桩基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于待施工的区域打设桩基,并开挖所述桩基周围的土体以形成基坑并露出部分所述桩基;/n于所述基坑的底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承台垫层;以及/n待所述承台垫层达到设定强度后,于所述承台垫层上待施工承台的区域周围支设模板,于所述模板的外侧浇筑形成底板垫层,从而于所述底板垫层对应所述桩基的位置形成供施工承台的施工空间。/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于待施工的区域打设桩基,并开挖所述桩基周围的土体以形成基坑并露出部分所述桩基;
于所述基坑的底部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承台垫层;以及
待所述承台垫层达到设定强度后,于所述承台垫层上待施工承台的区域周围支设模板,于所述模板的外侧浇筑形成底板垫层,从而于所述底板垫层对应所述桩基的位置形成供施工承台的施工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支设所述模板时,还包括:
于所述承台垫层上确定待施工的承台的位置,沿着所述待施工的承台的边缘支设所述模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板的顶部标高高于所述基坑的顶面标高;
于所述模板外侧的所述承台垫层和所述基坑外的地面上浇筑混凝土以形成所述底板垫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坑通过放坡开挖的方式开挖形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塑状淤泥土条件下基础垫层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台垫层和所述底板垫层均由泡沫混凝土浇筑而成。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常晨曦,蒋启诚,刘鹏飞,陈建龙,汤景祥,罗良龙,唐福珍,李舜,李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