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及储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4578986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8 0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及储热装置,包括布置于储热体底部的筏板型基础,该筏板型基础中布置有换热管。其可将储热体散发的热量通过换热管吸收,从而避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因温度过高而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及储热装置
技术介绍
太阳能光热发电通常利用大规模阵列反射镜面构成的反射镜场收集太阳能,产生蒸汽,结合传统汽轮发电机的工艺,从而达到发电的目的。由于太阳能光热发电只能在白天才可接收太阳光产生蒸汽进行发电,且存在过剩的热量,因此,需要储热装置将白天反射镜场产生的过剩热量储存,在晚上和阴雨云天气时将热量再提取出来,保证太阳能光热电厂的全天候连续稳定运行,提高太阳能系统的利用效率。在实践中,为提升光热发电容量,所需储热材料的容量较大,因此,储热体的体积和重量都较大,需要承重较大的储热体地基。现有技术中,储热体地基与储热体直接接触,虽然在储热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构件,但仍有部分热量传递至储热体地基,导致储热体地基的局部温度快速升高,造成导致储热体地基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其可将储热体散发的热量通过换热管吸收,避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因温度过高而损坏。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储热体结构,其可将储热体散发的热量通过换热管吸收,避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因温度过高而损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包括布置于储热体底部的筏板型基础,所述筏板型基础中布置有换热管。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与热利用装置相连。进一步地,所述换热管与冷却装置相连,且所述换热管与所述冷却装置构成循环回路。进一步地,所述筏板型基础的顶部布置有隔热层。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由高铝质隔热耐火砖堆砌而成。进一步地,所述隔热层与所述筏板型基础之间还布置有防潮层。进一步地,所述防潮层由泡沫玻璃和/或泡沫陶瓷堆砌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筏板型基础由混凝土制成。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热装置,包括储热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其中,所述储热体布置于所述储热体的地基结构的顶部,且所述储热体与所述储热体的地基结构相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储热体的地基结构,通过在筏板型基础中布置换热管,将传递至筏板型基础上的储热体散发的热量通过换热管中流通的换热介质吸收,避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因温度升高而损坏。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换热管与热利用装置相连。将换热管中流通的换热介质吸收的热量输送至热利用装置,在为筏板型基础进行散热的同时,还可回收该部分热量进行利用。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换热管与冷却装置相连,并将换热管与冷却装置形成循环回路。将换热管中吸收热量的换热介质输送至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换热介质再循环至换热管中,实施新一轮的循环。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筏板型基础的顶部布置隔热层,可减少储热体散发的热量向筏板型基础传递,并可通过该隔热层将热量进行均匀,避免传递至筏板型基础的热量过度集中而对筏板型基础产生破坏。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隔热层与筏板型基础之间布置防潮层,可避免筏板型基础湿度过大,起到防潮的作用,同时也可进一步减少热量向筏板型基础的传递。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采用高铝质隔热耐火砖堆砌形成隔热层,依靠该材料的高隔热性及较高的强度,在起到隔热作用的同时,还可为储热体提供较强的支撑作用。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采用泡沫玻璃和/或泡沫陶瓷堆砌形成防潮层,依靠该材料的吸水性,起到防潮作用的同时,还可提供一定的支撑作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储热装置,通过在储热体的地基结构的顶部布置储热体,从而将储热体散发的热量传递至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并由其中的换热管中流通的换热介质将热量吸收带走,起到降低储热体的地基结构中的筏板型基础温度的作用,从而提升筏板型基础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在下文中将基于仅为非限定性的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储热体的地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储热体的地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筏板型基础,2-换热管,3-隔热层,4-防潮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包括布置于储热体底部的筏板型基础1,该筏板型基础1中布置有换热管2。现有技术中储热体的地基与储热体直接接触,虽然在储热体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温构件,但仍有部分热量传递至储热体的地基,导致储热体的地基结构的局部温度快速升高,易损坏储热体的地基结构,严重影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的完整性。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其可将储热体散发的热量通过换热管2吸收,从而避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因温度过高而损坏。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包括布置于储热体底部的筏板型基础1,该筏板型基础1中布置有换热管2。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其中的换热管2可与热利用装置相连,例如,该换热管2中的换热介质为水,该热利用装置可为供暖装置,换热管2与供暖装置构成循环回路。换热管2中的水吸收热量后被输送至供暖装置中,水将其自身携带的热量传递到室内环境中,从而提高室内温度;完成热量传递的水的温度降低,变为冷水,可将该冷水再循环至换热管2中,实施循环利用。另外,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也可将换热管2中吸收热量的水储存在热利用装置中,为用户提供生活所用热水。再者,在本实施例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其中的换热管2可与冷却装置相连,且该换热管2与该冷却装置构成循环回路。将换热管2中吸收热量的换热介质输送至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换热介质再循环至换热管2中,实施循环利用。其中的筏板型基础1的顶部布置有隔热层3,该隔热层3可由高铝质隔热耐火砖堆砌而成,该隔热层3与筏板型基础1之间还布置有防潮层4,该防潮层4可由泡沫玻璃和/或泡沫陶瓷堆砌而成。其中的筏板型基础1可由混凝土制成,从而增强筏板型基础1的承重能力。通过将换热管2与热利用装置相连,可将换热管2中流通的换热介质吸收的热量输送至热利用装置,在为筏板型基础1进行散热的同时,还可回收该部分热量进行利用。通过在筏板型基础1的顶部布置隔热层3,可减少储热体散发的热量向筏板型基础1传递,并可通过该隔热层3将热量进行均匀,避免传递至筏板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储热体底部的筏板型基础,所述筏板型基础中布置有换热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布置于储热体底部的筏板型基础,所述筏板型基础中布
置有换热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与热利用装置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与冷却装置相连,且所述换热
管与所述冷却装置构成循环回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其中任一项所述的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筏板型基础的顶部布
置有隔热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热体的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由高铝质隔热耐火砖堆砌而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星李维韩跃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兆阳光热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