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多热源器件散热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的散热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多热源器件散热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数字化及网络资讯化的发展,电子信息器件呈现出向高精度、高可靠性、及小型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并且,随着电器元件越发精密及微型化,把不同功能的芯片集成到一个封装体内的SIP技术,成为未来技术发展的导向。SIP技术的形式千变万化,系统级封装可包括平面或是利用3D堆叠,或是采用多芯片封装,亦或是采用前述两种的各种组合。3D堆叠形式的封装由于可扩大存储模块容量,目前已在较多公司中广泛使用,虽然3D堆叠形式提高了芯片应用效率,但由于芯片堆叠后发热密度大幅增加也使热的问题越来越显著。多芯片封装虽然仍保有原散热面积,但由于热源的相互接近,热耦合增强,从而也会造成严重的热问题。封装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散热问题,据统计,由热所引起的失效约占电子器件失效的一半以上。过高的温度不仅会造成半导体器件的损毁,也会造成电子器件可靠性降低及性能下降。因此,封装级的散热设计更显得非常重要。其中,对于具有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多热源器件散热的装置,包括基板、多热源器件及散热件,所述热源器件封装在所述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热源器件至少包括三个并列分布的热源器件,其中,至少有两个所述热源器件封装发热区域的热流密度不同;对应于热流密度最低区域的第一热源器件采用对流散热,其他热源器件采用散热件散热,所述散热件设置于热源器件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散热件为微流道散热装置或/和液冷散热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多热源器件散热的装置,包括基板、多热源器件及散热件,所述热源器件封装在所述基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热源器件至少包括三个并列分布的热源器件,其中,至少有两个所述热源器件封装发热区域的热流密度不同;对应于热流密度最低区域的第一热源器件采用对流散热,其他热源器件采用散热件散热,所述散热件设置于热源器件与所述基板之间,所述散热件为微流道散热装置或/和液冷散热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热源器件散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源器件为普通芯片,所述普通芯片封装在所述基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多热源器件散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热源器件还包括第二热源器件和第三热源器件,第二热源器件采用3D封装,第三热源器件采用2.5D封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多热源器件散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热源器件散热采用微流道散热装置,所述第三热源器件散热采用液冷散热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用于多热源器件散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转接板结构,微流道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热源器件与所述转接板结构之间,液冷散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辉,唐楚,李方,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长沙安牧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