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包括主体、滑动盖、正极卡接组件、导电弹簧、导电压片、复位弹簧、导电杆和导电底盘;主体上设有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且负电极和正电极设置方式相同;正极卡接组件滑动设置在主体上,导电弹簧设置在正极卡接组件上并与正电极片连接;第一正极卡接件上设有第二导向槽,限位滑块位于第二导向槽内并与第一正极卡接件滑动连接;导向杆与导电压片连接,且导电压片与导电限位件相贴;第一正极卡接件与第二正极卡接件螺纹连接;导电底盘设置在第二正极卡接件上,且导电底盘与第二正极卡接件转动连接;滑动盖与主体滑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锂电池电极插接部位可以伸缩,并缩进电池盒内保护,不易损坏,更加安全。
A lithium-ion battery for easy install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离子电池
本技术涉及电池安装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来回移动工作。锂离子电池在安装时需将其正、负极与负载的正、负极对接,而现有锂离子电池的正负极均为表面光滑的插接柱,因此与负载对接后,在受到外力时,电极插接部位容易脱开,导致断电,使电池没有一个稳定安全的输出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离子电池,使得锂电池电极插接部位可以伸缩,并缩进电池盒内保护不易损坏,更加安全。(二)技术方案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包括主体、滑动盖、正极卡接组件、导电弹簧、导电压片、复位弹簧、导向杆、限位滑块、导电杆和导电底盘;主体上设有正电极片和负电极片,且负电极和正电极设置方式相同;主体上设有第一导向槽,正极卡接组件位于第一导向槽内并滑动设置在主体上,导电弹簧设置在正极卡接组件上并与正电极片连接;正极卡接组件包括导电限位件、第一正极卡接件和第二正极卡接件;第一正极卡接件设置在导电限位件上;第一正极卡接件上设有第二导向槽,限位滑块位于第二导向槽内并与第一正极卡接件滑动连接;导向杆设置在限位滑块上并与导电压片连接,且导电压片与导电限位件相贴;复位弹簧设置在导电压片上并抵住第一正极卡接件;第一正极卡接件上设有外螺纹,第二正极卡接件上设有内螺纹,第一正极卡接件与第二正极卡接件螺纹连接;导电底盘设置在第二正极卡接件上,且导电底盘与第二正极卡接件转动连接,导电杆设置在导电底盘上;滑动盖上设有倒T型凸台,主体上对应设有倒T型槽,滑动盖与主体滑动连接。优选的,滑动盖上设有开口槽。优选的,滑动盖的数目为两组。优选的,导电压片的数目为两组。优选的,导向杆的数目为多组。优选的,限位滑块的数目为多组。优选的,导电杆远离导电底盘的一端为圆锥状。优选的,导电底盘为圆盘状。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导电杆插进第一正极卡接件内,通过复位弹簧压紧导电杆,旋转第二正极卡接件,使第一正极卡接件和第二正极卡接件螺纹连接,连接方式简单牢固,不会轻易脱落;将连接好的正极卡接组件向正电极片方向推动,最后移动滑动盖将正极卡接组件封住在主体内,导电弹簧压缩并将正极卡接组件抵紧滑动盖,完成安装过程;滑动盖在导电弹簧的作用下,在盖住正极卡接组件后不会轻易滑动,结构稳定牢固;电池发生位移时,电极插接部位不会变形或损坏,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给电池一个稳定安全的输出环境。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离子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离子电池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离子电池中正极卡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主体;2、滑动盖;3、正极卡接组件;4、第一导向槽;5、正电极片;6、导电弹簧;7、倒T型凸台;8、开口槽;9、导电限位件;10、第一正极卡接件;11、第二正极卡接件;12、导电压片;13、复位弹簧;14、导向杆;15、限位滑块;16、第二导向槽;17、导电杆;18、导电底盘;19、负电极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如图1-4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包括主体1、滑动盖2、正极卡接组件3、导电弹簧6、导电压片12、复位弹簧13、导向杆14、限位滑块15、导电杆17和导电底盘18;主体1上设有正电极片5和负电极片19,且负电极和正电极设置方式相同;主体1上设有第一导向槽4,正极卡接组件3位于第一导向槽4内并滑动设置在主体1上,导电弹簧6设置在正极卡接组件3上并与正电极片5连接;正极卡接组件3包括导电限位件9、第一正极卡接件10和第二正极卡接件11;第一正极卡接件10设置在导电限位件9上;第一正极卡接件10上设有第二导向槽16,限位滑块15位于第二导向槽16内并与第一正极卡接件10滑动连接;导向杆14设置在限位滑块15上并与导电压片12连接,且导电压片12与导电限位件9相贴;复位弹簧13设置在导电压片12上并抵住第一正极卡接件10;第一正极卡接件10上设有外螺纹,第二正极卡接件11上设有内螺纹,第一正极卡接件10与第二正极卡接件11螺纹连接;导电底盘18设置在第二正极卡接件11上,且导电底盘18与第二正极卡接件11转动连接,导电杆17设置在导电底盘18上;滑动盖2上设有倒T型凸台7,主体1上对应设有倒T型槽,滑动盖2与主体1滑动连接。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滑动盖2上设有开口槽8,方便连接在第二正极卡接件11上的导电线穿过。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滑动盖2的数目为两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电压片12的数目为两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向杆14的数目为多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限位滑块15的数目为多组。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电杆17远离导电底盘18的一端为圆锥状,便于导电杆17插进第一正极卡接件10。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导电底盘18为圆盘状。本技术中,电池负极和正极安装方式相同,下面以正极为例说明安装方式;安装时,导电杆17插进第一正极卡接件10内,复位弹簧13压缩,导电压片12受力,导向杆14带动导电压片12沿着限位滑块15在第二导向槽16内滑动,导电压片12压紧导电杆17;转动第二正极卡接件11,第一正极卡接件和第二正极卡接件螺纹连接,连接方式简单且牢固,不易脱落;再推动正极卡接组件3向正电极片5方向移动,最后移动滑动盖2将正极卡接组件3封住在主体1内,导电弹簧6压缩并将正极卡接组件3抵紧滑动盖2,完成安装;电池发生位移时,电极插接部位不会变形或损坏,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和边界的等同形式内的全部变化和修改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滑动盖(2)、正极卡接组件(3)、导电弹簧(6)、导电压片(12)、复位弹簧(13)、导向杆(14)、限位滑块(15)、导电杆(17)和导电底盘(18);主体(1)上设有正电极片(5)和负电极片(19),且负电极和正电极设置方式相同;主体(1)上设有第一导向槽(4),正极卡接组件(3)位于第一导向槽(4)内并滑动设置在主体(1)上,导电弹簧(6)设置在正极卡接组件(3)上并与正电极片(5)连接;正极卡接组件(3)包括导电限位件(9)、第一正极卡接件(10)和第二正极卡接件(11);第一正极卡接件(10)设置在导电限位件(9)上;第一正极卡接件(10)上设有第二导向槽(16),限位滑块(15)位于第二导向槽(16)内并与第一正极卡接件(10)滑动连接;导向杆(14)设置在限位滑块(15)上并与导电压片(12)连接,且导电压片(12)与导电限位件(9)相贴;复位弹簧(13)设置在导电压片(12)上并抵住第一正极卡接件(10);第一正极卡接件(10)上设有外螺纹,第二正极卡接件(11)上设有内螺纹,第一正极卡接件(10)与第二正极卡接件(11)螺纹连接;导电底盘(18)设置在第二正极卡接件(11)上,且导电底盘(18)与第二正极卡接件(11)转动连接,导电杆(17)设置在导电底盘(18)上;滑动盖(2)上设有倒T型凸台(7),主体(1)上对应设有倒T型槽,滑动盖(2)与主体(1)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安装的锂离子电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滑动盖(2)、正极卡接组件(3)、导电弹簧(6)、导电压片(12)、复位弹簧(13)、导向杆(14)、限位滑块(15)、导电杆(17)和导电底盘(18);主体(1)上设有正电极片(5)和负电极片(19),且负电极和正电极设置方式相同;主体(1)上设有第一导向槽(4),正极卡接组件(3)位于第一导向槽(4)内并滑动设置在主体(1)上,导电弹簧(6)设置在正极卡接组件(3)上并与正电极片(5)连接;正极卡接组件(3)包括导电限位件(9)、第一正极卡接件(10)和第二正极卡接件(11);第一正极卡接件(10)设置在导电限位件(9)上;第一正极卡接件(10)上设有第二导向槽(16),限位滑块(15)位于第二导向槽(16)内并与第一正极卡接件(10)滑动连接;导向杆(14)设置在限位滑块(15)上并与导电压片(12)连接,且导电压片(12)与导电限位件(9)相贴;复位弹簧(13)设置在导电压片(12)上并抵住第一正极卡接件(10);第一正极卡接件(10)上设有外螺纹,第二正极卡接件(11)上设有内螺纹,第一正极卡接件(10)与第二正极卡接件(11)螺纹连接;导电底盘(18)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淮平,冯育兵,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品源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