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车辆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碰撞方法、装置及车辆。该方法包括:检测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一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一移动对象,以及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移动对象;若检测到第一移动对象以及第二移动对象,则根据第一移动对象以及第二移动对象的行动信息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预设条件,则将第一移动对象的行动信息发送至第二移动对象,供第二移动对象根据第一移动对象的行动信息调整速度。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不仅易于实施,而且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Anti collision methods, devices and vehic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碰撞方法、装置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信息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防碰撞方法、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车辆保有量不断增加,为人们的快捷出行提供了有利条件。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交通事故时有发生,交通安全问题一直是相关人员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无人驾驶技术得到广泛研究,无人驾驶技术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发生,但是无人驾驶对于车辆要求较高,且推行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碰撞方法、装置及车辆,不仅易于实施,而且有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防碰撞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辆,所述方法包括:检测所述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一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一移动对象,以及所述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移动对象;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移动对象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对象,则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对象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行动信息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的行动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对象,供所述第二移动对象根据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的行动信息调整速度。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防碰撞方法,应用于第二车辆,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车辆发送的第一行动信息;所述第一行动信息为所述第一车辆外侧第一预设范围内的第一移动对象的行动信息;所述第二车辆位于所述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根据所述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车辆的车况信息得到所述第二车辆与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的碰撞分析结果,并执行与所述碰撞分析结果对应的车速调整策略。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防碰撞装置,配置于第一车辆,所述装置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一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一移动对象,以及所述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移动对象;获取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移动对象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对象,则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的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第二行动信息;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行动信息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发送模块,用于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对象,供所述第二移动对象根据所述第一行动信息调整速度。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前所述的防碰撞方法。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第一车辆在检测到其附近第一预设范围内存在第一移动对象,第二预设范围内存在第二移动对象,且第一移动对象以及第二移动对象的行动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将第一移动对象的行动信息发送至第二移动对象,第二移动对象可根据自身行动信息以及第一移动对象的行动信息确定并执行相应的调速动作,从而可在第二移动对象的驾驶者未能及时发现有碰撞风险的第一移动对象的情况下,减少潜在交通事故发生,并且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易于推广。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的第一速度,所述第二行动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第二速度;根据所述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行动信息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二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对象与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前进方向是否相交,若相交,则确定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的第一速度,所述第二行动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第二速度;根据所述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行动信息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二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对象与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前进方向是否相交,若相交,且所述第二速度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满足所述预设条件。作为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移动对象时,与所述第二移动对象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在将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对象中,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将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对象。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行动信息通过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检测得到:蓝牙定位、超宽带定位、无线保真定位以及超声波定位。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检测所述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一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一移动对象,以及所述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移动对象,具体包括:同时启用多种定位方式,并根据定位速度最快的定位方式的定位结果得到所述行动信息。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相对所述第一车辆的方位;将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对象,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相对所述第一车辆的方位转换为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相对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方位后,将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对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可以理解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防碰撞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防碰撞方法应用场景示例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防碰撞方法中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流程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防碰撞方法中第一移动对象方位转换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防碰撞方法中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流程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防碰撞方法的流程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防碰撞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方式车辆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防碰撞方法,应用于第一车辆,第一车辆包括但不限于大中型车辆,比如大货车、大客车、公交车等,第一车辆也可以是小型车辆,比如轿车等。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防碰撞方法包括步骤101至步骤104。步骤101:检测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一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一移动对象,以及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移动对象。若检测到第一移动对象以及第二移动对象,则执行步骤102,否则返回步骤101。如图2所示的本实施方式防碰撞方法的一种示例性应用场景,第一车辆1为大货车,第一车辆1配置有无线定位模块以及近距离通信模块。其中,无线定位模块用于对第一预设范围内以及第二预设范围内的物体进行定位,即检测第一预设范围以及第二预设范围内的物体相对于第一车辆的方位。本实施例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车辆,所述方法包括:/n检测所述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一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一移动对象,以及所述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移动对象;/n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移动对象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对象,则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的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第二行动信息;/n根据所述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行动信息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n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对象,供所述第二移动对象根据所述第一行动信息调整速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第一车辆,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一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一移动对象,以及所述第一车辆外侧的第二预设范围内是否存在第二移动对象;
若检测到所述第一移动对象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对象,则实时获取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的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第二行动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行动信息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若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对象,供所述第二移动对象根据所述第一行动信息调整速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的第一速度,所述第二行动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第二速度;
根据所述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行动信息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二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对象与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前进方向是否相交,若相交,则确定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包括:所述第一移动对象的第一速度,所述第二行动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第二速度;
根据所述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行动信息确定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速度以及所述第二速度确定所述第一移动对象与所述第二移动对象的前进方向是否相交,若相交,且所述第二速度大于预设阈值,则确定满足所述预设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第二移动对象时,与所述第二移动对象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在将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对象中,
通过所述无线通信连接将所述第一行动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二移动对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行动信息以及所述第二行动信息通过以下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检测得到:
蓝牙定位、超宽带定位、无线保真定位以及超声波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晓飞,徐前,刘恒健,仇兆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银基信息安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