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金属零件冷萃装置,包括盛装淬冷液的冷萃箱,冷萃箱内重叠设置有多层镂空的置物篮,冷萃箱内底面四角开设有轴槽;各置物篮四角设置有穿装孔,支杆竖向穿过各穿装孔,底端配合于轴槽,支杆下部设置有一段外螺纹,顶升套通过外螺纹穿装于支杆;各支杆顶端竖向卡合连接有转动盘,各转动盘配设有驱动机构,同侧的两个转动盘及其驱动机构安装于一个安装座,门形支架的横梁上安装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安装座竖向连接。冷萃箱内层叠安装多层置物篮,将零件分层放置,淬冷液可迅速全方位浸泡各个零件,避免浸泡死区,同时上下层零件之间不会相互磨损。
A cold extraction device for precision metal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密金属零件冷萃装置
本技术涉及精密金属零件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精密金属零件冷萃装置。
技术介绍
冷萃,是将金属零件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随即浸入淬冷介质中快速冷却的金属热处理工艺。常用的淬冷介质有盐水、水、矿物油、空气等,其中液体冷萃方式更常用。现有的冷萃操作,将加热后的零件统一放入冷萃容器,所有的零件全部直接堆放,工件之间相互擦碰容易磨损或变形,接触面较大的部位淬冷液体浸入较慢。因此,需要对零件分区放置,以便淬冷液快速全方位浸泡各零件,同时避免零件相互碰伤。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精密金属零件冷萃装置,可分层放置大批量零件,避免零件之间相互碰伤,消除浸泡死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方案:一种精密金属零件冷萃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淬冷液的冷萃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萃箱内层叠设置有多层镂空的置物篮,所述冷萃箱内底面四角开设有轴槽;各所述置物篮四角设置有穿装孔,各所述穿装孔竖向穿设支杆,所述支杆底端配合于所述轴槽,所述支杆下部设置有一段外螺纹,所述外螺纹穿装顶升套。进一步地,各所述支杆顶端竖向卡合连接有转动盘,各所述转动盘配设有驱动机构,同侧的两个所述转动盘及其驱动机构安装于一个安装座,门形支架的横梁上安装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与安装座竖向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及主动齿轮,所述转动盘顶面设置有齿轮座,所述齿轮座与主动齿轮啮合。进一步地,所述转动盘设置为圆筒状,当所述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伸长时,所述支杆顶端插入所述转动盘的内孔并卡紧。所述支杆顶端周向设有多个竖槽,所述转动盘的内孔壁周向设置有多个凸条,当所述转动盘与支杆卡接时,所述凸条插入所述竖槽。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侧壁设置有凸块,门形支架的竖柱侧壁竖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凸块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进一步地,所述冷萃箱内侧壁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置物篮四角设置有弧形凸块,安装时所述弧形凸块配合于所述弧形凹槽,所述穿装孔位于所述弧形凸块。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冷萃箱内层叠安装多层置物篮,将零件分层放置,淬冷液可迅速全方位浸泡各个零件,避免浸泡死区,同时上下层零件之间不会相互磨损;取出零件时,通过旋转支杆使顶升套上移,将置物篮顶出液面,然后直接将整篮零件取出,提高卸载效率。支杆正上方设置转动盘,升降气缸带动各个转动盘及其驱动机构上下移动,可实现转动盘与支杆连接和脱离,同时转动盘和支杆顶端通过竖槽和凸条配合,可避免转动过程中打滑。转动盘设置齿轮座与主动齿轮啮合,通过电机驱动即可旋拧支杆,四个支杆同步旋拧,可使顶升套同步快速上移,从而快速卸载置物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多层置物篮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转动盘及其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冷萃箱的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冷萃箱,11-弧形凹槽,12-轴槽,13-排液管,2-置物篮,20-穿装孔,3-支杆,30-竖槽,31-外螺纹,32-顶升套,4-转动盘,40-凸条,41-齿轮座,5-电机,6-安装座,60-凸块,7-升降气缸,8-门形支架,80-滑槽,9-主动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精密金属零件冷萃装置,包括盛装淬冷液的冷萃箱1,所述冷萃箱1内重叠设置有多层镂空的置物篮2,所述冷萃箱1内底面四角开设有轴槽12;各所述置物篮2四角设置有穿装孔20,支杆3竖向穿过各所述穿装孔20,底端配合于所述轴槽12,所述支杆3下部设置有一段外螺纹31,顶升套32通过所述外螺纹31穿装于所述支杆3。具体实施过程:旋转支杆3使顶升套32位于底端,从支杆3顶端将置物篮2四角套于四个支杆3,将零件放入冷萃箱1,落入置物篮2内,底层置物篮2放满以后,依次安装上层置物篮2;冷萃完成后,旋拧各支杆3使顶升套32漏出液面,然后取下各置物篮2。将零件分层放置在镂空的置物篮2,淬冷液可迅速全方位浸泡各个零件,避免浸泡死区,同时上下层零件之间不会相互磨损。取出零件时,通过旋转支杆3使顶升套32上移,将置物篮2顶出液面,然后直接将整篮零件取出,不用单个零件分别卸载,提高卸载效率。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自动快速旋拧各支杆3,如图1和图3所示,各所述支杆3顶端竖向卡合连接有转动盘4,各所述转动盘4配设有驱动机构,同侧的两个所述转动盘4及其驱动机构安装于一个安装座6,门形支架8的横梁上安装有升降气缸7,所述升降气缸7的活塞杆与安装座6竖向连接。门形支架8横跨冷萃池1,升降气缸7驱动安装座6上下移动。冷萃操作时,转动盘4上移悬于支杆3正上方,将多层置物篮2从支杆3顶端穿装;冷萃完成需要取出零件时,升降气缸7的活塞杆伸长驱动安装座6下移,使转动盘4与支杆3压紧卡合;然后各个驱动机构驱动各个转动盘6旋转,从而旋拧支杆3,带动顶升套32上移,将置物篮3顶出液面;然后升降气缸7的活塞杆缩短,使转动盘4与支杆3脱离,从支杆3顶端将置物篮3抽出。进一步地,提供一种具体的转动盘4驱动方式,如图3所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及主动齿轮9,所述转动盘4顶面设置有齿轮座41,所述齿轮座41与主动齿轮9啮合。进一步地,转动盘4与支杆3以插套的方式卡合,所述转动盘4设置为圆筒状,当所述升降气缸7的活塞杆伸长时,所述支杆3顶端插入所述转动盘4的内孔并卡紧。所述支杆3顶端周向设有多个竖槽30,所述转动盘4的内孔壁周向设置有多个凸条40,当所述转动盘4与支杆3卡接时,所述凸条40插入所述竖槽30。设置凸条40和竖槽30配合,可避免转动过程中,转动盘4与支杆3打滑,确保支杆3可随之转动使顶升套32上移。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6侧壁设置有凸块60,门形支架8的竖柱侧壁竖向开设有滑槽80,所述凸块60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80。安装座6仅通过升降气缸7悬空设置,安装不牢固,因此,增设滑槽80和凸块60,使安装座6与门形支架8的竖柱限位配合,安装更稳固,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所述置物篮2四角设置有弧形凸块,所述冷萃箱1内侧壁设置有四条竖直的弧形凹槽11,安装时所述弧形凸块配合于所述弧形凹槽11,所述穿装孔20位于所述弧形凸块。置物篮2四角限位配合于冷萃箱1侧壁,安装更稳固;弧形凸块限位于弧形凹槽11,支杆3插装于各穿装孔20,旋拧过程中置物篮2不易晃动,从而支杆3不易倾斜,利于使升降套32旋拧上移。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的修改、等同替换与改进等,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密金属零件冷萃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淬冷液的冷萃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萃箱(1)内层叠设置有多层镂空的置物篮(2),所述冷萃箱(1)内底面四角开设有轴槽(12);/n各所述置物篮(2)四角设置有穿装孔(20),各所述穿装孔(20)竖向穿设支杆(3),所述支杆(3)底端配合于所述轴槽(12),所述支杆(3)下部设置有一段外螺纹(31),所述外螺纹(31)穿装顶升套(3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密金属零件冷萃装置,包括用于盛装淬冷液的冷萃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冷萃箱(1)内层叠设置有多层镂空的置物篮(2),所述冷萃箱(1)内底面四角开设有轴槽(12);
各所述置物篮(2)四角设置有穿装孔(20),各所述穿装孔(20)竖向穿设支杆(3),所述支杆(3)底端配合于所述轴槽(12),所述支杆(3)下部设置有一段外螺纹(31),所述外螺纹(31)穿装顶升套(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密金属零件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支杆(3)顶端竖向卡合连接有转动盘(4),各所述转动盘(4)配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转动盘(4)旋转,同侧的两个所述转动盘(4)及其驱动机构安装于一个安装座(6),门形支架(8)的横梁上安装有升降气缸(7),所述升降气缸(7)的活塞杆与安装座(6)竖向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精密金属零件冷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5)及主动齿轮(9),所述转动盘(4)顶面设置有齿轮座(41),所述齿轮座(41)与主动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张伟东,杨宇,王维舟,陈俊,杨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市奥林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